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馨婦產科專業母胎兒醫學中心院長林思宏表示,習慣性流產是指連續三次以上流產,或三次以上不連續流產,其發生機率,每次流產機率為1/6左右,所以連續三次機率約0.5%,也就是一千名孕婦約五個有習慣性流產問題。
習慣性流產約有七到八成可找出原因,另外20~30%的習慣性流產原因不明,常見的原因包括:
連續三次流產,最好做進一步檢查,吳文毅醫師表示,子宮部分可進行超音波、子宮鏡、子宮輸卵管攝影等檢查;荷爾蒙方面則要做抽血,檢測血糖、甲狀腺、雄性荷爾蒙、泌乳激素等;免疫系統問題可接受相關抽血檢查。林思宏醫師表示,染色體方面問題,可先做夫妻雙方的相關檢查。
除非無法找到原因,否則都能針對問題進行預防和治療,例如胚胎著床前接受染色體篩檢,如果染色體正常,再將胚胎植入,以降低流產機會;泌乳激素過高,建議使用降泌乳激素藥物;如果長息肉或肌瘤,只要施行手術切除,而子宮中隔也是藉由手術將中隔切除即可。
若是子宮頸閉鎖不全,可在懷孕第13、14週以後做子宮頸環紮術,懷孕早期做風險比較小,假如胎膜已經澎出再做,會比較危險。手術過程如果縫合不好,羊膜有可能摩擦到縫線而容易破水,也可能讓胎兒生長空間變小。若是有免疫系統問題,應該先針對疾病做好控制再懷孕。自體免疫疾病可事先使用阿斯匹靈抗凝血劑,因為免疫疾病多因胎盤血栓造成胚胎流產,事先使用抗凝血劑,能降低流產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