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節氣 共有79筆資料

醫師專欄 6/21迎夏至到,4穴道1甜品,夏至養生法好簡單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夏至是24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每年6月21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90度時就是夏至。夏至當天,太陽正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陽)最長、黑夜(陰)最短,過了夏至日,白晝漸短、黑夜漸長。

醫師專欄 芒種濕熱來襲!中醫師教你如何除濕解熱、遠離身體不適

作者: 馬光醫療網

一年有十二「節令」與十二「中氣」,稱「二十四節氣」。芒種屬於夏季節令,穀物在此時節抽穗長芒,故稱之,每年約落在6月6日前後,而 2025 年的芒種日期則坐落在 6 月 5 日。

醫師專欄 小滿到!去濕氣防中暑,中醫師教小滿養生法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通常落在國曆5月20日前後。「小滿」之名,源於古人觀察稻榖在此時穗粒初結、尚未飽滿,故稱「小滿」。俗諺說:「小滿天,雨水相趕」,意指此時節降雨頻繁,天氣悶熱潮濕,正是梅雨季節的開端。

醫師專欄 5/5迎來夏季首個節氣「立夏」!1茶飲+1穴位,簡單養心迎炎夏

作者: 馬光醫療網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代表著夏季的開始。在這個時節,氣溫逐漸升高,日照時間延長,萬物進入旺盛生長的階段。中醫認為,立夏屬於陽氣漸盛的時期,應注重「養心」以適應季節變化。​

醫師專欄 肌肉痠痛、腸胃怪怪的嗎?中醫師授穀雨保養祕訣首重「排濕」!

作者: 馬光醫療網

穀雨,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約略落在國曆4月19-21日。俗諺有云:「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的到來,象徵著告別春寒料峭的天氣,氣溫逐步升高,並伴隨雨水的增加,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家庭關係 穀雨來了,記得補老母!給媽媽的溫柔儀式,讓春天的尾巴多點甜!

作者: Ariel

一年有24節氣,藏著老一輩人的智慧,依節氣來區分氣候的變化,蘊含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寓意在裡面。「穀雨」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大約是每年的4月19、20或21號。

醫師專欄 清明養生這樣做:中醫師教你如何做養生粥及穴道按摩,幫助疏肝理氣、健脾胃

作者: 馬光醫療網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時間大約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此時,春意盎然,萬物復甦,正是踏青賞春的好時節。然而,清明時節氣候多變,乍暖還寒,人體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因此養生保健尤為重要。

醫師專欄 3/20春分到,中醫師教你做杞菊決明茶、玫瑰甜酒桂花釀,甜甜養好肝!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宋朝詩人袁說友的《同子隆次公小飲》「老境昏昏只醉眠,不知門外艷陽天。悉為有客攜壺至,又以閒人到酒邊。山路試登桃映口,溪城一望草如煙。春分花事今多少,未覺心情勝去年。」這樣的心情情境很適合春分時的節氣,慵懶中帶著新萌芽的期待感!

醫師專欄 中醫師教你配合「驚蟄」節氣養生,不怕流感、春困找上門!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在春雷一響迎驚蟄,大自然開始萌動,人們也應當順應節氣的變化,適時調整生活方式以維護健康。驚蟄,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象徵著冬眠動物和昆蟲的覺醒,也是細菌病毒活躍的時節。春天回暖,空氣濕度增加,容易引發感冒等不適。

醫師專欄 24節氣「雨水」到溼氣重容易不適,中醫師5秘訣2食譜幫助養生排濕氣

作者: 馬光醫療網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時間通常為每年的2月18日至20日之間。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30°,標誌著春天的深入發展。象徵著氣溫逐漸回升,降雨量增加,空氣濕潤,萬物復甦。

醫師專欄 開工日適逢「立春」,中醫節氣養生之道:推薦3茶飲5穴道

作者: 馬光醫療網

立春,一般出現在每年的2月3日至5日之間,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標誌著一年以及春天的開始。

醫師專欄 24節氣「大寒」,3穴道1茶飲,中醫師教你大寒暖呼呼的秘訣

作者: 馬光醫療網

俗諺說到「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如果大寒不寒冷,那麼到春分時天氣也不會暖和。這讓我們面對一整年最寒冷節氣「大寒」的心情是既矛盾又忐忑。

新知快遞 年節食品抽驗:竹笙、蘑菇重金屬超標,蔬果農藥殘留也亮紅燈!親子採買睜大眼,健康過新年!

作者: 江睿毓

年節將至,家家戶戶開始準備豐盛的年菜。然而,隨著年節氣氛漸濃,食品安全問題也浮上檯面。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近日公布年節食品抽驗結果,在抽查的229件商品中,有21件不符合規定,其中18件品質不合格,3件標示不符規定。

醫師專欄 小寒週末到!冬天倒數第二個節氣,中醫師推薦禦寒暖身1茶飲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寒冷的日子,也是冬天倒數第二個節氣。古人云:「冷氣積久而為寒,小者未至於極也。」此時的天氣已經很寒冷,但還未到氣溫最低的時候,因此稱做小寒。

醫師專欄 12/21冬至到,醫師告訴你不只要吃湯圓!更要補腎護陽氣

作者: 馬光醫療網

提到「冬至」,許多人的腦海中一定都會浮現出和家人們一起吃湯圓的甜蜜畫面,不過除了吃湯圓,其實冬至也是補養身體好時機喔!

醫師專欄 24節氣大雪報到!養生這樣做,中醫師推薦簡易5養生法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大雪是冬天的第三個節氣,根據古書所載:「時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過於小雪,故名『大雪』」意指到了這個節氣,寒意漸濃。

新知快遞 11/26 開跑!10 顆廢電池免費換月曆掛曆

作者: 林宜屏

2025 年「新北潔出曆──環保我很繪」桌曆及掛曆,自今(11/26)日起開放兌換,只要至新北環保局指定地點回收 10 顆廢乾電池,即可免費兌換 1 份有節氣跟環保主題的桌曆或掛曆,數量有限,換完為止。

健康百寶箱 冬令進補你補對了嗎?確認你的中醫體質密碼,避開三雷區安全進補

作者: 林宜屏

今天(11/22)是 24 節氣的小雪,標誌著氣溫將進一步下降,而許多人喜歡在此時冬令進補幫身體增加抵抗力,但你了解自己的體質是什麼嗎?跟著中醫師一起解讀自己的身體密碼,了解進補方式,才不會吃錯反傷身喔!

醫師專欄 小雪節氣來臨,中醫師教你保養3心法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小雪,是進入冬天的第二個節氣,時間大概在每年的11月21到23號開始,小雪標誌著冬季氣候的進一步寒冷與乾燥。每年到了這個時節,中國的華北區域氣溫下降,有些地方已經開始降雪。

醫師專欄 立冬進補擔心補過頭嗎?溫補、平補、涼補各不同,醫師教你如何進補最佳!

作者: 馬光醫療網

「立冬宜進補」是古代文化傳承至今的習俗,而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冬季中的第一個節氣,通,象徵著冬季的正式到來,古代人認為歷經了一整年的辛勞,在立冬這天,須透過進補來犒賞自己,補充營養,也讓耗損的體力得到修復。

醫師專欄 2024霜降節氣養生:沙參麥冬梨子茶、玉竹銀耳蓮子小米粥保護皮膚、呼吸道、心血管3種疾病!

作者: 馬光醫療網

漢朝著名的科學家詩人張衡《定情歌》中,是這樣的寫著的,「大火流兮草蟲鳴,繁霜降兮草木零,秋為期兮時已徵,思美人兮愁屏營。」在這樣一首詩中道盡了霜降節氣時的無邊景色與情境。

醫師專欄 24節氣寒露時節到,秋意涼保養這樣做,中醫師推薦寒露養生1茶飲1穴道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寒露是秋天的第五個節氣,時節開始進入深秋,今年從 10 月 8 日起半個月,10 月 11 日重陽節屬於此節氣期間。

醫師專欄 2024秋分:首重潤燥養肺,避免皮膚搔癢找上門!

作者: 馬光醫療網

「秋分」是一年當中太陽直射赤道,白天與黑夜時間等長的一天,意味著之後的氣候將逐漸走入涼爽宜人的溫度,相比於細雨綿綿的梅雨季節與雨量充沛的夏季,秋分是一個明顯的分水嶺,因為秋分之後降雨量會顯著下降,所以「乾燥」就成為秋分後的特色之一。

醫師專欄 想要開心吃月餅、烤肉?消脂茶搭配好,中醫師教你中秋養生3秘訣

作者: 馬光醫療網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來到,中秋節和24節氣中的秋分略有不同,節氣非固定在一個日期,而中秋節固定在陰曆8月15日,通常在國曆的九月,中秋的同義詞代表著團圓,整個節日都會彌漫著團圓的氣氛,在外地的遊子幾乎都會回家,家家戶戶聚在一起吃飯,享受著圍爐的溫暖。

醫師專欄 2024白露兩食譜助養生,秋日溫差大,防寒潤燥與抗急性腹瀉

作者: 馬光醫療網

「白露」為節氣中的第十五個,正式拉開了秋天的序章,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因此日照時間漸漸縮短,大地的溫度下降速度增快,晝夜溫差逐漸拉大,也就意味著白露結束了夏天的悶熱,使天氣日漸轉涼。

醫師專欄 2024處暑節氣養生法:秋老虎來襲!中醫師教你自製生脈飲抗秋燥

作者: 馬光醫療網

最近有聽到患者在說「醫師現在立秋都過了,天氣怎麼還那麼熱,我都快中暑了」。藍田馬光中醫診所謝觀顯醫師笑著說二十四節氣裡的「處暑」快到了。

醫師專欄 8/7立秋到,天氣還是那麼熱,秋老虎持續發威,中醫教你保養4重點

作者: 馬光醫療網

阿明是位上班族,他總覺得夏天還沒有過完,依然穿著短袖短褲,每天喝著冰涼的飲料。一天早上,他感覺喉嚨乾燥、皮膚發癢,甚至開始有點咳嗽。他以為只是夏天太熱所致,便沒有多加理會。幾天後,情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重。這時他才想起去看中醫。

醫師專欄 「大暑」高溫警報!熱浪來襲的夏天怎麼過?中醫師教你「大暑」節氣養生法!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指夏季的第六個節氣。它通常出現在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表示氣溫最高的時期。傳統中,大暑標誌著夏季的尾聲,天氣開始變熱而乾燥,氣候也開始進入最炎熱的時期。

醫師專欄 夏至養生 4 要點,冬病夏治,中醫師教你敷貼三伏貼的最佳季節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個節氣,國曆 6 月 21 日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

醫師專欄 5 穴道 2 食補,中醫師教你穀雨養肝又養脾

作者: 馬光醫療網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農曆三月中,即陽曆 4 月 19~21 日,斗指辰,太陽到達黃經 30 度時。此節氣時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多,對穀類作物的生長發育幫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