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人工生殖 共有46筆資料

孕期知識 35歲媽媽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生產當晚周產期心肌病變!盼來雙胞胎,卻差點失去媽媽

作者: 游資芸

她從懷孕到生產,陸續跟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和周產期心肌病變,人工生殖盼來了孩子,竟差點失去生命。

名人家庭 為生小孩追求伴侶10年未果!矽谷科技人Cindy勇於志願單親,孩子的愛讓「我的家庭完整了」

作者: 游資芸

身為輝達(NVIDIA)前員工的Cindy,執行長黃仁勳支持員工多元成家,助力Cindy如願生女,一雙兒女的到來,讓她的家庭藍圖因而完整了。

名人家庭 兔女狼用相框收藏試管嬰兒植入前針筒,第一胎從流血打到不流了:感謝我們過去的勇敢!

作者: 游資芸

(2025.04.25更新)試管嬰兒植入胚胎前,需要經歷長達一個月打針的苦楚,是所有經歷過媽媽的痛!兔女狼分享針筒相框,讓這些打針的回憶,成為記念寶寶到來的印記,有做試管嬰兒的爸媽,都可以試試看唷!

孕期知識 「色素失調症」媽媽兩度引產,人工生殖懷兩胎!回想求子落淚,鼓勵罕病患者不要放棄

作者: 游資芸

因患有家族性遺傳罕病「色素失調症」,讓葉姓媽媽兩次懷孕、兩次引產,最終透過人工生殖,如願當了媽媽。她現身分享求子歷程,回想過去忍不住紅了眼眶,鼓勵其他罕病患者:「不要輕言放棄。」

孕前優生 備孕7秘訣,迎接好孕到!破解5大試管嬰兒迷思

作者: 江桂香

不孕症除了藥物諮詢、手術治療,甚或做試管嬰兒療程外,從生活上改變或注意也是備孕的方法之一,國民健康署建議備孕夫妻可落實下列7項秘訣於生活中。

孕期知識 台中54歲超高齡體育老師努力8年懷孕,著床那一刻欣喜若狂,懷胎9月產女圓媽媽夢

作者: 游資芸

奇蹟!台中一位54歲超高齡體育女老師,經歷7年求子過程,終於在第8年懷孕生女當了媽媽!

孕前優生 114 年生育補助加碼!台北市新增人工生殖、醫療性凍卵、 NIPT 助好孕

作者: 林宜屏

有鑑於生育率越來越低,台北市政府再出手人「生」大事!114 年起將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NIPT)納入孕婦唐氏症篩檢補助;並增加補助醫療性凍卵之服務機構,加碼補助人工生殖(試管嬰兒)療程費用,幫台北市民安心完成生育大事。

家庭關係 女同志生小孩不為血緣!兩個媽媽Ellen和Janice出櫃到多元成家一路搞笑,帥T變大媽不違和

作者: 游資芸

從出櫃到多元成家,一路上經過家人反對卻仍輕鬆以對,Ellen和Janice堅定守護彼此,用愛組成同志家庭,並正向教養女兒:「自己的與眾不同,正是最值得珍惜的地方。」

名人家庭 Vogue編輯總監孫怡Leslie屁孩酷媽!對嬰無感變花癡,「沒有她,我無法想像有小孩的畫面。」

作者: 游資芸

身為一個原本不喜歡小孩的屁孩,孫怡Leslie遇到太太之後,晉升為顧家、愛兒子的「屁孩媽媽」,照護孩子、成為玩伴,還不忘記做自己!她的故事,不僅是同志家庭的典範,教養方式更是所有父母的示範。

新知快遞 衛福部預告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代孕爭議高!醫師:單身女性、女同志通過立法機率高

作者: 游資芸

衛福部版本的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提出開放單身女性、女同志配偶、代理孕母合法進行療程,目前代理孕母的部分爭議高,醫界多看好單身女性、女同志配偶能通過修法,若三族群皆能通過,可望提升試管嬰兒生育率30%。

名人家庭 陳鎮川逗兒子笑比辦金曲獎更榮耀!給他對抗世界的勇氣,「抬頭挺胸說我有兩個爸爸」

作者: 游資芸

如果,同志能有小孩,這世界是否會少一些偏見?相信,當每人的愛都適得其所,每一份愛便不再缺憾。陳鎮川完成多年的生子夢想,終把人生拼圖組成一家三口,幸福的他說:「兒子的成長,我一天都不願錯過!」

名人家庭 兒科診所醫師懷孕8週胚胎萎縮哭到心碎!堅持這件事,挑戰人工生殖5次終成功

作者: 游資芸

整整花了兩年的時間,胡譯心醫師歷經四次人工受孕的失敗,才透過試管嬰兒療程,生下可愛的女兒。當媽媽的不容易,讓身為兒科診所醫師的她,不禁感嘆:「考醫師執照還有努力的方向,但寶寶會不會來,完全無計可施!」

孕前優生 原來如此!凍卵、多胚胎植入、助您好孕補助,人工生殖技術常見 3 大迷思!

作者: 林宜屏

隨著生育年齡往延後,越來越多育齡女性對於凍卵詢問度增加,認為趁年輕保存卵子,對於延後生育就有絕對的保障。國民健康署提醒想「孕」的女性,告訴大家關於使用人工生殖技術常見 3 大迷思!

孕前優生 不孕症婦女拚 2 年人工生殖產下試管嬰兒姐弟 醫院建議: 35 歲前植入胚胎懷孕率高

作者: 林宜屏

33 歲多囊性卵巢的邱小姐,短短 2 年內透過人工生殖陸續產下試管嬰兒大小寶,而且是兔年年頭生女兒、兔尾再生兒子,湊成一個「好」字。醫院建議: 35 歲前植入胚胎懷孕率高,也呼籲正在備孕的夫妻踴躍申請不孕症治療補助。

孕前優生 凍卵助生!新竹市「祝妳好孕凍卵補助計畫」再升級!桃園市也有凍卵營養金補助

作者: 林宜屏

別讓自己的權利睡著了!新竹市「祝妳好孕凍卵補助計畫」再升級!增加納入竹市市民的新住民配偶,而桃園市「凍卵營養金補助」今年也增加 AMH 檢驗補助啦!

孕前優生 生育、抗癌兩難?早期凍卵,抗癌、生育兩不耽誤!

作者: 林宜屏

許多女性癌症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由於化療藥物的副作用會造成卵巢功能衰退,可能面臨無法生育的風險。然而,人工生殖技術的進展,重新點亮未來媽媽的願望。

孕前優生 想生要趁早!超過 33 歲有困難,40 歲以上很拚!

作者: 林宜屏

想生,最好趕在 33 歲以前做人成功!25 歲至 35 歲是生育黃金期,超過 38 歲就會事倍功半,40 歲以上很難!

名人下午茶 樓心潼,活出自己!欣喜迎接「小毛豆」開啟幸福新篇章

作者: Judy

樓樓和老公於兩年前結婚,期間嘗試兩次人工生殖都宣告失敗,經努力調養身體,終於在7月宣布懷孕好消息! 樓樓提到在驗孕時因為第二條線非常淡,心情既緊張又害怕,擔心這次的期待會再次落空,直到醫師確認真的懷孕了才放心,更鼓勵想懷孕的媽媽「專注當下,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寶寶自然就會來了!」一起來看樓樓和天使寶寶「小毛豆」的專訪!

孕前優生 生下健康孩子不是夢!血友病女性也能快樂當媽媽

作者: Eden

血友病的基因主要出自母系,因此總讓血友病的女友對於生育望之卻步,但隨著科技的進步,靠著「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T-A)及「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PGD-M)等人工生殖技術,就能檢測出健康的胚胎,讓血友病女性一圓做母親的願望。

孕前優生 試管嬰兒易流產?破除人工生殖3大迷思,8撇步助力備孕!

作者: 林雁

依據國內生殖醫學專家表示,我國約每7對夫妻中就有1對夫妻不孕。在晚婚、晚育的趨勢下,人工生殖治療需求激增!但民眾對人工生殖仍存在疑惑:「試管嬰兒懷孕容易流產」、「植入愈多胚胎愈容易成功」是真的嗎?國健署詳解人工生殖3大迷思,提供8撇步助力大家備孕!

孕前優生 搶救生機大作戰 成功懷孕10大關鍵

作者: Angela

國家發展委員會日前發布最新人口推估報告,隨著生育率持續下探,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生育率已成全球倒數第一,人口紅利消失在即,生不如死的少子化衝擊,儼然升級為新國安危機,如何恢復「生」機成為當務之急。

醫師專欄 想生小孩卻總是一條線!備孕要注意什麼?

作者: 張瑜芹

現在的人工生殖技術發達,但懷孕對有些人來說仍是求而不得的事。有些人「一炮三響」,有些人怎麼 「做人 」都失敗!到底想生小孩,生活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情呢?

孕前優生 之前懷孕頗為順利,為何要懷二寶卻是多重阻礙?

作者: 沈孟勳醫師

在備孕的過程中,大家心中多少都有壓力:可能來自夫妻本身,可能來自長輩的期待,也或許,是來自您們家中大寶一直想要有個手足,卻一直沒有消息。不孕症比例大約佔10-15%左右,倘若曾經懷孕過,但第二胎卻一直沒能順利懷上,就稱做「次發性不孕」。

孕前優生 不孕救星!一次看懂人工授精、試管嬰兒治療流程及費用

作者: 戴筠

想懷孕總是不得其門而入,到門診檢查才發現是「不孕」...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的成功機率有多少?手術有條件限制嗎?看生殖醫學專家詳解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的成功機率與治療流程,善用人工生殖技術打造好孕氣!

孕前優生 試管嬰兒補助費用!試管嬰兒補助去哪裡申請?誰符合申請資格?

作者: 戴筠

國民健康署呼籲,夫妻只要一方為我國國籍且妻未滿45歲,有規律性生活經過一年以上仍未懷孕,經醫師診斷需進行試管嬰兒療程者,歡迎至全臺特約人工生殖機構,申請試管嬰兒補助。

孕期知識 「試管嬰兒」屢創紀錄!全世界最高齡孕婦為75歲!

作者: Editor

藝人林志玲以47歲生子,激勵了很多高齡婦女。然而,翻開全世界前10名最年長的產婦排行榜來看,過半數為印度老婦,年紀從75歲至59歲,至於台灣最高齡產婦則為62歲。

醫師專欄 穿越時空的冷凍寶寶!冷凍胚胎植入準備須知

作者: 李俊逸

胚胎冷凍技術可以幫你保存多餘的胚胎,省下日後重複多次療程的費用;如果身體狀況不佳,可先冷凍胚胎,將身體調養至最佳狀態再植入懷孕;等待較好的植入時機,提高受孕機率;也可以趁年輕先將胚胎冷凍保存,等到計劃生育再將胚胎植入。

名人家庭 求子之路有多辛苦?陳明真道出5年做試管的煎熬

作者: 周品攸

陳明真近日接受專訪,道出自己經歷了5年試管的心路歷程,已是高齡產婦的她,堅持不懈之下終於讓她如願生下一對可愛的雙胞胎。相信曾經歷過艱辛的求子之路或正在努力做人的妳,一定很有感觸。

新知快遞 新突破!子宮輕刮術的小傷口,竟能增加懷孕機率

作者: 周品攸

不孕夫妻有福了!臺北榮總與臺大醫院聯合研究有了新突破,發現間質幹細胞可以增加胚胎著床率,是人工生殖技術的一大進步,可望能降低臺灣少子化的問題,幫助想生育的夫婦圓夢,有效提高生育率。

孕前優生 孕前先做單基因遺傳疾病篩檢,為夫妻添好孕!

作者: 高旻君

一對夫妻在懷孕產檢時,才發現雙方都是同型的海洋性貧血帶因者,最後確診胎兒是重症海洋性患者只好終止妊娠。這種狀況其實並不算少見,因為在台灣海洋性貧血帶因者就約有5~8%,所以,能夠事先了解夫妻雙方是否患有單基因遺傳病,是孕育健康下一代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