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不易察覺、發燒易混淆!「泌尿道感染」小心傷腎終身

寶寶明明沒流鼻水、咳嗽等感冒症狀,卻無緣無故發燒、哭鬧不休,小心可能是泌尿道感染!根據統計,小兒泌尿道感染是僅次於呼吸道感染,因察覺不易,若未能及早就醫治療,恐引發永久性傷害。
不易察覺、發燒易混淆!「泌尿道感染」小心傷腎終身

 

嬰幼童的泌尿道因發育尚未成熟,容易受細菌侵襲導致感染,所謂「泌尿道感染」指的是從腎臟、輸尿管、膀胱到尿道的各種感染、發炎症狀,一般來說,發燒是最常見的臨床症狀,另可能合併出現食慾不振、躁動不安、哭鬧不休、黃疸、嘔吐、抽筋、腹瀉、腹部腫脹等問題。

中樞體溫逾38度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學理上,發燒的定義是指中樞體溫超過38度。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林昭仁醫師表示,嬰幼兒因測量方式差異,其中肛溫和耳溫最接近中樞體溫,腋溫、額頭、背溫受到體表微血管收縮影響,37.5度就算發燒。

據統計,在發燒的病童中,有3成是因泌尿道感染引起,除先天構造異常,清潔習慣不當也是造成感染的常見原因。林昭仁醫師提醒,部分泌尿道感染的嬰孩因長時間處於冷氣房環境,未出現發燒症狀,「這類沒有發燒的泌尿道感染要更小心!有時可能合併出現病理性黃疸。」

延伸閱讀:體溫怎麼量?退燒藥怎麼吃?6種方式,正確掌握孩子的狀況

幼兒泌尿道感染的原因

造成嬰幼兒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可分為膀胱輸尿管逆流、包皮過長、泌尿道阻塞等「先天泌尿道結構異常」,以及免疫力下降、清潔衛生不佳與便祕等「後天性細菌感染」。一般來說,男童患有先天性泌尿系統異常案例較多,嬰兒時期發生感染機率也較高,學齡前女童因先天尿道較短,受細菌感染的機率漸增。值得留意的是,在罹患泌尿道感染的小孩當中,約有3成屬於先天性泌尿道結構異常所致,如未能及時就醫診斷,恐使孩子反覆感染,嚴重時導致腎臟損傷。

先天性泌尿道結構異常

.膀胱輸尿管逆流

人體泌尿系統從源頭的腎臟到輸尿管、暫存尿液的膀胱到最後一站排出,所謂「膀胱輸尿管逆流」,是指膀胱與輸尿管交界處有先天性缺陷,導致尿液無法順利排空,部份回流至輸尿管甚至腎臟,造成泌尿系統感染。林昭仁醫師指出,在診斷上,尿路逆流可分成5個等級,輕微者可使用注射玻尿酸療法,嚴重者則必須開刀。

.先天性泌尿道阻塞

另外常見的先天結構異常還有「先天性泌尿道阻塞」,因腎臟與輸尿管或輸尿管與膀胱交界處平滑肌發育不良,使得排尿通道較為狹窄,滯留的尿液成為細菌的溫床。

.包皮過長

部分男寶寶還可能因包皮過長,排尿時包皮呈現「含苞待放」吹氣球鼓起狀態,伴隨排尿不順情形,也會增加感染機會。

Tips:「有些寶寶天生有兩套輸尿管,合併患有尿道阻塞、尿液逆流問題,泌尿道受到感染的機會相對較多。」林昭仁醫師表示,此類患者常見輸尿管發育不完整,甚至未接到腎臟,做尿路逆流攝影檢查即可發現;自律神經失調患者當無法適當控制膀胱迫肌及括約肌時,也常伴隨泌尿道功能異常,嚴重時排尿就像漏水水龍頭,滴滴答答造成泌尿道反覆感染。

延伸閱讀:清潔照護須知×保健觀念釐清 究竟要不要替寶寶割包皮?

後天性細菌感染

大腸桿菌感染

後天性感染,有高達8成以上機率是因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引起,細菌經尿路逆行至泌尿道,進而出現感染、發炎問題,林昭仁醫師強調:「女童尿道先天上較男童短,發生感染機率相對較高。」

.免疫力下降

先天體質較弱或母乳攝取量較少的寶寶,若體內免疫力低落,也容易成為細菌攻擊對象。

不良的排泄習慣

不良的排泄習慣也會提高感染風險,「憋尿」會促使尿道口的細菌進入膀胱,沿輸尿管上行,引發上泌尿道感染;「便祕」則會增加糞便中的細菌含量,或導致膀胱受壓迫,造成感覺神經異常、尿液無法排空,增加泌尿道感染機會。林昭仁醫師提醒,家長在照顧小嬰兒時,應定期檢查並更換尿布,避免細菌大量滋生,另教導孩童外生殖器清潔方式須從前面擦到後面。

尿檢做細菌培養服藥、外科療法

因嬰幼兒無法用言語清楚表達身體不適,加上泌尿道感染常反覆發生,甚至合併先天性結構異常,林昭仁醫師表示,「寶寶的腎臟正處於發育階段,容易受到侵害,若未能給予適當治療,恐產生俗稱腎結痂的腎組織纖維化,引發敗血症、急性腎盂腎炎、急性大葉性腎盂腎炎及腎膿痬等嚴重病症,最終造成慢性腎衰竭。」

嬰幼兒泌尿道感染患者若未能妥善治癒,青壯年後也會提高罹患高血壓、蛋白尿以及慢性腎臟病的機率,女性懷孕時也容易併發妊娠毒血症。臨床上,當懷疑泌尿道受感染時,會先採集尿液進行檢查,若確實受到感染,就須進一步培養尿液中的細菌,作為診斷治療的依據。

林昭仁醫師表示,寶寶若只是輕微下泌尿道感染,通常使用口服抗生素即可迅速復原,但若已引發腎臟發炎、脫水、高燒不退,則需住院接受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

膀胱輸尿管逆流患者若經醫師診斷確認自然痊癒機會不大,多需施以外科手術矯正,最新治療法可利用內視鏡自尿道進入膀胱,在輸尿管與膀胱交界處注射特殊物質防止尿液回流,病童可免於長期服用抗生素,療程可和小兒外科專科醫師討論後施行之。

延伸閱讀:亂補鈣惹禍?女童才1歲就腎結石!營養師:1歲前不該亂補營養品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Angela

企劃編輯/湯佳珮

諮詢/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林昭仁

攝影/闕智明1/2Amphoto

model/闕睿妍(※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