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尿尿、便便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學習過程,我家寶貝已經可以不用再穿尿布、開始學習如何如廁了嗎?寶貝的如廁訓練,爸媽們又該準備什麼呢?
▲如廁訓練初期準備適合孩童的小馬桶。
以首要任務來面對這個問題,所以必須要有足夠時間來協助小孩處理,若能有其他家庭成員、保母、老師等幫忙更好。
小馬桶能讓孩童的腳直接接觸地面,減少掉落的恐懼,並能自行坐下及站起;若您決定使用大馬桶,務必準備馬桶墊與高度適當的腳踏墊讓孩童有支撐點,以及好穿與好脫的褲子。
記錄孩子如廁習慣,有助於幫忙小孩如廁訓練,一般這種如廁日記大約需要2週時間,其中記錄小孩每天尿尿與排便的時間,讓你參考何時是帶小孩如廁的適當時間。
▲讓孩童能漸漸習慣坐在馬桶的感覺。
可以讓孩子看你、兄弟姐妹或同齡孩子如何使用馬桶,如脫去衣褲、坐在馬桶上、如廁完擦屁股與最後洗手等。也可以使用一些書籍、幼兒動畫、甚至是自己編有關兒童如廁訓練的冒險故事給孩童聽,也可以使用玩偶、某個電視主角,或以貼紙獎勵等方式以鼓勵他們坐馬桶。
使用適當的字句且教小孩使用適當的字句來表示上廁所需求,如尿尿、便便等,當發現孩子解在尿布上時,可指著尿布並告訴孩子:「你現在尿尿或便便囉!」加強孩子對排泄和語言或手勢的連結。
若孩子有固定的排便時間(如飯後),就可以在那個時間帶孩子去坐馬桶。若孩子排便前有固定的行為表現(如彎腰用力、變安靜、跑到角落躲起來),就可以在有這些表現時帶去坐馬桶並告訴他現在要便便囉!
初期可穿著尿布坐馬桶,再慢慢脫掉它,讓孩童能漸漸習慣坐在馬桶的感覺。
若孩子坐馬桶時,要看書或跟你聊天唱歌,請陪伴他並給他幾本喜愛的書,讓他感受坐在馬桶上廁所,是件快樂的事。
有時候孩子坐在馬桶上不便便,但會在包上尿布後馬上排便,此時不要覺得沮喪或因此懲罰孩子,你可以平靜的把尿布脫下並將便便倒入馬桶內,讓孩子看到整個過程,再將其沖掉,這可幫助孩子理解馬桶是要帶走便便或尿尿的地方。也可嘗試請孩童跟你一起處理善後,如脫掉髒褲子、擦拭地板等。若孩子成功的使用馬桶排便及排尿,請稱讚、擊掌或擁抱他。
▲讓孩子感受坐在馬桶上廁所,是件快樂的事。
當如廁訓練失敗時要考慮的因素:
1.是否父母急於求成,導致小孩抗拒;或者擔心小孩反抗,乾脆期待他自己變好而不積極訓練。
2.若已經成功後偶爾失誤,不要懲罰或責罵,父母應保持平靜,並教導孩子如何清理。
3. 評估小孩是否有身體的問題,如便秘(可能因為大便太硬撕裂肛門口,可以在飲食中多吃蔬菜、水果,盡量食用全麥麵包來協助排便,溫水坐浴10〜15分,或在肛門口塗上凡士林),或泌尿道感染,應教導女孩由前向後擦拭,避免尿道或陰道感染。
請記住,每個孩童的發展都不同,如廁自理也都有他╱她自己的節奏。如果如廁訓練不順利,請將尿布包回去,讓孩子心安,過幾個星期再嘗試。
夜間的排尿控制可能要到孩子4、5歲時才能完全成功,您可與孩子討論是否在夜間暫時使用尿布、夜間不要喝太多水或液體,或半夜叫醒他讓他去坐馬桶等等。讓如廁訓練成為一件開心而自然的事!
撰文/兒童精神科專科醫師吳四維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