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判斷是否懷孕最快的方法是用驗孕棒;驗孕棒的原理是檢查尿液中是否含有人類絨毛促性腺激素(urinebeta-hCG),若測量結果為陽性反應即確定懷孕。市售驗孕棒靈敏度約在50mIU/ml以上,台大醫院產科主任徐明洸表示,若是月經週期規律的女性,在預定經期過後2、3天測量,即可測出是否懷孕,不過一般人通常會在經期延遲一個禮拜後檢測。
1.味覺出現變化
懷孕大約滿5到6週時,孕婦會開始出現味覺、飲食習慣改變等症狀,譬如沒有食慾、偏好單一食物、對原本愛吃的食物不感興趣,少數人的喉嚨甚至會有異物感。
2.噁心嘔吐
有些孕婦6至7週開始會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不過大多在懷孕14週後會改善。徐明洸主任指出,不到百分之一的孕婦症狀較嚴重,會因孕吐過度導致食道黏膜受損而吐血,因持續處於飢餓狀態、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此時可以點滴注射補充維他命B6及其他營養成分,一方面協助止吐,另方面也維持體內水分及電解質的穩定。
3.脹氣
懷孕初期受黃體素影響,會使腸胃的平滑肌鬆弛,容易讓酸性的胃內容物逆流至食管下方,再加上胃排空的時間延長,當食物滯留腸道的時間延長,在細菌作用下發生腐敗與發酵,此時就會產生大量氣體,讓孕媽咪產生脹氣。
4.頭暈
少部分孕婦初期會頭暈,可能是水份不足造成低血壓。須注意久坐後再站立時動作要慢,如果發生頭暈的症狀可以就地蹲下緩解。另外,也有孕媽咪會頭痛,不過多屬心情緊張導致的神經性頭痛。
5.嗜睡
懷孕初期因荷爾蒙變化影響黃體素分泌,肌肉鬆弛無力、疲倦感大增,孕婦會處於昏昏欲睡的狀態,大約在懷孕第3、4個月,荷爾蒙穩定後,嗜睡情況才會改善。
6.陰道少量出血
陰道少量出血,也有人稱為「假性月經」。胚胎在受孕後,會在一周後由輸卵管進到子宮腔著床,約莫再過一週後胚胎開始與母體血液循環系統連通時,陰道會有些微的點狀出血,屬於著床期出血。此種出血多半發生在受孕兩週以後,通常是在孕媽咪原本預定該來而未來的月經週期時出現。
1.頻尿
初期頻尿可能是膀胱炎,徐明洸主任提醒,若頻繁解尿,但每次解尿時量少且有痠痛感,就可能是膀胱出問題。懷孕初期就要攝取足夠的水分,不能憋尿。
2.腹痛
異常腹痛有幾種情況,首先是泌尿道感染而導致的膀胱炎,會合併頻尿和下腹痠痛、下墜感,解尿時感到灼熱,通常醫師會開抗生素治療。再來是腹部正中央間歇性的痛,有可能是流產前兆。若是子宮本身有毛病的孕婦,譬如子宮肌瘤患者,肌瘤在孕期也可能退化,引發疼痛或早產;假如是良性卵巢瘤,因為在腹中可以滑動,會變大或扭轉,造成急性腹痛。
3.陰道出血
對於早期異常出血的孕婦,首先須照超音波確定是否為子宮內懷孕,約在孕期5週至5週半時可進行檢測,6週半則可檢驗胎兒有無心跳,若直到9週都無法聽到胎音,代表胎兒未發育,稱為萎縮卵。異常出血的孕婦應暫時在家休息,服用黃體素強化胎盤結構。
葡萄胎成因是人類絨毛促性腺激素(beta–hCH)異常地高,胚胎染色體不正常,通常發生機率很小,一旦發生,孕媽咪肚子大起來的速度會較一般孕婦快,且因為胎盤不正常成長,會導致血管破裂出血,7至8週出血量便開始增加。葡萄胎須做流產手術,以子宮擴括術清除,半年內持續追蹤至人類絨毛促性腺激素的濃度降至標準值以下才是真正痊癒。若葡萄胎的胎盤細胞(即滋養層母細胞)未能清除乾淨,它會在體內分裂形成腫瘤,此時人類絨毛促性腺激素會持續維持在高濃度狀態,即為姙娠性滋養層母細胞疾病,通常須以化學治療消除不正常的滋養層母細胞。
延伸閱讀:懷孕初期出血好害怕,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