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宜屏
台灣生育率低落,為了鼓勵生育,不只中央政府有推出補助,就連地方縣市政府,甚至鄉鎮,都有加碼生育津貼或是獎勵金,而且年年加碼,奉上 2025 年最新的生育津貼,各位剛生寶寶的爸媽們可要記得申請,別讓自己的福利睡著了!
作者: 戴筠
做完公自費檢查確認孩子的身體狀況,接下來就要報戶口了。別小看出生登記,幾乎所有育兒補助都需要孩子的身分證明。報戶口還可以順便辦健保加保、申請生育給付和生育獎勵金,這麼好康的事,當然要加緊腳步趕快做!
作者: 周品攸、實習編輯 張安萱
(2022-08-05更新)育兒津貼自2022年8月起,第一胎從3500元提高到每月5000元、第二胎每月6000元、第3胎以上每月7000元;此外還有托育補助與幼兒園學費補助通通再加碼,讓爸媽領好領滿!本文整理了2022最新育兒補助、生育津貼,還有各縣市加碼的津貼補助金額,看完秒懂!
作者: 周品攸、實習編輯 梁妤如
(2022-11-01更新)育兒津貼自2022年8月起,第一胎從3500元提高到每月5000元、第二胎每月6000元、第3胎以上每月7000元;此外還有托育補助與幼兒園學費補助通通再加碼,讓爸媽領好領滿!本文整理了2022最新育兒補助、生育津貼,還有各縣市加碼的津貼補助金額,看完秒懂!
作者: 林靜莉
政府補助多元,從育兒補助到節能家電都有,相信爸媽都相當有感,但是補助到底有哪些呢?這次《嬰兒與母親》整理今年中央政府祭出的四大補助方案,包括今年才上路的春遊補助、新調整的育兒津貼,讓你看了不再霧煞煞。
作者: 戴筠
許多媽咪都不敢請育嬰假,怕一旦請假就「回不去」了,但育嬰假原本就是法律賦予父母的權益,既然有機會可以兼顧事業與家庭,媽咪就該勇敢和雇主爭取權益。提醒媽咪,養兒育女並非妳一個人的責任,必要時應該和伴侶互相協調向公司請育嬰假,如此也可以降低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