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江睿毓
在飛機、高鐵、餐廳等公共場合,寶寶突如其來的大哭大鬧常讓爸媽手足無措,旁人也忍不住投來關注的目光。面對這種「密閉空間危機」,爸媽該怎麼安撫?旁人又能做些什麼?
作者: 游資芸
小孩哭鬧事件在竹北百貨引爆衝突,雙方互飆髒話、各持立場,最後兩方當事人還在社群發表各自的立場聲明。
作者: 游資芸
你家有24小時離不了身的「高需求寶寶」嗎?常常聲音比別人高分貝、情緒比別人更敏感、反應比別人更強烈嗎?面對這樣的寶寶,大吼大叫不是辦法,快來試試高需求寶寶10大攻略法,你也可以成為戒吼爸媽!
作者: 江睿毓
當孩子發脾氣時,許多家長習慣先講道理,這是錯誤的!所以會很難應對孩子接下來的情緒問題。先感性再理性,也就是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是重點。
作者: 江睿毓
大概是因為我們小時候哭鬧就會被罵,無形中我們以為哭是不對的,或者有情緒是丟臉的事,因此我們看到小孩鬧脾氣時,就會急著指正。其實情緒沒有對或錯,而是行為有對錯之分。所以只有行為應該被處理,而不是情緒。
作者: 江睿毓
你家的孩子幾歲時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夫妻檔網紅Mom&Dad近期在社群平台紀錄了帶小孩到餐廳用餐,小孩因故大哭大鬧(這樣的場景爸媽鐵定不陌生~)以及他們引導的過程,然後發現孩子成長的感動!
作者: 游資芸
暴走的家長比哭鬧的孩子更失控!當另一半比孩子情緒還難控制,該怎麼辦?面對教養不同步,處理大人的情緒的順位應比孩子更優先!
作者: 妞新聞
孩子的出生,為生活帶來劇變,很多人的人生觀念也從此改變!編輯今天整理了親身經歷的「當媽前vs當媽後」打臉行徑。不曉得你的臉是不是也跟編輯一樣,腫腫的?
作者: Editor
帶小孩出門除了怕小孩哭鬧不聽話,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出門在外,事事不便。其實旅行就是非日常,父母要先做好自我心理建設,吃得稍微沒有自家做的營養、起臥沒有家中那麼自在,都不叫委屈,而是體驗。當然,能做的事先準備,還是要先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