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從「Play」到「Ability」別讓競爭左右幼兒的學習

孩子呱呱落地後,身為父母的我們似乎就習慣性的思索著,該給孩子什麼能力?如何讓他們贏在起跑線上?似乎唯有如此,孩子才得以立足於動盪不安的未來。如此「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教養心態,究竟會令走在這條成長道路上的孩子,將來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從「Play」到「Ability」別讓競爭左右幼兒的學習

重視競爭的台灣教育

從台灣的教育體制探討學歷情結
我們無法武斷地說絕大部分的台灣家長心中,都存有過度重視學歷的心態。但從家扶中心近年來的調查報告顯示,台灣15至18歲的青少年中,約有1/3的比例,因為課業壓力而出現情緒困擾的問題,另外有1成5有輕生念頭,其中以國中基測成績PR97的孩子居多。而這也顯示出台灣的教育體制,較為重視的是排名與競爭(考試得分、學歷高低),對於教育真正的核心價值及目的則是相對忽略。對於國內外教育有著長期觀察、研究的高雄市立仁武特殊學校教師李明洋表示,從教育制度領先全球的芬蘭教育來看,所謂教育的意義並非只是追求卓越的成就,而是讓每個人都能自我實現,覺得自己的人生是快樂的,可以自我發現、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在台灣,我們看到得卻是爸媽將學歷及考試表現,與孩子未來的人生、成就相綁,甚至腦海潛意識存在著「沒有好成績就沒有完美人生」的刻板印象,以至於身處在充滿競爭世代中的孩子們,為了不要輸在起跑點上,從小就背負著無比沈重的期待及壓力。
 
考試本位讓孩子缺乏創造與創新
考試本位的教育體系真能塑造出高成就的孩子嗎?李明洋老師表示實際上並不然,他引述國際教育學者趙勇的論點分析指出,許多東亞國家的教育體系均以考試為本位,在這樣的體系之下,師長及父母無不期望孩子能在考試當中取得好成績,以求得未來人生的平步青雲,代代相傳的觀念以及社會觀點的影響之下,孩子也以此為期許,甚至認為如果沒能達到父母或師長預期的目標,就是自身的錯。結果,孩子可能因此而陷入填鴨式的黑洞之中,成為一群缺乏創造及創新能力的思考者。

 
別讓不必要的「競爭」磨損孩子的自信
每年台灣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中的表現都相當優異,平均成績更高居全球第4名。如此亮眼的評量表現,台灣孩子理當展現出引以為傲的榮耀與信心,但令人訝異的是我們的孩子在與他國孩子相較之下,通常顯得較沒自信、自卑,而造成孩子如此表現的原因,其實與過度重視競爭結果的教育體制息息相關。
 
李明洋老師表示,孩子日後的成就與競爭力,並非是透過標準化的測驗即能評量、斷定而出,但對於習慣將能力量化為數據、排名的家長來說,缺乏標準化測驗與競爭排名的教育體制則是一種恐慌及不安。
 
實際上毫無競爭排名的教育體制也並非如此令人不安,根據全球經濟競爭(economic competiveness)指數統計,芬蘭已經連續15年名列世界最具競爭力的國家,此外他們的創新及科技能力更是名列世界第一,之所以能造就這一切的成就,教育乃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關於芬蘭教育的成功的關鍵,其實影響因素有許多(如專業的師資培訓、托育制度的政策⋯⋯等皆有關聯),但其中一項則是沒有標準化測驗的教育體制,與其花時間檢視孩子的成績表現及評量考試,倒不如將這些時間用來讓孩子學習。因此我們可以推論出一個結果,當教育體制過度仰賴標準化測驗,而為人父母者也過於重視競爭與排名,則不僅無助於孩子能力的發展及養成,甚至可能扼殺孩子學習的動機和創造力,並使其缺乏自信。這一點,我們從PISA 2012的結果就可以得到印證:即便台灣的表現相當亮眼,但台灣學生卻嚴重缺乏自信,對學習也抱持著消極的態度,尤其在「解決問題能力」、「對學習保持興趣」、「主動尋求解答能力」等項目的評比,都低於全體參與國家的平均值,而「將成績不夠好歸咎於自己」的比率則高於平均值。由此可見,當爸媽過於重視競爭、成績的排名,但孩子又無法每一次都能達成要求與期待時,此時孩子便會在一次又一次的惡性循環中,累積出更多的挫敗感,造成日後自信心上的缺乏,甚至壓迫了他們日後對於自我的價值及看法,如此的結果絕不是教育想要帶給孩子的人生意義及本質。
 
何謂PISA評比?
近年來PISA評比可說是影響全世界教育走向的重要評比,其主要對象為15歲青少年,評量目的則是希望透過國際的比較,檢驗15歲青少年是否具備參與社會所需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此外PISA更會透過評量結果,針對各國教育效能進行分析,檢視學校教育結構如何影響教育產出的品質及均等,甚至對於教育相關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