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研究:說故事時間從坐月子開始,有助提升寶寶的記憶力

再忙都要說故事給孩子聽!寶寶還在媽媽的肚子裡,就能聽到外界的聲音,因此醫師都會建議孕期可跟肚子裡的胎兒多說說話。然而,研究發現,寶寶出生後從坐月子期間就開始說故事給他聽,有助提升寶寶的記憶力!
研究:說故事時間從坐月子開始,有助提升寶寶的記憶力

 

 你有跟孩子建立說故事時間嗎?別以為寶寶剛出生什麼也聽不懂,研究發現,從坐月子時期就開始說故事給寶寶聽,可以提升記憶力。大林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林士惟指出,寶寶還未出生前就能聽見來自媽媽及外界的聲音,除了孕期多跟胎兒互動,寶寶出生後最好也能從坐月子期間開始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故事書給他聽,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對寶寶的身心發展也很有幫助。

你有跟孩子建立說故事時間嗎?寶寶還未出生前就能聽見來自媽媽及外界的聲音,鼓勵孕期多跟胎兒互動

新生兒對聲音敏銳度最高,3歲前完成80%大腦發展

林士惟醫師表示,科學家證實嬰兒剛出生時,對聲音的敏銳度最高,父母對孩子唱歌、說話、朗讀,會刺激孩子的大腦,強化其原有的神經連結或形成新的神經連結。

0到6歲是人一生中大腦生長最快速的時期,孩子的大腦在3歲前便會完成80%的發展,若能盡早說故事給寶寶聽,寶寶的大腦就會將親子共讀的經驗儲存下來,使得內心充滿安全感、溫暖與被關愛,長大後會將這種溫馨甜蜜的親情和書本產生連結,因而更喜歡閱讀。因此鼓勵父母在坐月子期間就能著手親子共讀,除了能提升寶寶的專注、辨別與記憶能力,更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

延伸閱讀:2~6個月決定性的重要時期!嬰幼兒的大腦發育

嬰兒剛出生時,對聲音的敏銳度最高,父母對孩子說故事會刺激孩子的大腦

說故事有什麼好處?科普影片直接看

國民健康署為了讓孩童家長與照顧者更能了解親子共讀如何刺激孩子腦部,推廣親子共讀對孩子腦部發展的重要性,在今年(109)推出一部親子共讀科普影片,將艱澀的腦部科學知識化作圖像動畫,以生活化的比喻,讓生硬的知識變得更加有趣且容易理解。

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強調,影片中有設計對話式共讀的情境,可作為孩子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參考的共讀方式,期望透過這支影片能夠讓孩童家長與主要照顧者更加了解親子共讀對孩子大腦發展之影響,並落實親子共讀於學齡前孩子的生活中。

延伸閱讀:0~6歲寶寶,10大類繪本書單推薦

說故事小技巧 讓爸媽一次上手

林士惟醫師建議,親子閱讀的原則是寧慢勿快,寧少勿多,寧遊戲勿教訓,寧輕鬆勿嚴肅。國民健康署也提供親子共讀的技巧給新手爸媽參考:

1.小小孩不須注重內容

年齡較小的寶寶雖然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但聽覺卻特別靈敏,此時說故事的重點不在於故事本身的內容,而是讓寶寶透過爸媽說故事的聲音及語調,感受關懷並能穩定情緒。

年齡較小的寶寶雖然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但聽覺卻特別靈敏,此時說故事的重點不在於故事本身的內容,而是讓寶寶透過爸媽說故事的聲音及語調,感受關懷並能穩定情緒。

2.作為睡前儀式

很多爸媽會將共讀作為寶寶睡前儀式,在面對著心愛的寶貝,以溫暖柔軟的聲音哄寶寶入眠時,其實也是讓自己情緒沉澱的好時機。

3.大孩子建立「對話式共讀」

等到孩子再大一些,就可以運用「對話式共讀」,用一問一答的聊天方式一起讀完一本書,如此除了增加孩子對共讀的參與感外,也可在此階段利用健康議題繪本提升幼兒健康概念,如:將視力保健及事故傷害防制等帶入對話中,以從小培養孩子的健康識能。

提早閱讀已成為世界潮流,閱讀是父母送給孩子一生最受用的禮物

林士惟醫師最後補充,提早閱讀已成為世界潮流,閱讀是父母送給孩子一生最受用的禮物,千萬要早點開始,並且要耐心陪伴、持之以恆。國民健康署已在兒童衛教手冊、官網的親子共讀專區及孕產婦關懷網站提供相關資訊。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webservice@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