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注意!寶寶「呼吸道融合病毒」增2成,症狀易與流感混淆

秋冬之際,病毒總是蠢蠢欲動。近日2歲以下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比例較去年高兩成,由於症狀大多為發燒、流鼻水,因此易與流感、感冒混淆,若未盡早發現,恐對孩子造成致命的危險。
注意!寶寶「呼吸道融合病毒」增2成,症狀易與流感混淆

 

近來許多幼童出現發燒、流鼻水等症狀,家長以為是秋冬氣溫陡降,罹患一般感冒或A、B型流感,但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醫師卻發現,2歲以下兒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比例較去年同期提高2成,因該病對於早產兒、患有慢性肺病及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而言恐有致命危機,提醒家長切莫輕忽。

寶寶強勁的呼吸道敵人-「呼吸道融合病毒」

當寶寶出現嚴重的咳嗽、喘鳴、呼吸次數變多或食慾不振…等症狀,小心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惹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副院長林鴻志教授表示,當孩子因感冒症狀來院就醫,除了會驗A型流感和B型流感以外,也會協助檢驗是否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根據統計,近一個月來,2歲以下兒童感染此症的比例大幅上升,許多家長起初以為小朋友罹患流感或感冒,其實卻是呼吸道融合病毒致病。

林鴻志醫師指出,呼吸道融合病毒是造成1歳以下幼兒與65歳以上老人之「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將近2/3的幼童於1歳前,曾感染過此病毒;超過90%的幼兒,在2歳以前曾有2次以上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經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就全世界而言,呼吸道融合病毒每年造成約6千4百萬人感染,甚至約16萬人死亡。

延伸閱讀:慎防嬰幼兒細支氣管炎

當寶寶出現嚴重的咳嗽、喘鳴、呼吸次數變多或食慾不振…等症狀,小心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惹禍!
<圖片來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呼吸道融合病毒」症狀與感冒相似

研究發現,地處亞熱帶的臺灣,不像歐美或日本具有特別的流行季節,而是一年365天都處於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威脅之下,尤其以3~5月的春季以及8~10月的秋季最多。

成人或年紀較大的健康孩童,當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時,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包括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且隨著孩子年紀越大,感染機率越低,嚴重度也大幅降低。

但對於6週至2歲的寶寶,症狀較明顯,會出現脫水、喘鳴、呼吸急促或發燒等症狀,甚至窒息、昏睡、煩躁不安、食慾不振等不典型症狀。有較高機會轉變成下呼吸道感染,且容易造成嚴重的急性細支氣管炎和肺炎以及哮吼(就是聲帶發炎)。

 *這5類孩子是重症高危險群 

林鴻志醫師提醒,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是嬰幼兒常見的疾病之一,雖然感染後會自行痊癒,但仍有少數寶寶會產生嚴重併發症,容易產生嚴重症狀的高危險群包括小於六個月的嬰兒(特別是上托嬰中心或家中有其他兄弟姐妹)、小於35週的早產兒、合併有先天性心臟病、免疫不全(如:先天免疫不全、器官移植者等),和本身有其他慢性疾病或氣喘的孩童

延伸閱讀:天氣變化大,當心小兒氣喘發作

有少數寶寶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會產生嚴重併發症。

「呼吸道融合病毒」治療方法

林鴻志醫師指出,檢驗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的方式是以棉棒取鼻咽的黏液,進行病毒培養後確診,治療上與一般感冒相同,輕症大多採支持性療法,以症狀治療為主,包括脫水時補充點滴、呼吸衰竭合併嚴重喘鳴使用支氣管擴張劑蒸氣治療,重症患者則需監控血氧濃度,若給予氧氣效果不佳,則需適時使用呼吸器治療。

 

5招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

目前呼吸道融合病毒無特效藥,也無疫苗可接種,家長不妨透過以下5招來防範。

1.施打預防性單株抗體

目前健保有針對懷孕週數30週以下且合併有慢性肺疾病之早產兒(小於或等於35週)、1歲以下患有血液動力學上顯著異常之先天性心臟病童,在1歲以下應1個月施打一次免疫球蛋白單株抗體,最多施打6劑,可有效避免因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產生嚴重併發症。

2.適度曬太陽

林鴻志醫師建議,多到戶外走走、運動,適度曬太陽有助人體內固醇類物質轉化成維他命D,可減少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機率。

3.使用獨立餐具

由於呼吸道融合病毒藉由飛沫傳染,因此應避免接觸他人口水,即使是看似健康的大人身上也可能帶有病毒。建議寶寶不要與大人混用餐具或共食,爸媽應用寶寶專用的餐具餵食,以減少傳染機會。

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方法

4.勤洗手

預防接觸傳染最好的方法就是「勤洗手」。除了寶寶本身之外,身為寶寶照顧者的爸媽也應該隨時保持衛生清潔,尤其是東摸西摸的雙手,使用肥皂或酒精確實洗手,才能去除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威脅。此外,洗完手後,務必徹底擦乾雙手,避免手未乾又接觸其他物品。

5.配戴口罩

外出應讓寶寶戴上口罩,且避免出入室內的公共場所,不過,即便是戶外場所,若是人潮眾多,口水還是會到處亂飛,仍需留意。此外,照顧者若感冒,也應配戴口罩或穿上隔離衣,以免將病毒傳染給寶寶。

延伸閱讀:1歲以下不適合戴口罩?兒童口罩怎麼選、怎麼戴?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