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你敢說自己是好爸爸嗎?9成爸爸覺得幸福,媽媽們放手吧!

你覺得自己在孩子眼中是什麼樣的爸爸?信誼基金會近期展開新世代爸爸育兒大調查,結果顯示,9成的爸爸表示自己是個稱職的好爸爸,若可以重來一次,7成的爸爸表示絕對會選擇當爸爸。
你敢說自己是好爸爸嗎?9成爸爸覺得幸福,媽媽們放手吧!

 

面對兩性平權的新時代,爸媽在家庭育兒的角色和投入上,也跟著社會的進步而改變了嗎?為協助瞭解現代父親的育兒風貌,信誼邀請爸爸進行「新世代爸爸育兒參與大調查」,藉問卷了解台灣父親實際參與育兒的狀況、影響育兒的因素及育兒的滿足感,同步調查了媽媽作為對照。這項調查於2020年5/25~6/30透過網路問卷作答,共收到有效樣本數:父親3,162份、母親5,067份。

9成爸爸育兒感到幸福,享受「當爸爸」的成就感

統計顯示,98%的爸爸認為育兒是身為爸爸的責任和權利,絕對不能缺席。97%的爸爸認為自己和孩子相處融洽、愉快,98%的爸爸覺得陪伴孩子成長感到很滿足、有了孩子後覺得很幸福;90%爸爸認為自己對育兒的支持和付出,讓夫妻感情變得更好。

89%的爸爸認為自己是個稱職的好爸爸,儘管有沉重的經濟壓力,仍有67%的爸爸不會因此而影響育兒的投入,顯示出台灣爸爸不管生下孩子後支出有多沉重,都能扛起育兒責任,在投入之餘享受育兒的成就和滿足感。

9成爸爸育兒感到幸福,享受「當爸爸」的成就感

對比爸爸的樂觀態度,媽媽表示「不放心」

在育兒理念共識和角色搭配上,85%的爸爸認為自己和媽媽的角色配和得很好,83%爸爸認為自己和另一半有一致的育兒理念和做法,83%的爸爸覺得自己有獨自照顧孩子的能力,如果可以重新選擇為人父母,71%爸爸堅定的表示「絕對會」。

這項結果對比媽媽的態度,有著十分有趣的反應。87%的媽媽表示會刻意製造機會讓爸爸與孩子獨處,卻有53%的媽媽不放心讓爸爸照顧孩子,會時常提醒爸爸育兒的方式。然而,在選擇生育與否的決心上,只有53%選擇「絕對會」再當媽媽,並有14%的媽媽表示絕對或可能不會再選擇當媽媽,原因就是「太累了!」,同時希望自己擁有更多自我空間與時間。

延伸閱讀:從豬隊友變超級奶爸,這些事準爸爸一定要知道!

對比爸爸的樂觀態度,媽媽表示「不放心」

爸爸育兒大多靠媽媽,不做豬隊友應更主動積極

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有45%是由夫妻共同照顧、40%是媽媽、5%由爸爸負責,11%為其他人。從上述看來,爸爸育兒雖然感到很滿足,但是對於育兒的知識學習卻非常依賴媽媽,相反地,媽媽則會主動透過網路搜尋育兒資訊、積極的加入育兒相關網站和參與育兒社群、閱讀書籍雜誌等管道,以獲得更深入、更結構化的育兒資訊,顯示出爸媽在育兒資訊攝取的主動性上,有很大的差異。

呼籲爸爸們,在育兒路上不做豬隊友,應更積極的學習育兒知識和技能,更主動的參與孩子的生活,才能成為媽媽育兒路上的助攻神隊友。

媽媽也要學會放手,和爸爸一起享受育兒的幸福感

延伸閱讀:爸爸力,真給力!爸爸為孩子讀故事書,效果是媽媽的3倍?

媽媽也要學會放手,和爸爸一起享受育兒的幸福感

在這個調查中,可以發現台灣爸爸在育兒路上,展現了高度的參與意願和態度,不管未生孩子前多擔憂養育的沉重壓力,生下孩子後卻因參與育兒自我肯定,投入育兒越多越能享受育兒快樂和幸福,也更肯定自己是個好爸爸。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樂見爸爸對育兒觀念、責任和投入的轉變下,在爸爸高度自信和滿足感的數據背後,看到更多的是媽媽的支持和用心,做為爸爸育兒的依靠,媽媽承擔了過重的壓力和負擔。

「爸爸」與「媽媽」為何有如此大的差別?從親子陪伴上可看出端倪,像是爸爸最喜歡帶孩子到公園、海邊或踏青,但媽媽最希望爸爸和孩子共讀;爸爸最喜歡看顧孩子安全,媽媽卻最希望爸爸陪孩子睡覺或半夜起來照顧;爸爸會糾正孩子不好的行為,媽媽卻最希望爸爸處理孩子不安情緒或哄抱。

信誼呼籲媽媽們在體認育兒是夫妻共同責任的前提下,要放鬆心情,好好享受育兒過程中的快樂和成就感,不要自己獨自承擔育兒的壓力和責任。也對爸爸喊話,要讓媽媽更幸福,共親職不只是觀念的轉變,要用行動落實在家事、育兒工作的分工上;不是靠媽媽幫爸爸製造更多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而是爸爸從被動「幫忙」、「配合」,跨步向前用自己擅長的強項和特質,主動參與孩子的生活,主動學習,用自己的創意和專長陪伴孩子長大。

爸爸和孩子進行的親子活動

2.0版爸爸定義:發揮優勢,主動學習,積極參與

國際間研究顯示爸爸越早投入育兒、積極和孩子互動,孩子在學習效率、認知表現、情緒穩定度、語言、社交技巧和解決問題等能力表現都比較好。及早投入和優質的陪伴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張杏如董事長表示,初為人父母總是要邊做邊學,但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卻是不能等待的。

爸爸們在發揮自己的優勢參與孩子的生活下,更要擴大育兒資源,積極主動學習,吸取符合社會進化的育兒方法和親子互動技巧。在孩子成長的歷程中透過交流和學習,充實自我,以優質的陪伴和相處,引導孩子朝向全方位的發展,走向積極樂觀的人生。

延伸閱讀:孩子總是不愛跟爸爸說話嗎?換句話說,親子關係會更好!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webservice@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