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對現代人來說,已不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不論是經由媒體報導或民眾知識普及,大多數不孕夫妻都知道尋求醫師協助。不過,對於人工生殖技術的詳細內容及過程卻仍是一知半解,究竟什麼是人工生殖?在臺灣,大約有15%的夫妻深受不孕症困擾,想懷孕卻又求助無門的情況下,轉而尋求人工輔助生殖技術來達到懷孕的目的,羅東博愛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莊志吉表示,廣義的人工生殖包括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但若嚴格來說,主要是指試管嬰兒及其相關的不孕症治療。
一般而言,人工生殖大多是指人工授精、試管嬰兒,以及治療過程的輔助技術,例如:授精過程中會使用顯微操作技術,幫助精蟲完成授精;培養胚胎成功後,在植入前也會進行遺傳診斷,挑選染色體正常且沒有基因缺陷的胚胎,不僅可提高懷孕成功機率,也能避免下一代受遺傳疾病之苦。此外,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像是凍卵、凍精或胚胎冷凍,亦屬於人工生殖技術的範疇。
人工生殖技術是以治療不孕症為目的,建議欲進行人工生殖的夫妻,應接受健康檢查等相關評估,針對先生的精子品質進行檢查,例如:精子數目及活動量或評估太太的卵巢功能、子宮結構及病史,同時亦須進行性疾病篩檢,像是愛滋病和梅毒篩檢。透過上述詳細的檢查,評估是否適合進行人工生殖。
莊志吉醫師提醒,關於人工生殖法規定,人工生殖技術是以治療不孕症為目的,必須具有法律上之夫妻身分,才能進行人工生殖。人工生殖的成功機率與年齡有絕對相關性,女性年齡越大其懷孕機率越低,如果夫妻已有生育計劃,應安排適當時機懷孕。
不孕症定義
不孕症是指夫妻間正常性行為,在沒有避孕的情況下,1年後仍無法順利懷孕,便可能是不孕症患者,建議有生育計劃的夫妻,應積極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釐清不孕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治療,避免錯失黃金生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