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醫師專欄

93%兒虐兇手是父母,育兒崩潰怎麼辦?

根據衛福部保護司統計顯示,每年平均有2000名嬰幼兒受虐通報,超過93%為家內案件,父母為主要施虐者甚至達84%之多,讓雙親抓狂、動手施暴的原因往往是孩子亂丟玩具、不睡覺等事。
93%兒虐兇手是父母,育兒崩潰怎麼辦?

 

「育兒崩潰」不能和「暴力」畫上等號

雖然育兒面臨教養、夫妻分工、經濟焦慮等問題,但孩子是無辜的,任何壓力都不是動手傷害孩子的正當理由。

當感到崩潰、無助時,請先察覺自己正進入需要被理解與介入的情緒危機,必要時尋求心理諮商、社會福利、社會安全網等支援。

 

施暴者本人→尋求社會支持

當意識到自己有暴力傾向,這是自省的第一步,請先給自己掌聲:你做對了第一步!接著主動尋求支持資源,施暴者不必一個人扛下所有內疚和恐懼,你可以從施暴者變成「改變中的人」,可透過以下管道尋求幫助:

1.家暴防治中心:提供加害人輔導課程,學習控制情緒、了解暴力原因。

2.113保護專線:施暴者本人也可以報案,該專線會提供資源轉介服務。

3.社區輔導團體:如教會、伊甸基金會或其他非營利組織等有親職重建服務。

4.心理諮商:可自費或申請低收補助尋求諮商,找出失控原因。

 

施暴者伴侶→通報家暴、兒虐

身為施暴者伴侶,請先保護自己與孩子,安全第一,另外可以採取以下做法:

1.113保護專線:通報家暴。

2.110報警:通報家暴。

3.家暴防治中心:申請庇護所、安置、法律協助。

4.理解自己:感到有困難、對另一半困惑、糾結等都很正常,但施暴就是不對,這時候應接觸相關資源,處理自己和孩子的創傷,並評估與另一半的關係是否能修復。

 

喘息技巧

育兒真的會很累,尤其若長期處於高壓狀態很容易情緒爆炸,以下也提供一些方法供爸媽參考:

1.離開現場30秒:當孩子哭鬧到受不了時,可先把孩子放在安全處,接著離開現場30秒,冷靜一番。

2.保留獨處時段:和另一半約定,每天的幾點到幾點是我的時間,這時候交給你顧。

3.適度跟著休息:當孩子休息時強迫自己也跟著休息5分鐘。

4.晚上關機:晚上孩子入睡後,關機、不處理雜事,完全放空。

5.向身邊人開口:若有外公外婆、公婆可協助,請勇敢開口。

6.臨托服務:向各縣市親子館、保母喘息服務尋求臨托。

7.1925專線:可傾訴壓力。

面對育兒崩潰、情緒失控,很多爸媽會陷入深深的自責甚至絕望,但請記住,沒有人想成為壞父母,有時只是太累了。每一個願意面對自己、試著改變、尋求幫助的人,都值得被支持。

撰文/巫漢盟醫師

文章來源/診療.育兒故事.阿包醫生

圖片來源/photo-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