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剖腹生產的比例,新店天主教耕莘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黃文郁指出:「約為30%~35%,大概是三成多。」
通常會建議孕媽咪盡可能選擇自然生產,然而,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蔡兆琮指出:「除非在產檢過程中,發現孕婦是剖腹生產適應症,例如:胎位不正、上一次生產是採取剖腹生產、或胎頭骨盆不對稱等。」至於必須緊急採取剖腹生產,臨床上常遇到的像是產程遲滯;或待產過程中,胎心音減速;出血多,危及媽媽或胎兒的安危等。
一般而言,剖腹生產的適應症可分為非緊急性與緊急性。兩位婦產科醫師針對兩大類經常出現狀況進行分析。
非緊急性剖腹生產通常會安排在足月37週以後,蔡兆琮醫師解釋:「因為胎兒最後成熟的器官是肺臟,約在34週,因此,37週以後即可安排剖腹生產。」如果懷孕第二胎或第三胎的經產婦,則通常不會讓孕婦懷孕滿40周才剖腹,時間會再早一些。至於非緊急性的剖腹生產有下列情況:
1.上一胎剖腹生產
通常上一胎是剖腹生產,這一胎多半會選擇剖腹生產,然而,黃文郁醫師認為:「其實這胎不見得要選擇剖腹,主要看每個孕婦的條件。」例如:子宮曾經開刀過,像剖腹生產、摘除肌瘤,或進行子宮的整型手術,像子宮有腺肌瘤,進行減積術以減少體積等,因為擔心待產的過程可能增加子宮破裂的機會,則建議孕婦進行剖腹生產。
剖腹生產後自然分娩
再者,前一胎因為特殊原因剖腹生產,可是這一胎沒有這個原因,還是可以嘗試自然生產,稱為「剖腹生產後自然分娩(VBAC)」。或是孕媽咪第一胎進行自然生產,第二胎可能因為胎位不正而選擇剖腹生產,第三胎懷孕沒有胎位不正的情況,即可嘗試再一次自然生產。
可是,若前一胎剖腹生產的原因是骨盆因素,例如:媽媽的個子嬌小、不到150公分,骨盆較小、胎兒較大,遇到這情況,無論媽媽生幾胎不會有太明顯的變化,因此,也較不建議自然生產。因此,主要還是看前一胎剖腹生產的因素。
臨床上,蔡兆琮醫師也曾遇過上一胎是剖腹生產、這一胎卻選擇自然生產的孕婦。由於她的子宮曾開過刀、有傷口,擔心傷口破裂,所以採取非常自然的方式,等她有陣痛感,且一切進展順利,不會使用任何幫助生產的藥物,像催產素等,蔡醫師說明:「催產藥物會加強子宮的收縮,雖有助於產程進展,但由於增強了子宮收縮的強度,可能增加子宮破裂的風險。」當產婦的子宮頸十指全開,先讓產婦上了產檯,並請她盡量用力以讓寶寶自然娩出。
須先謹慎評估產婦條件
胎位不正是剖腹生產最常見的因素。
不過,必須很謹慎的觀測產婦的症候群、生命徵象、血壓、心跳,以及寶寶的胎心音。而在進行產檢時,亦要衡量胎兒能否自然分娩,包括胎兒會不會太大;此外,亦會進行內診評估媽媽的產道是否太小。原則上,待產過程如果發生任何危險性,就要立即更改為剖腹生產。
蔡兆琮醫師提醒:「此方式並不適合所有剖腹生產過的孕媽咪。」在經過剖腹生產後,子宮會有開過刀的傷口,若嘗試自然生產,在待產過程恐增加子宮傷口破裂的機會,導致子宮破裂引發大出血,有時會造成媽媽與胎兒的危險。
2.胎兒的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是剖腹生產最常見的因素。胎位正,是胎頭朝下、臀部朝上;而胎位不正,例如:臀位、斜位、橫位,或顏面位等。蔡兆琮醫師指出:「胎位不正,胎兒的頭部、耳朵、身體無法順著產道分娩而出,最常見的是臀位。」目前的醫療發達,進行產檢時可用超音波去監測、發現胎位不正,多半會建議孕媽咪採取剖腹生產。
胎位不正,像顏面位、枕後位等都需要剖腹生產,不過根據黃文郁醫師的經驗,如果產婦有意願,仍是可以嘗試自然分娩。他曾分別遇到兩位產婦是顏面位,其中一個嘗試自然生產,雖然待產時間較久,但寶寶終於自然娩出。另一個產婦則因為自然生產的過程不順利,最後選擇剖腹。
至於臀位,如果是第一胎的初產婦,則不建議採取自然生產。也許寶寶的屁股很快露出來,可是頭部容易卡在骨盆、造成難產,因此不建議嘗試自然生產。
經產婦仍有機會嘗試自然分娩
可是已經生過小孩的經產婦,由於骨盆曾擴張過,所以寶寶分娩的速度會比較快,卡住的機率較小。黃醫師曾遇過一位孕婦,前兩胎是自然生產,可是第三胎的胎位不正,而她仍是很想嘗試自然生產。由於她曾生過兩胎,所以自然分娩的過程還算順利。因此,胎位不正並非一定要剖腹生產,可視孕媽咪的情況而定。
「膝胸臥式」矯正運動
當孕婦在產檢時發現胎位不正,可是本身有意願自然生產,黃文郁醫師建議每天早晚做「膝胸臥式」的矯正運動,每次約10~15分鐘,而且盡量在寶寶活動的時候進行,效果會比較好。如果孕期超過36週胎兒仍是沒有轉正,再轉正的機會亦較低,可能需要安排剖腹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