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你想要使用社群媒體「曬小孩」?父母請先考慮這五大風險

家長分享孩子的成長動態,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否洩露孩子的隱私」,不只是在心裡想想那麼簡單就能清楚判斷。八成的美國家長已經不在社群媒體分享孩子的訊息,新時代還有哪些「sharenting」風險?
你想要使用社群媒體「曬小孩」?父母請先考慮這五大風險

 

做為父母,跟其他成人使用社群媒體最大的不同,在於「sharenting」分享做父母的歷程--紀錄孩子的生活、成長里程碑與家庭動態。

但你知道嗎?防毒軟體公司諾頓(Norton)進行的調查顯示,已經有八成青少年與兒童的家長停止在網上分享跟孩子有關的訊息了,有六成家長不希望孩子個人相關資訊或照片出現在網路上。

美國《父母》(Parents)雜誌一篇文章指出,更重要的是,sharenting 的風險已經不僅止於所分享的內容是否不小心透露了個資。父母還要從更廣的角度,考慮到新時代、以及對家庭成員之外的人們造成的影響,留意是否正在承受五大風險。

 

風險一:沒有在家裡討論社交媒體的安全問題

新世代的孩子很聰明,也很熟悉數位世界,但不代表他們總會在網路上做出正確的決定。父母應該就孩子所使用的平台,一起討論其中的設定與內容,包括隱私、安全、個人資訊、分享的內容是否適合家庭、家人是否可接受,以及對聲譽的影響,並且和孩子一起制定判斷的要領。這能幫助孩子明確地了解邊界與期待,藉此遵循。

 

風險二:分享的照片中透露了敏感個資

如果「有圖有真相」,照片會說出很多讓父母覺得沒有必要公告周知的事情。例如,慶生的照片、蛋糕上的蠟燭、背景,訴說了孩子的出生年月日,當時所在的地點,這些資訊很容易被惡意利用。拍攝孩子正在哪些營隊、樂園,可能讓有心人士掌握行蹤。孩子開學的照片上,可以從制服、校園背景、標語,洩漏他們就讀的學校、年級、甚至班級。孩子在家玩耍的照片,會被收集、甚至長期累積變成監控家庭活動。喜歡玩某個玩具的照片或描述,會讓他們被標示為對某個產品有興趣的行銷訊息。

在社群媒體上會透露的隱私內容,超過父母們的想像。照片、影片、文字描述、甚至帳號上的介紹、資訊描述與更新,都是一段段人生故事的縮影。

 

風險三:貼文包含其他大人、小孩,卻沒有先取得他們與監護人的同意

孩子在學校活動、運動會、園遊會、校外教學、上課、課後活動、跟朋友出遊、親友聚會……等活動中的照片,常常有其他的大人跟小孩。這些大人跟孩子也有他們的隱私與肖像權。父母要在社群平台分享這些照片前,務必先徵求其他人、以及孩子的家長許可。如果有任何不確定之處,最好不要貼出這些照片,或是刪除其他孩子的影像。

 

風險四:沒有經常掌握社群媒體的隱私政策變更,且調整隱私設定

不可諱言地,透露孩子的照片與個人訊息會影響他們的安全跟權益、甚至福祉,所以父母應該留意是否設定了合適的隱私權限,只讓必要與信任的親友能看到他們的訊息。

此外,科技與相關法規發展日新月異,社群媒體也會與時俱進更新隱私相關作法。大家都應該留意,在社群媒體通知、公告有新的隱私與使用規定時,了解社群平台的預設內容,確認是否要調整新的設定。

 

風險五:分享令人尷尬的內容

孩子小時候有很多令人覺得哭笑不得或很可愛的時刻,但在他們長大後,可能會覺得很尷尬,甚至是隱私的畫面,有時還會因此被霸凌、取笑。像是在逛街時賴著不走、上廁所、洗澡、穿泳衣、裸體、只有穿尿布、睡姿等等。除了畫面,還要留意使用標記符號「#」,像是「#滿月」、「#周歲」、「#洗澡」、「#換尿布」等。因為有心人士也會運用#大量搜尋、取得孩子在這些時刻的影像,或是被好奇的人循著標記的主題,看到這些畫面。

這些風險與法則看來複雜,諾頓的資深技術主任暨研究人員朗迪(Kevin Roundy)在《父母》雜誌中總結,家長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決定要不要分享:誰會看到、發文的目的是什麼、是否願意讓陌生人看到。只要有一題覺得不安,就不要分享孩子的訊息。

延伸閱讀:「你常在網路上曬娃嗎?」一位美國網紅媽媽驟逝的省思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