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媽咪後的楊千霈,照顧女兒娃寶盡心盡力,不小心因抱姿不良罹患「媽媽手」。她接受嬰兒與母親雜誌專訪時提到,女兒是個愛討抱的寶貝,若沒人抱會委屈大哭,楊千霈不忍心,只要她一哭就會抱,她苦笑:「抱得太頻繁,加上一直用左手抱,壓迫到手背、拇指的肌肉,導致娃寶出生1、2個月後,手腕連稍微彎曲都不行,嚴重的程度甚至無法洗頭、拿盤子,連內衣背扣都扣不到。」
楊千霈表示,當時她看了傳統跌打損傷師傅、2位西醫都治不好,最後接受一位骨科醫師的建議,打了類固醇針,並戴了一個月的護具(用三隻鐵條固定手腕患部,減少拉扯到肌肉),才漸漸好轉。
她回憶起那段患「媽媽手」的日子,「連麥克風都拿不起來,只能用右手拿。當時超怕女兒大便,因為幫她洗屁屁時,只能用一隻手撐著,真的很痛。」
延伸閱讀:跟產後媽媽手說bye-bye
光田綜合醫院護理部產兒科護理長李香嫺強調,寶寶剛出生,媽咪會想多抱,然而光是新生兒餵奶,一天要抱高達10至12次,加上洗澡、哭泣安撫,若是錯誤抱姿,很容易「媽媽手」上身!新手媽咪應避免5大錯誤抱姿:
李香嫺護理長推測,楊千霈應是在抱娃寶時,手腕向手臂內側彎曲90度,該姿勢若一天抱15次以上,每天重覆壓迫手腕和拇指的神經,長期就會造成「媽媽手」。
延伸閱讀:搖晃、單手抱…恐傷害大腦!1歲以下寶寶 這樣抱最安全
新生兒易哭,有時爸媽急著安撫,沒注意會直接把寶寶從腋下抱起來,其實新生兒頭頸部肌肉尚未發育成熟,這樣的抱法,會讓寶寶頭往後仰,造成頭頸部受傷。
很多人會站三七步抱寶寶,就是身體傾斜一側,集中一邊的力量支撐寶寶,因為姿勢不良,身體又負荷寶寶的重量,腰椎會很不舒服,容易腰痠背痛。
如果爸媽駝背,用肚子撐著抱寶寶,腰部承受很大壓力,長期下來也會腰痠背痛。
現代人十分依賴手機,爸媽一邊抱寶寶、一邊使用手機,是很危險的事,當寶寶頭往後仰或溢奶,也無法立即注意到。李香嫺護理長建議,抱抱時可凝視寶寶的眼睛、跟他說話,雖然寶寶視線還無法完全對焦、看清楚媽咪,但他熟悉媽咪的聲音,能撫慰寶寶的情緒,不要一直滑手機。
此外,李香嫺護理長補充,安撫、哄寶寶睡著後,要把他放回嬰兒床上睡,不要讓他趴在大人身上睡覺,可於寶寶睡著後約半小時(因寶寶熟睡需20多分鐘,太早放下也容易發生溢吐奶情形。)放回床上,以免造成寶寶淺眠、肢體無法伸展、呼吸不順暢,媽咪也容易腰痠背痛。
延伸閱讀:樂觀家醫「陳欣湄」 新手媽第一課,知道自己「能做到多少」
別再用不正確的姿勢抱新生兒!李香嫺護理長建議,準爸媽、家人都應該先上「產前爸媽教室」,學習正確抱寶寶的姿勢,或是練習抱一抱親戚、朋友的寶寶,才不會在寶寶出生後手忙腳亂。
因為許多新手爸媽常在寶寶一哭時,就抱起來猛拍、猛搖,寶寶也會感受到大人緊張的情緒,便哭得更大聲。先學好正確的抱法,寶寶被抱得平穩和舒服,情緒便容易安撫;而媽咪姿勢正確,自然也會遠離「媽媽手」。
李香嫺護理長表示,正確抱寶寶姿勢,可熟記「一、面、貼、支」口訣:「一」是寶寶身體、頸部、頭部呈現一直線;「面」是將寶寶面向大人,才能迅速觀察寶寶反應;「貼」是寶寶的肚子貼著大人的肚子;「支」是大人的手支撐著寶寶臀部。以下為詳細分解步驟圖:
爸媽抱起寶寶時,要一隻手扶住寶寶的頭部和頸部,另一隻手穩住寶寶的屁股。
一手扶住寶寶的屁股,讓寶寶慢慢靠向自己的身體,另一隻手保護頭部、頸部。
橫抱寶寶時,手腕勿彎折,與手臂保持180度,「媽媽手」就不會上身。
李香嫺護理長提醒,別把寶寶丟給媽咪一人顧,爸爸、家人要輪流抱寶寶、餵奶,一起承擔照護新生兒的工作,因為育兒是一家人共同的責任。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