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醫師專欄

疲勞、水腫,總是提不起精神?3健脾祛濕食療養好身

脾是中醫理論中的「後天之本」,負責把食物消化吸收進來的養分與水分轉化成身體所需的氣血,再運送至全身,同時也掌管身體水分的代謝與吸收。
疲勞、水腫,總是提不起精神?3健脾祛濕食療養好身

 

我們所攝取食物包含的水分與喝進來的水,經過消化吸收,剩餘沒有用的水分應該排出體外,如果沒有及時排出而滯留體內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痰飲、濕氣,但是為什麼會出現問題呢?

 

全身溼答答? 留意這兩種濕氣來源

1.外濕

因外在環境濕氣重導致,如氣候(居住地常下雨)、環境(住在河岸邊)等,而夏季多雨潮濕,外在的濕氣影響人體其實很大。

2.內濕

身體內水分代謝出問題,與飲食、作息習習相關,如夏天愛喝冰涼的飲料、愛吃消暑的冰品、愛吃麵食、辛辣重口味、喝酒、熬夜晚睡等,都會助長體內濕氣。

以上兩種濕氣都會影響脾的功能,一旦脾的功能受到影響,就容易產生脾虛濕氣重的不舒服症狀。

 

脾虛濕氣重有哪些表現?

1.疲勞無力、沒精神、頭暈頭重、越睡越累、總是提不起勁。

2.皮膚(頭皮、臉部)易出油,皮膚搔癢如濕疹、蕁麻疹、汗皰疹。

3.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腸胃脹氣、噁心想吐、排便軟爛黏膩沖不乾淨,甚至易拉肚子。

4.水腫、浮腫、肥胖,女性易有分泌物多的狀況。

5.關節痠痛、肌肉痠痛。

所以夏季養生的重點是健脾、祛濕,可選用以下的食療或茶飲,幫助恢復脾的功能、祛除體內的濕氣改善與恢復身體的狀況!

而且如果夏天脾虛濕重,沒有及時調養,容易在季節轉換時誘發腸胃病、過敏或呼吸道的問題,因此夏季健脾,也有助於預防秋季的疾病喔!

 

健脾祛濕食譜

1.四神排骨玉米湯

►藥材:蓮子3錢、芡實3錢、茯苓3錢、山藥3錢、薏苡仁5錢、黨參3錢、白朮3錢、陳皮2錢、紅棗適量。

►食材:排骨600克、玉米2根(或是其他蔬菜適量)。

►作法

1.將排骨洗淨後放入沸水中汆燙,撈起備用。

2.玉米切小段。

3.將步驟1與2材料與藥材放入鍋中,加水蓋過材料約1-2公分,開中火煮至水滾,接著蓋鍋蓋轉小火煮1小時,再加少許鹽、米酒調味即可。

 

疲勞玉米湯

 

2.綠豆薏仁銀耳湯(電鍋版)

►材料:綠豆100g、薏苡仁(又稱大薏仁、白薏仁)50g、銀耳1-2朵、砂糖(可不加)。

►作法

1. 將綠豆、薏仁洗淨後泡水3小時,銀耳泡水1-2小時,泡軟後剪去蒂頭,撕成小朵。

2. 把綠豆、薏仁、泡發好的銀耳放進電鍋內鍋,加水約1200ml(水量可依喜好調整)。

3. 外鍋加水2杯,蓋上鍋蓋,按下開關加熱。

4. 跳起後,加入適量砂糖(依口味調整,也可不加),完成後可溫熱食用,也可放涼冷藏後食用。

 

疲勞綠豆湯

 

健脾祛濕茶飲

►藥材:黃耆3錢、黨參3錢、藿香2錢、陳皮2錢、厚朴2錢、茯苓3錢、枸杞子2錢、紅棗3枚。

►作法

1. 將紅棗洗淨後壓扁,與其他藥材放入內鍋中,加入1000cc水(可依喜好調整)。

2. 外鍋加入2杯水,等電鍋跳起,濾掉藥材,即可全日溫熱服用。

 

疲勞怯濕

 

撰文/莊博雅 醫師

圖片來源/馬光醫療網、Photo-Ac

 

 

 

 

 

 

 

 

 

 

莊博雅 醫師

現職

 信義馬光中醫診所

學經歷

  •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醫學士

  •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

  • 澄觀中醫診所

  • 雲玥中醫診所

  • 澄玥中醫診所

  • 台灣母嬰月子醫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