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愛護動物 從日常生活做起

隨著社會發展,人類從小生活都市叢林,早就不知道如何與動物共同相處,更別說愛護牠們了。其實這些小動物們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未曾用心觀察。更重要的是,身為爸媽應該要以身作則,帶領孩子從小親近動物,從動物視角愛護牠們。
愛護動物 從日常生活做起

在引導孩子愛護動物的這件事情上,荒野保護協會兒童環境教育委員會講師兼導引員吳珮怡(柳樹婆婆)認為與日常生活的連結談起,孩子才比較容易瞭解,否則,跟不到5歲孩子談生態保育的重要性,對於他們來說,感覺太遙遠了,愛護動物應該從身邊開始,以與孩子息息相關的生活作為出發點才最有感!

從日常生活認識動物進而愛護牠

擁有18年幼教自然生態教學經驗的柳樹婆婆建議,爸媽可以教導孩子觀察動物,告訴孩子這些動物生活於何處、生活方式為何以及與我們的關係是什麼,若是牠們消失了,對於我們將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爸媽可以這樣做

當爸媽帶著孩子走在公園的草皮上,彎下腰、蹲下來就能發現許多小昆蟲或小青蛙隱身其中。爸媽可以告訴孩子這些動物都住在這片草地之中,而有些動物白天活動,有些到了晚上才會出來。為何有些動物要等到晚上出來呢?可能是因為牠長得很小,很容易被螳螂、蜥蜴吃掉,於是選擇螳螂、蜥蜴晚上休息時間再出來活動,就比較不會被發現、也比較不會被吃掉了。

延伸閱讀:不舒服,不再只能「忍」!醫師教妳緩解25種孕期不適

爸媽可以這樣說

小小的蜜蜂對於我們來說可是很重要,牠會幫忙傳授花粉,包含綠豆、紅豆、稻米…等植物若沒有蜜蜂幫忙,就無法長出果實,我們可能就沒有東西吃,但是因為噴灑了有毒農藥,使得許多蜂蜜都死掉。想要吃沒有灑農藥的蔬菜,可以請其他動物來幫忙吃蟲,不一定要使用農藥,像是虎頭蜂就會吃蟲。

動物園不是好玩,而是身負保育與教育重責

提到愛護、認識、觀察動物,爸媽可能都會想到帶孩子去動物園是最快的方式。從前柳樹婆婆非常不認同動物園的做法,認為為何非得動物關在狹小的空間,既不自由、也不開心。然而,某次機會瞭解了國王企鵝來到臺灣的原因之後,對於動物園的想法因而改觀。柳樹婆婆指出,當時南極的國王企鵝數量已多到氾濫,原本應該是白靄靄的雪地,卻被國王企鵝的糞便掩沒成黑鴉鴉的一片。

當某種生物數量過多,下一步就有可能因食物不足而走向滅絕一路,因此,將國王企鵝贈送至世界各地的動物園。倘若有一天,國王企鵝在南極即將面臨消失的命運,此時還有各國的國王企鵝可以帶回南極進行重新復育。

蜜蜂若滅絕,我們可能也沒飯吃了

動物園最大的作用就是扮演保育角色,如果沒有動物園進行保育工作,這世界上可能又會少了許多種動物。爸媽可能會覺得生活在大自然的動物絕種與生活在都市的人類有何關係?在這個地球上,每天都有動物瀕臨絕種,像是台灣雲豹早就絕種了,但至今好像也都沒有發生什麼改變。

雖然我們感覺動物絕種對於人類來說好像無大礙,但其實影響卻是一點一滴地累積著。柳樹婆婆以蜜蜂舉例,如果蜜蜂絕種了,依靠蜜蜂授粉的植物就會消失,全世界的糧食因此少了三分之一,到時候一定會產生飢荒。不只是糧食不見了,以糧食維生的毛毛蟲也沒食物吃,吃毛毛蟲的小鳥也沒毛毛蟲可以吃,這些毛毛蟲與小鳥都會跟著滅絕。原以為只是蜜蜂絕種而已,其實後面還有許多生物都會隨之消失。

柳樹婆婆再舉個例子,農田裡有許嘰嘰喳喳的小麻雀,農夫通常不喜歡牠們,認為麻雀都把好不容易長成的稻米吃光了,原本可以收成100斤,但因麻雀吃了不少,只剩下70斤。其實雖然農夫犧牲了30斤,但也飼養了麻雀,這些麻雀不只是吃了稻米,還吃下以稻米葉子維生的蝗蟲。倘若沒有這些蝗蟲天敵,蝗蟲就會把稻米的葉子吃光光,根本長不出稻米來,不犧牲30斤的後果可能就是連長稻米的機會都沒有

雖然生活在動物園裡的動物一定是不快樂的。柳樹婆婆認為,為了保護動物的永續,動物園的存在是必要的事,這世上的事情總是無法兩全其美,為了有意義的事情,這算是必要的犧牲。

從愛護身邊的小動物著手

每一種動物都有生存的權利,愛護動物不應該只有針對特定動物,每天與你生活在一起的蟑螂、螞蟻或蜘蛛也應該受到合理的對待。柳樹婆婆說,雖然爸媽可能不喜歡蟑螂、螞蟻到屋內,但一定是我們製造了食物味道、廚餘沒有妥善處理而引誘牠們入室。

只要處理乾淨,相信牠們出現的頻率就會減少許多。倘若還是進入屋內,再想辦法請牠們出去。不同於一般人使用化學除蟲劑驅蟲,不但對環境不友善,對自己身體也不好,柳樹婆婆的處理方式就是偶爾艾草薰香趕走牠們就好。

延伸閱讀:懷孕多久會想吐? 孕吐好難受? 中西醫完整解方,一讀就懂!

使用真正純天然的防蟲液

到郊外或海邊出遊,許多爸媽都會幫孩子塗上防曬乳、抹上防蚊液,柳樹婆婆也不太同意這樣的做法,因為這些化學產品一下水就會汙染海水,危及海中生物。誠如上述艾草薰香的做法,在家燻香的同時衣服上也會有其味道,穿著這些衣服外出較不會遭受蚊蟲叮咬。若是遇到蜜蜂跟隨其後,可取樟樹種子壓碎後,塗抹於身上及頭髮上,就是最天然的防蟲液。

身為爸媽得以身作則親近動物

爸媽怎麼對待動物,孩子就會跟著學,因此爸媽必須以身作則,讓孩子知道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家,每次到了戶外,就是來到別人家,我們不應該打擾牠,而應該懷抱著感恩的心告訴住在這裡的動物──「對不起!打擾你了」

許多爸媽看到青蛙在路上跳,就會嚇得驚慌失措,但若是連爸媽看到小動物都覺得好噁心或害怕,孩子怎麼可能會喜歡動物、親近動物進而愛護動物。柳樹婆婆認為可以讓孩子摸看看蝴蝶的幼蟲,感受其觸感,其實一點也不可怕。

站在動物立場思考

只要看事情的角度都反過來,以「動物立場」思考,而非總是以人類視角出發,就知道該怎麼做才對。柳樹婆婆說,像是有些人會在山上小路鋪上地毯或地墊,孩子看到了覺得這個人真好心,讓大家比較方便走路,這就是以人為出發點的想法。若是從動物觀點來看,覆蓋了這塊地墊不僅土壤不能正常呼吸了,生活在地底下的蚯蚓、鍬形蟲也會因為上頭覆蓋著塑膠物而無法生存。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荒野保護協會兒童環境教育委員會講師兼導引員吳珮怡(柳樹婆婆)
插畫/日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