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每個寶寶發展時程不一 7坐、8爬、9長牙…,沒跟上進度怎麼辦?

「7坐、8爬、9長牙~」當寶寶已經到了適當月齡,卻仍沒有這些行為時,爸比媽咪不免開始擔心…。但事實上寶寶身體的成熟度不一定得依照這個通則來發展,也並非所有的寶寶發展都會按照這個時間或順序,父母其實不用著急!
每個寶寶發展時程不一 7坐、8爬、9長牙…,沒跟上進度怎麼辦?

現況分析:生的少,關注多,發育普遍超前

現代人生的少,不像早期一個抱手上,一個用手牽,肚子裡還有一個,也因為孩子生的少,採取精英式教學的家長越來越多。而家庭中只一個寶貝,比較容易受關注,父母加上阿公、阿嬤一起帶,在發育上遠比以前的年代超前許多。

不過也由於全家注意力都放在一個孩子身上,期望寶貝不能輸在起跑點,加上網路資訊發達,別人會的,我的小孩也要會,所以對孩子每個階段的發展及要求會更在意,家長容易變得緊張兮兮,對於「7坐、8爬、9長牙」也會特別在意。

發育順序:寶寶發展一定是7坐、8爬、9長牙?

但是事實上孩子身體的成熟度不一定得依照這樣的發展準則,會有「7坐、8爬、9長牙」的通則,主要因為早期保健知識不普遍,才會有上一代流傳下來這樣的一個口語,目的是為了讓照顧者有一個參考罷了,並非所有孩子的發展都會照此時間或依此順序進行,家長實在不必過於心急。

每個孩子的發展時程不會一致,即使出生同一個家庭,兩個孩子發展會有一些差異,只要生理構造發育成熟,自然能達到應有的發展,例如大腿肌肉夠力,自然就會走,並不是不斷給予刺激,就能讓發展提前,尤其是爬的部分,爬並不是心智發展的一個評估點,只要成熟度夠了,孩子自然就會做,家長強求不得。

延伸閱讀:孩子有發展遲緩嗎?有6成家長警覺不足錯失黃金治療期

寶寶發展VS.父母觀察

寶寶的發展除了對照「兒童健康手冊」來紀錄之外,爸比媽咪對寶寶日常的觀察與照護,都有助於寶寶健康發展。以下幾個常見的寶寶發展問題,包括爬行、長牙、說話,一起來關心。

還沒爬就學走,行不行?

家長常聽到專家建議,寶寶最好要經過一段學爬的階段會比較好,這是因為爬的過程中孩子會到處摸索,過程中經常練習粗、細動作,而且爬的過程能強化身體和四肢肌肉,一方面可促進手眼協調,另一方面可培養距離感及身體的平衡感。此外,在爬的過程中,也滿足了寶寶探索的欲望,例如爬到桌子底下,可看到不一樣的世界,這是大人無法給予的。

偏偏有些寶寶還沒什麼爬就開始想學走,讓家長擔心不愛爬會不會影響發展?其實「爬」並非孩子發展中一定要經歷的過程,能爬固然好,不爬也沒關係,只要孩子正常發展,有沒有經過爬的階段並非最重要。

寶寶不想爬,父母請檢討

然而,有些孩子不爬是因為缺乏了適當的環境,尤其住都會的家庭空間通常有限,或家長未提供孩子安全且適合爬的環境,或是到了爬的階段剛好在冬天,寶寶穿得多也會影響爬的意願。

因此,寶寶不想爬,家長應該先思考是否有以下問題:

→剛好在冬天,寶寶衣服穿的太厚重。

→家中無法讓寶寶有足夠的爬行空間。

→家長怕髒,寶寶大部分都被大人抱著或放床上,自然沒有爬的機會。

→未準備安全且適合寶寶爬行的環境。

→過度使用學步車,很容易跳過爬的階段。學步車無法提供寶寶正常的學走方式,而且會降低學爬的意願,甚至影響四肢的協調度。

除了上述注意事項之外,家長也可以多引導孩子,例如在前方放玩具,讓寶寶有意願爬行;或爬一段距離就可以抱抱,假如寶寶真的不愛爬,也別為了怕孩子輸在起跑點而一再勉強。

學走是評估發展的要項

至於學走就是評估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點,走與生理發展有關,一樣強求不來,通常1歲還不會走是正常的,1歲3個月到1歲5個月才會走,也都在正常範圍,只要肌肉發展到一個程度,寶寶自然會開始走。但是1歲6個月還完全不會走,最好請醫師檢查

什麼時間點會走,其實也和遺傳有關,父母小時候較晚會走,孩子也可能比較慢。

此外,家長也要先想想自己是否有以下問題:

→整天老是抱著孩子,進而延緩孩子學走的時間。

→孩子剛學走因為摔跤而害怕,也會影響日後學走的效果。

→整天坐嬰兒車,腿部發育受到影響。

→營養不良,多發生在落後國家,國人不會有類似問題。

只要了解各階段寶寶應有那些發展,在平時生活中多做觀察,並善用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就能及早發現問題,讓寶寶得到更好的保護。

延伸閱讀:看0~1歲發展圖解 判斷寶貝是正常or異常

寶寶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