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講不聽、說不動,2歲叛逆期怎麼教?爸媽請先學會「這二招」

打罵教養vs溫情喊話,父母在教育小小孩時常會面臨不少挫折,有些人選擇用最直接的打、罵讓孩子聽話;有些人則主張和孩子共同找出相處上的原則。虎媽也好,貓媽也罷,教養小小孩,到底該怎麼做比較好?
講不聽、說不動,2歲叛逆期怎麼教?爸媽請先學會「這二招」

 

有人主張「2、3歲不懂什麼是規矩,惟有透過打、罵才能讓孩子遵守規範。」有人則說「打罵教育只有威嚇作用,並不能讓孩子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孩子不犯錯是因為『恐懼』,而非『知道這件事是錯的』。」面對心智尚未成熟,常常講不聽、說不動的小小孩,父母到底該用什麼方法教育呢?

常對孩子生氣 恐影響未來人際發展

新店耕莘醫院兒童發展中心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邱玉京表示,小孩從2歲開始逐漸發展出「獨立意識」,開始進入反抗期,也就是俗稱的「Terrible Two」(恐怖的2歲),這個時期在成長過程是十分關鍵的一個階段。此時如果用粗暴的態度教育孩子,很有可能對孩子未來的發展造成傷害。

邱玉京醫師分析,這個年紀的小孩愈來愈懂得辨識臉部表情。如果大人常表現出憤怒、不悅的樣子,孩子腦中負責調節情緒的杏仁核會將接收到的不安、恐懼牢牢記住,長期下來不僅會影響自我調節能力,也會讓孩子在與人互動時變得畏縮、沒自信,甚至在未來做每件事都戰戰兢兢,無法有所突破。除此之外,由於人在不同情境下會展現不同的情緒狀態,小孩的情緒表現又比成人來得直接(吵鬧、哭泣),此時若要求孩子壓抑情緒、無論在任何情境都要遵守規範,不能表現出自己真實的狀態,孩子會無所適從,可能會因此產生情緒障礙。

過度壓抑會讓孩子的自我(self)長不出來。

0~3歲教育二重點

第一步:引導孩子調節情緒

教育0~3歲的小孩時,首先要了解孩子當下的狀態,不要馬上責備,最好先用可以安撫孩子情緒的物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幫助孩子冷靜下來,再輔以言語同理孩子的狀態,讓孩子獲得足夠的安全感,當孩子停止哭鬧、情緒變得相對穩定,再嘗試與孩子溝通。邱玉京醫師指出,一旦孩子身心處於穩定狀態,並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沒有感受到父母帶來的威脅),往往就可以放下先前的堅持,和父母達成妥協,此時無論任何衝突都可以被修復。所以如何引導孩子在不同情境、狀態下調適自己的情緒、培養協調性是0~3歲教育的首要任務。

第二步:建立穩定性

其次,平常就要幫助孩子建立穩定性。穩定性可以從兩個部分來談,一是外在客觀條件的穩定,一是內在主觀意識的穩定。「外在客觀條件的穩定」指的是規律的生活模式。無論孩子身處自己家、阿公阿嬤家、保母家或是托嬰中心,都該建立一個穩定的生活規範,在固定時間吃飯、睡覺、玩樂。「內在主觀意識的穩定」則與父母的情緒息息相關。因為孩子內心穩定與否很大一部份來自父母的態度,擁有穩定情緒的父母,孩子比較能夠控制自己。所以父母如何面對孩子的變化、接納孩子的想法,讓自己維持穩定的情緒,是親子建立穩定內在秩序的一個重要關鍵。

「不聽話」並非故意唱反調

話雖如此,許多父母還是很難接受孩子不聽話,認為孩子不遵守規範是「故意和大人唱反調」。邱玉京醫師分析,小小孩尚未發展出同理心和共同感受,很難理解「為什麼這樣做是對的,那樣做是錯的?」孩子通常要到3、4歲以後才比較能夠理解大人制定的規範。父母必須理解這一點,平常多花點時間和孩子培養默契,了解孩子在不同情境會產生什麼情緒,當孩子出現叛逆、反抗的行為不要立即批判,給孩子時間學習、成長,如此才能建立穩定而良好的親子關係。

父母在複製他人教養經驗前,要先看自己客觀條件

複製他人教養經驗 先看自己客觀條件

現代教養理念百花齊放,有些人是虎媽,有些人是貓爸,有些人則自創「海豚育兒法」。無論教養方式為何,教育的重點還是在於了解孩子的想法與當下狀態。

邱玉京醫師表示,由於每個家庭的條件都不同,沒有一種教養法適用於所有家庭。在複製專家或他人經驗前,最好先審視自己的客觀條件,不要太過迷信所謂的「成功教養法」。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多少會遇到瓶頸,父母應該嘗試站在孩子的角度與孩子一起感受挫折、理解孩子的不同想法,而不是強勢要求孩子服從。主動建立良好的相處模式,孩子聽話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

 

 0~3歲教養筆記 

  1. 透過身教、言教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習得規範。

  2. 避免在公共場所打罵孩子,讓孩子保有尊嚴。

  3. 孩子哭鬧時先了解孩子目前的狀態再協助他調適情緒,避免堅持要孩子做「你要他做的事」或「當下他做不到的事」。

  4. 將孩子帶離衝突現場,先安撫他,使他獲得安全感,再以和緩、堅定的語氣告訴孩子「為什麼要他這麼做」,讓孩子知道父母要他做這件事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責備他。

   整理/編輯部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戴筠

諮詢/新店耕莘醫院兒童發展中心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 邱玉京

攝影/Babypure寶寶專業攝影

梳化/彭彥菱

model漂亮媽咪賴心潔、可愛寶寶黃若涵(※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