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咬合不正的主要類型

3歲,乳牙長出來;6歲,長出第一顆大臼齒;9歲,乳牙與永久齒的交叉期⋯平均每3年個月到半年就要找牙醫師檢查,時常追蹤牙齒的發育與撿康!
咬合不正的主要類型

咬合不正是遺傳、不良習慣造成的,有些孩童長期吃過度精緻的食物導致顎骨發育不良,牙齒排列不整齊。有些孩童則是乳牙的早期蛀牙、早期脫落導致永久牙無法順利萌出而影響排列。

此外,不良生活習慣也會產生咬合不正,比如:口呼吸的孩童口輪筋的力量比較弱,舌頭跟肌肉無法達到平衡,容易暴牙或戽斗。而幼兒時期的吸指癖,則易引起暴牙或開咬,趴睡的孩童也較容易引起暴牙。

 

門診案例分享

以下幾個不同狀況的門診案例,提供參考。

案例一:7歲的小明,沒有暴牙或戽斗的骨骼性問題,只有一顆側門牙被卡住,變成上面的牙齒在內,下面的牙齒在外,我們先把側門牙拉出來,矯正他的反對咬合,之後,只要定期觀察其他的永久牙是否順利的長出來。

 

案例二:10歲半的小華,上顎牙齒暴牙很嚴重,整個嘴巴都閉不起來。媽媽很著急,擔心女兒長大後變成大暴牙,希望醫生幫忙想辦法,經檢查後發現她是上顎前突,醫生決定讓她戴上面弓及矯正器,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後,大暴牙的情形終於明顯改善,嘴巴可以閉起來,臉型明顯的變漂亮了。

 

案例三:15歲的阿寶,因為臉部側面看起來有月亮臉的感覺,暑假期間,媽媽很著急的帶他來諮詢,希望能把月亮臉調整好,但是他已錯過了調整上下顎骨的最佳時期,所以醫生只能請他在上下顎的骨骼生長停止,18歲之後接受正顎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