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從認識自己開始,帶孩子輕輕鬆鬆學歷史!

日常生活中我們所接觸的每一件事情,包括所用的語文、衣服到器具,都與歷史息息相關,歷史並不是一堆死背硬記的條例、人名、事件,而是一連串有趣的故事;帶著孩子們一起探究歷史,也會讓我們更了解自己唷!
從認識自己開始,帶孩子輕輕鬆鬆學歷史!

 

親愛的爸爸媽媽,一聽到「歷史」,你想到的是什麼?

永遠背不完的年代、人名和戰爭?發生在過去幾千年、幾百年,跟現在的日常生活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歷史作家廖彥博老師認為︰「歷史是時間的排序,大歷史講得是社會、國家、文化;小歷史談的是了解自己從哪裡來?跟親人、社區,以及居住城市之間的關係。」

為什麼要學歷史?

建立時間感

如果曾經搬過家,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孩子以前一家人是住在哪裡?現在又是住在哪裡?為什麼會搬家?這些其實都是專屬於個人的小歷史,藉由不斷分享的過程,孩子會慢慢地了解原來時間是流動的,每個人每天都在變化與成長。

此外,每一年都會有幾個重要的節慶,每一個節慶都會有不同的活動或是裝飾,爸爸媽媽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參與以及觀察,看看每逢端午節、中秋節、農曆新年等等,人們都是如何做佈置的?這些佈置各自有什麼特色?進一步帶著孩子們一思考:為什麼人們會在不同的節日,做不同的活動?背後是不是有著許多不同的有趣故事?這麼一來,可以慢慢建立起孩子的時間感。(孩子會知道又過了一年,自己又大一歲了;而有些節日的故事,則是發生在好幾年、幾百年、幾千年,甚至更久之前。)

「這是昨天發生的嗎?」

廖彥博老師提到,有一次他說司馬光打破大水缸的故事給女兒聽,女兒問了他一句︰「這是昨天發生的事情嗎?」他發現剛開始的時候,孩子真的有可能會搞混,對於發生事情的時間會搞不清楚,但如果能夠常常與孩子分享不同的故事,或是實地帶著孩子出外觀察不同時節的變化,孩子很快能夠了解不同的時空順序。

認識自己

如同心圓般向外擴展

了解自己的歷史,也等於對自己生命的觀察,越認識了解自己,也才有可能建立起對自我真正的自信心;鑽研歷史多年的廖彥博老師提到,自己3歲10個月的女兒,就曾經問他︰「我小時候了沒?」廖彥博老師表示,這其實代表女兒已經認知到自己「正處於幼年的階段」;因此,他認為教導孩子歷史,可以像一個「同心圓」般慢慢向外擴展、延伸,先帶著他們從認識自己的「小歷史」開始,例如,告訴孩子他們從哪裡來?他們現在的模樣,跟以前有什麼不一樣?接著,再進一步讓孩子知道他們與親戚、家族間的關係是如何連結起來的,甚至可以帶孩子多多參加社區活動,一起認識居住社區的發展史,採取由小到大、循序漸進的方式。

談到認識自己的生命史,蒲公英故事閱讀推廣協會總幹事王怡鳳認為,愛智出版《種子寶寶》與青林出版的《被生下來的孩子》,都是很好的素材;至於家族史,小茉莉親子共讀則推薦遠流出版公司的繪本《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

從不同角度詮釋人、事、物

廖彥博老師強調,歷史有一個相當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對一件發生過的事情,由不同的角度詮釋,就會出現截然不同的說法;有些人你剛開始可能覺得他們是壞人,但是,深入了解他的成長歷史後,可能會完全改觀,認為如果說他們是壞人其實並不正確;越深入接觸歷史,孩子會知道:人其實真的是一種很複雜的動物,世界上很多事情也並不是非黑即白的。

此外,當孩子有機會進一步認識其他不同文化,發現這世界上有許多跟他們長得完全不一樣的人,可能是黑皮膚或是滿頭金髮的,他們跟自己雖然不同,但也都有屬於他們的故事;因此,學習歷史,不但能夠讓孩子學習到如何讓別人了解自己,同時也能學會如何尊重他人,並且不輕易去評斷任何人。

激發想像、好奇心

廖彥博老師進一步與我們分享,他自己小時候就對自己的家族歷史有相當濃厚的興趣。他的祖父是1945年台灣光復後,第一任的省屬銀行分行的經理,小時候的他常常覺得自己的阿公好厲害,能擔任銀行的經理,後來他才知道原來是因為當時從大陸來接受台灣的官員既不會說台語,也不會說日語,無法跟當地人溝通,但是他的祖父很憨厚又勇敢,主動跳出來跟官員們比手畫腳一番,很努力想建立溝通,一起解決問題,官員們很高興,也因此很欣賞阿公,後來就請他擔任經理一職了。

「原來我們家跟大歷史的關係,是以那麼有趣的故事相連結在一起的。」廖彥博老師打趣地說,每次與人分享到這段歷史故事,腦中也好像有電影畫面播放著當時的情形一般,也因為這樣促使他想要了解更多台灣跟大陸間的歷史,是不是還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非官方歷史。

歷史不該只是考科

孩子興趣放第一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不該把任何東西變成是有負擔或是有壓力的學習,如果爸爸媽媽同時買了昆蟲的繪本與歷史故事的繪本給孩子,孩子卻只對昆蟲的繪本感興趣,也不是件壞事,不妨試著把孩子的興趣放在第一優先考量,就先把歷史的繪本放一邊,與孩子一起開開心心地分享昆蟲的繪本,孩子覺得學習是開心、沒有壓力的,將來才有可能容納接受更多的東西。

由圖像開始

長長辮子的人?

廖彥博老師表示,他會買一些三字經的繪本故事講給女兒聽,但他不會要求女兒背誦三字經;翻開三字經的繪本,女兒發現裡面人物的裝扮好像跟現在的人不一樣,就曾邊指著圖像邊主動問他︰「為什麼這些人的頭後面都有長長的辮子?」這個時候,他就會順勢與女兒分享,因為他們是「古代」的人。(如果知道該繪本講述的是哪一個朝代,就明確回答那是清朝或是唐朝的人,並進一步介紹那個朝代人物的特色。)

神話故事也無妨

有一回,廖彥博老師講「女媧補天」的故事給女兒聽,這是一個帶有極高神話色彩的故事,有一天天地之間歪斜了,女媧展開補天的任務,女兒聽了馬上問︰「那女媧為什麼要那麼做?」、「那你怎麼會知道這個故事?」、「那為什麼女媧不用挖土機呢﹖」等等,老師就告訴女兒,因為這是一個「古時候」的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之前,當時的人可能還沒有完整的文字,也沒有紙筆,更沒有電腦或IPAD,所以他們依靠口語,口耳相傳的方式把這個故事傳到今天,所以,也有可能因為怕人們記不住,才會出現一些誇張的故事情節。

所以,與孩子分享歷史故事,不一定非得講述真正發生過的歷史不可,有許多神話性色彩的故事可能更受到孩子的喜歡,當他們主動丟出一些問題的時候,更是爸爸媽媽可以傳遞更多不同觀念與知識的好時機唷!

殺戮戰爭好可怕?

現實生活也會有悲傷結局

在中外的歷史中有許多的戰爭故事,包括滅殺另一個種族的殘忍行為,孩子的小小心靈,能夠承受這些嗎?王怡鳳總幹事認為,歷史故事本身其實就是反映人生百態,就像現實生活中會有快樂的結局,也會有悲傷的結局;所以,不應該只與孩子分享快樂結局的歷史故事,尤其是4、5歲的孩子,爸爸媽媽更可以進一步引導孩子分享他們聽完故事後的心情與想法。

引導孩子建立思辨能力

廖彥博老師指出,他會先試著引導孩子看歷史故事中正面的部分,教導孩子:不要輕易去傷害他人,也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被傷害;若是孩子對某個歷史事件或人物興趣濃厚的話,他就會進一步跟孩子討論,例如,孩子如果認為曹操是奸雄,不喜歡他,他就會進一步問問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如果孩子回答,因為他覺得曹操是一個很自私的人,曾經說出︰「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願天下人負我。」這句話,他會再從孩子的回答,引發更多的思考與互動︰「曹操真的有說過這句話嗎?這是正史中記載的,還是野史杜撰的呢?」藉由一連串互動討論的過程,協助孩子建立思辨與判斷的能力。

認識歷史,繪本推薦

《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遠流出版公司

全書從一個5歲小男孩的純真提問,時間不斷往回,從祖父的爸爸、祖父的祖父,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一路追本溯源,最後竟追到了人類的源頭!在搞笑之餘,作者認真的描繪出「曾……祖父們」所造就出來的歷史長河,一頁頁看似童稚拙趣,卻注重細節內涵豐富的圖像,帶領讀者穿越時空隧道,連前後扉頁上的各色器物也充滿了時間的軌跡。

《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遠流出版公司

 

《肚臍的洞洞 》遠流出版公司

全書描繪出臨盆前的胎兒從媽媽的肚臍洞洞,透過視覺、嗅覺、聽覺,接收到家人為了迎接他所做的各種付出與準備,既生動描寫了家人興奮焦急的熱切心情,也道出了「新生命」降臨世界前的那段美好醞釀。

《肚臍的洞洞 》遠流出版公司

《Kari pnsltudan rudan 賽德克故事》玉山社出版公司

「賽德克.巴萊」是近年來台灣最為耳熟能詳的賽德克語名詞,但您可知道,怎樣的人才有資格成為「真正的人」?而賽德克這樣一個民族,又是如何誕生的?研究賽德克數十年的邱若龍先生,透過十四幅圖畫,配合族語原音朗誦,帶領你進入這個民族的神秘世界。

《Kari pnsltudan rudan 賽德克故事》玉山社出版公司

《奇異世界:賽德克傳說》玉山社出版公司

告訴大家賽德克人過了彩虹橋之後,進入的是個怎樣的世界,那個賽德克人相信的,未出生前的世界。全書賽德克語、漢語、英語三語對照,可以從故事中學習賽德克語和英語,並隨書附贈賽德克語朗讀光碟。

《奇異世界:賽德克傳說》玉山社出版公司

《一個愛建築的男孩》三之三文化

阿基小學二年級的老師,因為她童年懼怕摩天大樓的經驗,表達她對建築學的反感,禁止阿基有任何學習建築的機會及表現。可是就在一次校外教學的旅遊中,出了一件意外橋斷了,眾人困在小島上。只有阿基不慌不忙的指揮著同學,運用其建築相關的知識,救了全體同學,也改變了老師的看法對建築的看法。

《一個愛建築的男孩》三之三文化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一本就懂中國史》、《三國和你想的不一樣》歷史作家廖彥博、蒲公英故事閱讀推廣協會總幹事王怡鳳、小茉莉親子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