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3狀況‧7方法 害羞寶寶改造計畫

你家寶寶是不是一見陌生人,就直往媽媽身後躲?是不是一進入陌生環境,就顯得不安、被動?面對群眾,是否如同「冷眼旁觀」般一臉沉默?
沒有人能一生與人老死不相往來,身為群居生物的我們,學習如何與人「互動」,可是項必修課題。適時引導、給予安全感,擺脫「害羞寶寶」,也是可以經由改變、學習而來的喔!
3狀況‧7方法  害羞寶寶改造計畫

 

到了該上幼稚園的年紀,小蘋果也跟一般的小朋友一樣,被媽咪送到了幼稚園學習生活自理與基礎知識。

初踏入新環境的她,環顧首次造訪的教室,望著一群直盯著她瞧的同學,還有看似熱情,但卻陌生的老師,茫然神情絲毫掩飾不住。
儘管有滿腦子的好奇與疑惑,肚子餓怎麼辦?想上廁所該問誰?怕生的小蘋果,該怎麼開口?何時開口?向誰開口?著急、不安的她,越來越沉默…。

 

認生,照護者以外的不安反應

認生,是寶寶在發育和認知發展過程中,一項社會化反應。

蔡依玲老師解釋,對新生嬰兒來說,主要照顧者是孩子與外界的主要聯繫管道;在這層依賴關係下,非照顧者以外的陌生人出現,會打破寶寶原本的熟悉感,產生不安、焦慮,甚至恐懼的情緒,害羞或退縮的行為因而顯現。

 

行為觀察Behavior

先天氣質與性格其實沒有好壞之分,但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蔡依玲老師提醒各位爸比媽咪,可以從以下9點反應,觀察孩子是否為「害羞兒」。
1、 第一次見到陌生人時,會把頭撇開,或是躲在爸爸或媽媽身後,緊抱不放。
2、 在幼稚園、親戚朋友家與其他同齡小朋友互動遊玩時,總是一個人坐在角落,自己玩自己的。
3、 早上準備出發上學時,會出現哭鬧或呈現焦躁不安,向爸媽說出:「我不想去學校。」
4、 第一次處在爸媽都不在的新環境時,會表現出不安、哭鬧、不多話的反應。
5、 對來訪的陌生人,不會友善地打招呼或接近、問好。
6、 面對任務指派,總會「習慣性推託」。
7、 不愛開口說話,很少哭泣,只愛以點頭、搖頭的方式表達意見與需求。
8、 多數時刻表現沉默,在人群中易被掩沒。
9、適應力不佳,處在家裡以外的新環境,不安、害羞狀況會更明顯。

 

盲點未破,惡性循環

「害羞」在初入學的新生最常見!

從事幼兒教育多年的蔡依玲老師觀察,如果孩子從未接觸過團體生活,在剛入學時,寡言沉默在所難免;但若師長沒在短時間內掌握住孩子「害羞」的本性,給予必要協助,孩子會因不安持續累積,出現惡性循環。
蔡依玲老師表示,寶寶可能是基於對環境的不熟悉,才會害羞,但若安全感未有效建立,孩子會因「不知道該怎麼辦?」或「不好意思說!」而變得默默不語、態度被動、膽小;因缺乏人際關係互動,沒有一個自己的朋友圈,久而久之會開始以「冷漠」當作保護色,變身來去一陣風的「獨行俠」,在團體中容易成為受忽略的弱勢族群,嚴重會導致自信喪失,衍生複雜的人格扭曲問題。

 

4禁忌,教養避免

「害羞兒」的心思往往既細密又脆弱,蔡依玲老師建議家長,應以鼓勵、讚美代替催促與責罵,給予寶寶一個受尊重、友善的環境,才能讓寶貝覺得自己是被肯定、接納、喜愛的,在安全感的環境下成長,才有助於提高自信與建立自我價值。而在教養方式上,有4項禁忌,家長記得避免。
 

避免催促與勉強

「叫阿!看見長輩怎麼變啞巴啦!」當看見害羞兒處在進退兩難的窘況時,家長千萬別再火上加油,催促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以避免場面尷尬,讓孩子建立不好的互動經驗。
避免過度保護
「老師,我女兒叫我跟你說…」,提醒家長千萬別「剝奪」孩子與人交談互動的學習權利,不要怕害羞兒自尊受損,凡事代子服其勞,過度呵護溺愛,無助害羞性格扭轉。

 

避免刻意放大害羞

蔡依玲老師認為,害羞寶寶其實知道自己個性不屬於活潑、大方的類型,外人如同嘲弄、揶揄般的挖苦:「唉呦!他個性就是這樣,一天到晚耍孤僻!」

其實無助解決問題,應以讚美、鼓勵方式,試著理解害羞兒的內心世界,安全感一旦建立,其實走進害羞寶寶的內心世界並不困難喔。
避免「絕對」,凡事「輕鬆以對」
與害羞寶寶相處,千萬別把規則訂死,蔡依玲老師提到,爸比媽咪對孩子別「非要…不可」。

當孩子表達出不願開口、不想互動的態度時,家長首要工作不是強迫,而是在當下尋求替代方案,並在事後與孩子充分溝通,給予支持與穩定力量,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打開孩子的心窗。

(詳文請見2009年五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陳俐君
諮詢/台北縣私立裕德幼稚園老師 蔡依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