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滅之刃」裡有很多角色都有過被家暴的恐怖經驗。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出版《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書中提到,例如:嘴平伊之助的母親、不死川實彌、栗花落香奈乎。而現實世界裡,家庭暴力的颶風也摧殘著無數人的心理健康...。
嘴平伊之助的母親琴葉年輕美麗,很會唱歌,她總是對還是嬰兒的伊之助說:我的寶貝、伊之助好溫暖,能和你在一起真幸福。但是伊之助的母親卻天天被丈夫毆打,當她逃離家暴丈夫的魔掌時,一隻眼睛因為被毒打而失明,臉頰也瘀青腫脹,無法辨識精緻的五官。
不死川實彌的父親則常常對孩子拳打腳踢,身形嬌小的母親勇敢挺身護衛孩子,在不死川實彌的印象中,母親總是在忙碌工作,沒有看到母親休息睡覺。而栗花落香奈乎從小就受到父母無情的暴力對待,加上親眼目睹兄長被打死,又差點被父母賣給人口販子,直到被胡蝶姐妹所救,才改變充滿暴力的人生際遇。或許是恐懼已經超過心靈的承受範圍,香奈乎有語言障礙,幾乎無法使用語言跟外界溝通,後來發展出以擲銅板來做決定的方式,遇到炭治郎夥伴們後才試著與人建立信任關係。
現實世界裡,家庭暴力的颶風也摧殘著無數人的心理健康。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所做的統計,約有五分之一的美國人曾經在童年時遭受到性猥褻,約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曾經被父母打到留下傷痕,約有三分之一的美國夫妻發生過身體暴力,約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在成長過程中面臨親人酗酒的風暴,約有八分之一的美國人曾目睹母親被暴力傷害。
延伸閱讀:兒少家暴通報增,10大虐童工具竟以拳頭為首
童年這10種遭遇,未來「自我傷害」比例高
在美國也有位減重門診的醫師,為了找出病人復胖的原因做了很多調查和研究,無意中發現,童年的受虐經驗對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響,之後醫界更啟動「童年逆境經驗研究」(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發現如果主要照顧者對孩子有下面的行為:
1、用語言羞辱怒罵孩子。
2、經常性的肢體暴力對待孩子。
3、用孩子不喜歡的方式碰觸、侵犯孩子身體,或強迫孩子接觸大人的身體。
4、在情感或情緒上忽略孩子的感受。
5、身體上疏於被照顧的孩子,像是常常沒飯吃、老是穿髒衣服、生病沒人帶去看醫生。
6、父母離婚後沒有歸屬感,或是被棄養。
7、孩子目睹媽媽被家暴。
8、曾經跟有藥癮或酒癮的親人住在一起過。
9、曾經跟有精神疾病或是試圖自我傷害的親人住在一起過。
10、家人曾經入獄過。
研究發現,倘若主要照顧者有上面這些行為四種以上,孩子長大後罹患身心疾病,有藥癮酒癮的問題,自我傷害的比例都會較高。諮商的過程,我也看過有不少遭遇家暴或目睹家暴的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會痛苦到想要從世界消失。或是曾經動過想要消滅施暴者的念頭,很容易生氣,對聲音、情緒非常敏感。
延伸閱讀:親子關係的無形殺手,向「語言暴力」Say No!
他們也渴望愛,但童年經歷卻讓他們很不安
渴望被別人關愛,但當別人釋出善意與關懷時又會表現出不在乎的樣子,甚至選擇離開對方。也有人無法忍受痛苦,寧可透過酒精藥物麻痺自己,也不願意慢慢做心理治療。由於上面這些照顧者的行為都不是年幼孩子可以控制的,難免會覺得世界充滿了危險與傷害,很難跟別人發展出信任關係,也因為對人性失望才會孤立自己,所以,要療癒受暴者的複雜的心理創傷,首先要建立信任感,讓他們覺得環境是安全的、面對的人是安全的,接下來才有可能找到心理復原的路徑。
延伸閱讀:父母的衝突是孩子的夢靨,別讓孩子成為婚姻暴力的受害者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
買書請至此→博客來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