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嬰幼兒照護全集(下)

寶寶出生的前兩年,最需要父母全心的照顧!然而為人父母者在照顧孩子方面其實是有很多疑問的,包括一出生就要做的新生兒篩檢,認識新生兒常見的問題、飲食照顧,之後還要了解與協助孩子的發展、照護一不小心就生病的孩子、密集施打疫苗、幫助孩子有良好的生長發育及睡眠等等!這麼多事情,要落在自己也很緊張的爸媽頭上,該怎麼辦呢?「用網路養孩子」容易出錯,千萬不可!因此繼上期的介紹之後,本期我們一樣邀請台大兒童醫院的專業醫師群給您最正確的知識與建議,幫助您一起照顧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嬰幼兒照護全集(下)

寶寶要長大,營養最重要!

台大兒童醫院內分泌科童怡靖醫師表示,出生時的身高體重,除了遺傳自父母的體格因素之外,重要的影響還有出生前來自母體的營養;出生後到學齡前的成長則主要是靠飲食中營養的攝取,所以長胖同時也長高!

內分泌因素(包括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等)在3歲之後,尤其是5、6歲之後的學齡期,開始對成長的影響開始越來越重要!而生長激素大多在睡眠時分泌,所以睡得夠才會長得高!一般來說,生長激素缺乏的孩子會比較矮、但長得胖,因為脂肪代謝也會有問題;假如孩子又瘦又矮,可能就不是生長激素的關係,而是營養攝取不足!所以想要孩子長得好,不只營養要夠,睡眠、運動都很重要!

 

孩子是這樣逐年成長的……

童怡靖醫師指出,孩子出生後第一年的身高體重依比例來講,成長得最快,可長高約25公分,第二年長高約15〜20公分,之後逐年遞減,到了學齡期約每年長高4〜6公分,到青春期才又會變快。

 

擔心孩子長不好?對照生長曲線表

生長曲線是出生到5歲之前,孩子成長很重要的對照指標,測量身高、體重、頭圍,分別有第3、第15、第50、第85、第97個百分位。童怡靖醫師指出,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生長百分位!一般來說,身高、體重是沿著自己的曲線在成長,但若營養不足,下降一個區間就要注意,萬一下降到最低的3百分位(甚至更低),就是偏離曲線,一定要帶孩子就醫!

頭圍則跟頭形、測量方式有關,只要有沿著曲線、照時程成長都沒問題,稍偏小但神經發展正常,大多沒關係,若過大則要擔心水腦的問題。一歲前前囟門還沒關閉,若有水腦,前囟門會凸出,若脫水則會凹陷,家長應注意!

台大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陳倩儀醫師則表示,門診常見家長很在意小孩是不是太矮或太瘦,其實並不是比別的孩子看起來小一點就是長不好,應該要看孩子自己的生長曲線,跟自己比就好。一般說來,出生之後的前一兩個月,每個月體重增加0.6〜1公斤,身高增加2〜4公分左右;2、3個月之後就可以看得出來孩子的生長大概在哪個百分位區間。如果孩子的生長曲線都延著同一區間,而且身高、體重和頭圍的百分比都是差不多的,生長就是正常的,即使是都是15百分位,也只是體型偏小,除非是一直小於3百分位,或是表現出來的神經發展能力(例如坐、爬)有遲緩,否則家長並不需要給自己或給小孩太大的壓力!

有些孩子雖然身高和體重並沒有在相同的百分比區間,但都各自維持在同一曲線,例如身高在75百分位、體重維持在15至50百分位,就是外觀瘦瘦的孩子,應接受每個孩子有不同的體形,除非偏離太多,不然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孩子的生長曲線區間出現明顯的變化,則可能有生長上的問題,舉例來說,若嬰兒身高在50百分位,但體重逐月從50百分位逐漸下降到不到15百分位,則要注意是否有營養攝取上的問題或其他身體的疾病,需要進一步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