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污染食品增加致癌風險
核食問題近來備受社會大眾關注,目前除了禁止日本福島縣食品進口之外,包括:茨城、櫪木、群馬、千葉四縣的食品也不開放,考慮暫緩進口,未來政府希望這四縣除了飲用水、嬰兒奶粉、茶葉、野生水產品4類禁止來台之外,其他食品能開放,而將來就算開放,必須採雙件制,即需要產地證明以及無輻射的檢驗報告。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系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2011年3月11日福島核災發生至今已超過五年,當時所產生的輻射物質,包括:碘131、銫134、銫137、鍶90等,以及其他的有害物質。
輻射物質的半衰期(放射量為初始時一半的量)並不相同,如,碘131半衰期為8天,銫134是2年,銫137則長達30年,鍶90為29年。由於福島核災發生至今已五年多,當時外洩的碘131應該已經衰退完,但是銫134、銫137及鍶90都尚未衰退完,所以核災地區的食物或食品是否有輻射殘留,仍是民眾關心的焦點。從醫學角度來看,長期食用受輻射汙染的食物或食品,的確會增加癌症風險,例如:甲狀腺癌、血癌、肺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