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健康百寶箱

習慣胃痛就吃止痛藥?醫提醒:感染「這個」吃止痛無效,還得小心變胃癌

許多人胃痛就吃成藥,但當吃藥無明顯改善,你會認為是劑量不足再吃一次成藥,還是覺得自己未對症下藥而選擇就醫呢?醫生提醒,沒有對症下藥,只靠吃止痛藥,小心演變成胃癌!
習慣胃痛就吃止痛藥?醫提醒:感染「這個」吃止痛無效,還得小心變胃癌

 

根據統計,台灣消化性潰瘍的盛行率約為 10 %,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約佔各半,許多人胃痛就吃成藥,但當吃藥無明顯改善,你會認為是劑量不足再吃一次成藥,還是覺得自己未對症下藥而選擇就醫呢?

40 歲的忙碌工程師吳先生,經常胃痛且靠吃成藥止痛及緩解,近期服藥已無法改善症狀,甚至開始解黑便,直至胃痛冒冷汗求診,發現胃部已有多處潰瘍,且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併發胃出血。

 

胃潰瘍的 6 大危險因子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肝膽腸胃科葛齊醫師表示,止痛藥非萬用藥,因為吳先生且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只吃止痛藥不僅無法治癒,潰瘍還會重覆發作且惡化。

據吳先生自述,平時早餐只有一杯黑咖啡,中餐晚餐時間及份量都不固定,經常久坐與超長工時,近期胃口變小、容易飽,且經常性胃痛、胃脹氣、嗝氣反胃,上腹還有灼熱感,這些都是胃潰瘍常見的症狀。

而胃潰瘍的危險因子包含: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抽菸喝酒、飲食習慣不良、壓力過大、內分泌失調,以及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

 

▲根據調查,8至9成的胃癌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的!

▲根據調查,8至9成的胃癌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的!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胃癌發生的關鍵

依據衛生福利部110年死因統計和國民健康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胃癌分別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8位及發生人數第8位;每年有2,000多人死於胃癌及4,000多名新發生個案,好發於50歲以上成人,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6倍,嚴重威脅國人健康與生命。

導致胃癌發生的原因,大致上與環境、飲食、免疫、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慢性胃病有關,其中8至9成的胃癌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的!

根據國內的研究資料指出,國人胃幽門螺旋桿菌盛行率為3成,原鄉高風險地區盛行率可達6成。而原鄉胃癌標準發生率也高於全國,顯見胃幽門螺旋桿菌盛行率與胃癌發生率對原鄉地區民眾的威脅更大。

 

▲許多國人一胃痛,就習慣吃止痛藥緩解症狀,卻不知沒有對症下藥,拖成大病。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吃止痛藥無效還要小心變胃癌

葛齊醫師說明,胃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通常容易產生長期胃部不適、胃潰瘍,透過質子幫浦抑制劑抑制胃酸搭配幽門螺旋桿菌的殺菌藥物治療,以達到根治幽門螺旋桿菌及加快潰瘍癒合的目標。

此外,醫師向吳先生強調要配合調整生活型態及按時服藥勿自行停藥,否則可能造成治療效果不佳及幽門螺旋桿菌抗藥性增加,使先前治療前功盡棄,所幸服用藥物治療後,吳先生胃鏡追蹤狀況得到改善,不僅潰瘍癒合,且成功去除頑固難治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避免演變為胃癌的風險。

 

胃部不適要尋求醫生專業治療與生活型態調整

葛齊醫師提醒,長期胃部不適、胃潰瘍,應尋求醫療協助以確定診斷並給予適當的建議與治療,且要搭配生活型態的調整,包含戒菸、戒酒,及避免慣性使用止痛藥物,多數病人在適當治療後都會明顯改善,甚至不需長期服藥。

曾有病人慣性吃止痛藥,拖到解黑便、劇烈腹痛、發燒等症狀才就醫,檢查發現已是胃出血、胃穿孔的腹部急症,未即時處理有可能併發嚴重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葛齊醫師提醒,目前內視鏡檢查非常普及,可早期評估胃發炎的嚴重程度、診斷潰瘍,也能進一步切片確認有無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及同時檢查胃癌前兆,若有長期胃部不適,請勿吃止痛藥一直拖延,造成嚴重併發症或增加癌變的風險,即早發現、即早治療,才是改善症狀的最佳解方。

 

▲少吃醃製、煙燻食品及生食,多新鮮蔬果,是保胃的重要一招。

▲少吃醃製、煙燻食品及生食,多新鮮蔬果,是保胃的重要一招。

 

掌握保「胃」 5 招,遠離胃癌威脅

消除幽門螺旋桿菌可以減少胃癌發生的風險,但遠離胃癌的威脅必須從生活做起,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供保胃5招,呼籲所有民眾一起來保「胃」健康,別讓胃癌上門找麻煩:

第一招,健康飲食:

少吃醃製、煙燻食品及生食,多新鮮蔬果,參考「我的餐盤」飲食建議。

第二招,良好生活習慣:

避免共杯、共食,養成公筷母匙的好習慣。

第三招,規律運動:

每週至少3次、每次至少20分鐘、每分鐘心跳達最大心跳率60%以上,稍流汗並自覺有點喘又不會太喘。(最大心跳率計算方法:預估最大心跳率=220-年齡)

第四招,遠離菸檳酒:

拒檳戒菸少喝酒,健康能長久。

第五招,及時檢查:

如有腸胃不適症狀應及早就醫,若有胃癌家族史的民眾,應定期接受檢查。

 

整理撰文/林宜屏

資料來源/台北醫院、國民健康署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