濕疹有分急性濕疹跟慢性濕疹,基本上會來看中醫的大多是慢性濕疹,也就是時間拖比較長的濕疹,在臨床表現上顏色大多偏暗紅色或是褐色,因發炎的時間已經比較久了,所以看起來一般不會像極性濕疹那樣偏鮮紅色,並且局部看起來會比較粗糙、稍微增厚或是脫屑。慢性濕疹的成因相當多,也有可能是許多原因互相影響的結果。例如:遺傳、天氣變化(太冷太熱太濕太乾都可能)、長期吃容易過敏的食物、接觸清潔劑、太常碰水,甚至連空氣污染、情緒壓力都可能誘發濕疹。
盡量以純棉、寬鬆的衣服為主,避免尼龍材質,因為這種材質不吸汗,很容易讓汗水反覆刺激皮膚造成皮膚癢,以及不透風,很容易讓體溫上升,更容易加劇癢的感覺。
記得不要洗太高溫的水,我記得之前有位患者,他來找我的時候整個皮膚又紅又乾,一問之下才說:「因為他覺得熱水可以讓他止癢,所以洗澡的時候都會用熱水反覆沖洗會癢的地方,當下會暫時覺得比較不癢。」這時我就問他:那洗完之後呢?大部分都會更癢,但沖洗的當下可以止癢,管不了那麼多,所以記得:洗澡的時候「水不要洗太熱」,不會冷就好,並且「洗快一點」,趕快洗洗趕快出來。
至於沐浴乳的部分,我都會建議病人:病灶的地方就直接用「清水」洗就好;除非當天有運動,汗流太多。如果一定要用沐浴乳,盡量選擇添加物少的。至於怎麼挑沐浴乳呢?畢竟標示的成分密密麻麻,寫的都是英文,怎麼可能看得懂?基本原則就是選比較不會太香的就差不多了!沐浴乳的部分真的是要特別提:因為很多人會覺得濕疹看起來就是髒髒的,所以會用很多沐浴乳或肥皂去洗,殊不知過度清洗會讓皮膚太乾,表皮油脂洗得太乾淨就容易讓皮膚沒有保護力,增加水分散失、減少對外界過敏原的抵抗力,自然就越來越癢。
要記得保持周遭環境的整潔,塵蟎、棉絮可能都會刺激皮膚,之前有一個患者讓我印象深刻:他在台南工作的時候皮膚狀況都很穩定,但是只要一回老家皮膚就會又紅又癢,後來他自己仔細回想:每逢回家進入那個有在燒香的空間後,皮膚就會癢到受不了。這理論上是可能的,因為在相對狹小的空間燒香,空氣中的有毒懸浮粒子的濃度會明顯升高,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這樣的味道,所以都會把那個空間的門關起來,自然濃度越來越高就越容易刺激皮膚,所以皮膚不好的人也要特別留意周遭環境的整潔以及空氣品質。
免在陽光下過度曝曬,如果流汗後記得要趕快用清水沖洗身體,一來避免汗液留在身上刺激皮膚,二來也可以降低體表的溫度。如果家中有慢性濕疹的小孩,請記得睡前用溫偏涼的水稍微沖洗皮膚後再保濕,一般來說可以明顯降低小朋友睡覺時抓癢的頻率。
冬季濕疹是非常常見的的問題,把上述做好,再加上一週1-2次的冬令止癢湯,保養乾燥的皮膚,基本上會讓皮膚長治久安。
排骨 200 g、當歸 10 g、川穹 10 g、炒白勺 10 g、生地 10 g、薏苡仁 15 g、赤小豆 15 g。
先將排骨川燙好備用。
將藥材煮滾後再滾 15 分鐘,排骨放入藥材中滾 15 分鐘。
加入適當的調味料即可。
基本上這就是四物湯加上薏苡仁、赤小豆的食材組成。四物湯可以用在血虛體質的人,薏苡仁與赤小豆能合併食用,達到健脾化濕之效果。
建議一週 1~2 次,倘若喝完出現便秘或是長痘痘、口乾舌燥的情況就停止,男女都可以喝,女生月經來的時候不能喝。
撰文/杜哲修 院長
圖片來源/馬光醫療網、Photo-Ac
現職:馬光中醫醫療網
專長:堅持良醫、良藥、良善服務;不僅提供醫療照護,更傳遞真摯與恰到好處的溫暖服務。肩負著守護人們身心健康的重要使命,不只越做越好,而要做到最好!
經歷:馬光中醫醫療網深耕台灣30餘年,全台共有 22 家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