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家說「我子宮好寒,需要補一補」,但妳真的知道什麼是宮寒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李湘萍表示,臨床上碰到不少女性反映自己「子宮很寒」,其實宮寒是民俗的說法,在中醫典籍裡並不常見,它的正確名稱應該是「胞宮虛寒」。根據中醫理論,胞宮就是子宮,和經絡、臟腑系統密切相關。由於女性的生殖系統除了子宮外還包括卵巢、輸卵管等骨盆腔器官以及下視丘、腦下垂體、甲狀腺、腎上腺等內分泌腺體,因此就廣義而言,「宮寒」不僅僅是子宮寒冷,而是整體生殖系統偏虛偏寒的表現。現代人因為工作壓力大使得飲食、生活作息不正常,再加上環境汙染及黑心食品氾濫,近年來有愈來愈多女性出現宮寒的問題。
形成宮寒的原因非常多元,除了先天體質,還有極大部分來自後天影響,比方說月經完畢後過度勞累又遭受風寒、性生活不潔、習慣吃生冷的食物等等,下面就來看看幾種宮寒最常見的外在原因:
延伸閱讀:懷孕前備孕期,這樣做提高受孕機率!
宮寒高危險群
|
無論是先天體質或後天影響,宮寒患者通常會出現一些典型症狀。這些症狀又可以分為局部性的「婦科症狀」和全身性的「身體表現」。在婦科的部分,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痛經。宮寒女性在月經期間多半經血量少並帶有明顯血塊、下腹冰冰涼涼且容易頭暈疲倦、腰痠腰痛,下肢也會痠、脹、痛,需要用熱敷來緩解不適。有些人經期常會延後1個禮拜以上甚至半年、1年。平常會分泌較多水狀的白帶(但沒有異味)。由於性慾低落,與另一半行房時陰道普遍會乾乾澀澀、很難潤滑。在身體徵象上,最明顯的是臉部浮腫、臉色黯沉蒼白、眼袋明顯、虎口青紫、下肢水腫、體型虛胖。由於身體寒氣重,十分畏寒,吃冰冷的食物常會拉肚子,吹冷風也會頭痛,還容易手腳冰冷,尤其在冬天特別嚴重。平時容易暈眩、時常會感到疲倦。
既然生殖系統已經出現虛寒的症狀,就要少吃屬性寒涼的食物以免胞宮愈吃愈冷。寒涼食物包括白菜、筍子、蘿蔔、苦瓜、黃瓜、冬瓜、絲瓜等白色系蔬菜;以及梨子、柚子、哈密瓜、香瓜、西瓜等瓜果類,還有綠茶、抹茶等顏色偏綠偏黃的茶飲。手搖飲料、刨冰、冰淇淋等冷飲冰品自然也不能碰。
李湘萍醫師建議,宮寒患者平時不妨多吃屬性平性的蔬果,譬如菠菜、綠花椰菜、芥藍、空心菜、油菜、茼蒿、莧菜、地瓜葉、皇宮菜、青江菜等深綠色蔬菜,以及櫻桃、葡萄、蘋果、香蕉等紫、紅、黃顏色的水果。另外也可以攝取黑芝麻、黑木耳、黑豆、黑棗、藍莓、桑葚等黑色食物強化生殖系統。蝦子、羊肉、韭菜、桂圓、荔枝、龍眼、核桃、紅糖、薑茶等熱性食物因為吃多容易上火,食用時最好適可而止,以免產生反效果。
延伸閱讀:婚後拼做人,這8種生活習慣一定要先改掉!
一般人對四肢軀幹的保暖皆有一定的認知,卻往往忽略腳部保暖的重要性。其實腳背、腳踝這些部位因為沒有脂肪保護很容易受寒,若沒有適當保暖,久而久之就會損傷陽氣。李湘萍醫師提醒,宮寒患者外出時應儘量穿絲襪或襪子,尤其常穿裙子的人一定要穿襪子,冬天睡覺也最好穿上襪子。容易出汗的人可以選擇吸汗材質的棉襪。此外,夏天應儘量避免讓冷氣出風口或電風扇對著身體吹;外出遊玩時不要坐石頭或鋼鐵材質的椅子,如此才能確保身體不被寒氣入侵。
由於腎和女性生殖系統息息相關,腎經和生殖經絡又都分布在腳上,適當保養腿部可以改善手腳冰冷、提升睡眠品質。每天睡前不妨用40度左右的熱水泡腳15~30分鐘(水位大約在小腿肚附近),水中可添加少量艾葉或大風草幫助祛風散寒。
用雙手中指指腹以繞小圈圈的方式按揉子宮穴(位於下腹部,當臍中下約五指寬、中極穴旁開約四指寬的位置),每次3分鐘,每天3次。
月經期間在小腹敷熱水袋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效緩解痛經、增加經血量並減少血塊。
宮寒的人因為身體陽氣不足容易疲累,大多沒有運動的習慣,然而這只會讓凝結在胞宮的寒氣更加勞固。李湘萍醫師強調,運動可以促進氣血循環、驅散體內寒氣,宮寒的人最好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如果怕體力無法負荷,不妨選擇較不耗氣的柔性運動,譬如練瑜珈、打太極拳或搖呼拉圈等。體力較好的人則可以快走、跑步,最好運動到有點喘、微微出汗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