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般在七至八個月之前因左右腦尚未明確分化,因此許多動作經常是雙側一起進行的,例如雙手會一起伸手拿奶瓶或拍打玩具、初期學習爬行時雙手會一起划動;七至八個月之後,左右腦逐漸開始分化,加上軀幹的控制能力逐漸成熟,即可觀察到孩子開始出現離地交替爬行的動作、會用一手撐住地面一手向前去拍打東西,顯示孩子逐漸會嘗試讓自己的雙手或雙腳做不一樣的動作以達成更進階的任務或挑戰。然而,在三、四歲之前,左右腦皆未完全的分化,因此偶爾還是可以觀察到孩子會出現雙手或雙腳會一起用力、做一樣的動作的狀況發生,尤其是一側須用力一側須固定不動的活動。
然而,在三、四歲之後,如果依然出現協同動作,則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課業或遊戲表現。
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1.吃飯時無法一手握住碗,另一手使用湯匙,導致無法順利將食物從碗中舀起,或容易將碗翻倒。
2.因無法順利斯開糖果或餅乾的包裝,經常雙手一起拉包裝,導致用力過度撕開使內容物蹦出。
對課業的影響
1.無法順利使用橡皮擦,因一手用力握住橡皮擦並來回擦拭時,另一手也會跟著動,導致無法將紙固定。
2.無法順利進行剪裁的活動,因一手操作剪刀時,另一手會跟著開合,導致無法將紙握緊。
3.無法利用手指頭進行加法的運算。
延伸閱讀:選對玩具 提升0~3歲寶貝手眼協調能力!
對遊戲的影響
1.無法流暢完成單側的體操動作,如側體彎曲等。
2.單手丟球時,另一手會跟著動作或兩側的軀幹肌肉群會一起用力,導致動作僵硬並影響丟球的力道。
3.無法將黏土搓揉成湯圓狀。
4.無法順利完成串珠的遊戲。
1.兩隻手相互交握(十指相扣),請小朋友動其中一隻手的一支手指頭(如中指),此時如果另外一隻手也跟著一起動的話,即可能有溢流的狀況。
2.雙手緊握拳頭,請小朋友將其中一隻手打開,此時如果另外一隻手跟著打開或有微幅打開的話,即可能有溢流的狀況。
3.左、右手的手指(如時指與中指)各夾一支筷子或筆,請小朋友將左手的物品放掉,觀察右手的物品會不會跟著放掉,若跟著放掉即可能有溢流的狀況。
4.以雙手正反交替的方式拍打大腿(一手以正面拍打、一手以反面拍打,請見圖1),觀察其動作的流暢性(無法正反交替拍打,僅能雙手以同樣的動作進行)。
5.當用力時,臉部會出現誇張的表情,尤其是嘴巴(例如嘴巴張很大、歪嘴、咬緊牙關、吐出舌頭或臉部糾結成一團等)。
6.無法順利完成前述之日常生活、課業或遊戲活動。
延伸閱讀:4、5歲孩童「動作不協調」的問題比你想像得還多!若忽略未來恐跟不上同學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
聯絡信箱:webservice@mababy.com
可愛寶寶/Emily Li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