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醫師專欄

早期診斷嬰兒患肥厚型幽門狹窄

肥厚型幽門狹窄是造成嬰兒反覆嘔吐的胃腸道異常,其發生率為活產兒的千分之三,典型症狀是嬰兒在餵哺數小時後,出現噴射狀嘔吐,嘔吐物不含膽汁。安靜時,可在寶寶上腹部摸到似橄欖大小的硬塊。病嬰煩燥易哭鬧,生長發育遲緩,體重增加緩慢,也會造成血中鉀及氯離子減低。

早期診斷嬰兒患肥厚型幽門狹窄

以往診斷的方法,除了臨床症狀及身體診查外,腹部X光、抽血檢驗及吞鋇劑胃腸攝影,常耗時、且寶寶也會很不舒適。近年來,腹部超音波檢查,能準確及快速的診斷,及早以外科手術治療。

 

在今年5月份的國際兒科雜誌,土耳基埃拉澤斐爾特大學醫學院兒童外科及新生兒部的巴克爾醫師等,報告1996年至2015年間診治的56例病童。依病童手術的時間分為1996~2006年(第一組30例)及2007~2015年(第二組26例)兩組,比較其臨床表現的異同。

 

兩組病童均經腹部超音波証實診斷,並接受開刀治療,第一組病童嘔吐發生至被診斷的時間,脫水的機率、在腹部發生腫塊的機率、血液鹼中毒的機率及腹部X光發現腸氣異常的機率,均較第二組病童多。這是因為腹部超音波檢查的發展及進步,使第二組病童提前被正確診斷。

 

在台灣,嬰幼兒也常因腹漲、嘔吐而令家長們擔心而求診。如果在餵哺數小時後出現噴射狀嘔吐,而且嘔吐物中不含黃色膽汁,必須做仔細身體檢查及腹部超音波,以排除厚型幽門狹窄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