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初學者,可以利用「固定」且「清晰」字體的數字圖卡或數字拼圖進行「認數字」教學,教學原則如下:
․2〜3歲,先從數字形狀配對開始練習,如數字拼板。
․3〜4歲,可進行數字指認(1〜9)。
․在黑板或白板畫上大型的數字,請孩子隔空沿著數字的軌跡移動手臂。
․在紙上用黑筆寫出粗體的數字或畫出簍空的數字,請孩子用手指頭沿著數字的軌跡滑動,建議可以融入較有趣的元素,增加孩子學習的動機。例如:
a.可以在數字各筆畫的起點和終點放置特定圖形標示,以「2」為例,在起點處放置一隻小狗,終點處放置一根骨頭,請孩子沿著「2」的路或迷宮走,幫小狗找到它的骨頭。
b.選擇一個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列印出來並護貝(約比孩子的食指頭大一點),例如學習「2」時,將卡通人物放置在起點處,請孩子用食指操控卡通人物走「2」的迷宮。
c.上述兩種方式,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軟體製作數字投影片,將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放置在數字筆畫的起點,使用動畫讓卡通人物沿著數字的軌跡移動,再請孩子用手臂或手指跟著卡通人物移動,更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d.建議在上述的過程中,不斷反覆數字的命名,可加強字形與語音之間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