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不怕寶寶喝不夠,多胞胎全母奶吃飽飽7大訣竅

俗語說,養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子的力量!更何況是餵養多胞胎寶寶呢?因此多胞胎媽咪欲全母奶哺育寶寶,需要更多技巧。專業泌乳顧問教妳多胞胎母乳哺餵7個訣竅,即使單胞胎的媽咪也適用喔!
不怕寶寶喝不夠,多胞胎全母奶吃飽飽7大訣竅


妳認為自己能全母奶餵飽寶寶嗎?這個問題,不只是多胞胎媽咪,相信連許多單胞胎媽咪都不敢大聲說:可以!

多胞胎更要頻繁刺激乳房製造奶水

青年診所小兒科醫師暨國際泌乳顧問楊靖瑩強調,「只要用對方法,媽咪們是可以都做得到的!」依據奶水分泌的原理,當寶寶吸吮乳頭和乳暈時,感覺神經會傳導至媽咪的大腦,當大腦接收到訊息時,會告訴身體分泌泌乳激素製造奶水,分泌催產素引起噴乳反射滴奶,所以一定要讓寶寶頻繁地吸吮刺激乳房,身體才能向大腦下訂單,母奶才會源源不絕地分泌。

延伸閱讀:哺乳媽咪吃什麼好?這些營養素最重要!

楊靖瑩醫師提到,有些單胞胎的媽咪在乳房過度的刺激下,一天擠奶量甚至能高達2000cc,而一個月至六個月大的寶寶平均每天的奶量需求大約600cc至900cc左右,單胞胎媽咪一人的擠奶量已足夠雙胞胎甚至是三胞胎寶寶的需求量。因此,只要掌握多刺激乳房的基本原則,大部分的媽媽都能製造足夠奶水餵養寶寶,臨床上有不少雙胞胎和三胞胎的媽媽成功哺餵母乳。如果媽媽身體有其他狀況,如產後大出血、太勞累、壓力大等,可能影響奶水量時,建議尋求專業的泌乳顧問協助。

親餵與瓶餵如何決定?

多胞胎媽咪選擇親餵還是瓶餵好?楊靖瑩醫師強調,親餵是最理想的方式。如果兩個寶寶一起餓,可以兩個一起餵;若是其中一個寶寶餓,也可以只餵一個寶寶。當然如果三個寶寶一起餓,有一個寶寶必須先等待,由爸爸幫忙安撫。親餵在喝奶間隔時間、喝多久、吃多少和姿勢,都沒有限制,唯一須要注意的是寶寶含乳姿勢正確,以及是否把媽咪乳房吸到軟,確實吸到奶水。

至於許多媽咪擔心,親餵不知寶寶有沒有吃飽,因而選擇瓶餵的方式,楊靖瑩醫師認為,這是沒必要的,因為每個寶寶胃口不同,只要寶寶喝完奶時表情滿足,並鬆開乳頭,不會一直扯乳頭,或表現煩躁,同時寶寶的體重增加情況和大小便量都很多,母親的乳房在寶寶吸完後會鬆軟,母親有脹奶或滴奶的反應,都是作為寶寶是否有吃到足夠奶水的判斷。

必須考慮的是,選擇瓶餵的爸媽可能會比較累,一天要洗滌、消毒將近二十支奶瓶、吸乳器具,還要溫奶、餵奶,而親餵相對輕鬆。

如何辨別寶寶有沒有吃飽?

「飽」是很主觀的事,寶寶有沒有飽只有自己知道。寶寶有沒有喝夠,主要還是要從從寶寶的尿液、大便和體重來觀察。楊靖瑩醫師表示,寶寶若喝到足夠的奶水,尿液就會又多又清澈。出生一週後的寶寶,每次尿重若達50cc,一天至少換六次尿布,代表一天所喝奶量超過300cc;滿月後的寶寶,每次尿重應達100cc,代表一天所喝奶量超過600cc,吃進去的量應有700cc至800cc。至於便便量,滿月前寶寶便便次數很多,滿月後雖次數變少,但大便量要變多,且不能乾乾硬硬的。體重方面,前三個月體重每月體重可長800克至1公斤,如果只重600克以下,就要帶給醫師評估。事實上,如果寶寶在媽咪乳房上吸吮時,可聽到吞嚥聲,餵完奶後睡得不錯,顯得滿足,不會哭鬧、煩躁不安,尿量、大便量和體重增加都很好,代表寶寶有喝到足夠的奶水。

親餵寶寶喝不夠,補奶怎麼做?

如果媽咪真的覺得親餵寶寶母奶喝不夠,千萬不可貿然補充配方奶,應請諮詢醫師,並學習正確的補奶方法,若亂補會導致寶寶減少吸吮、刺激乳房,使媽咪乳汁越來越少。楊靖瑩醫師說明,假如醫師評估後,需要額外補充奶水,第一選擇是媽咪自己擠出的母奶,再來則是母乳庫的母奶,但目前母乳庫優先支援新生兒加護病房寶寶。在不可得的原因之下,最後才是補充配方奶。如何補充配方奶須由醫師評估,同時教導媽媽如何增加泌乳量,更重要的是追蹤孩子的生長狀況。如果媽媽的奶量有增加,再視情況減少補奶量。

值得注意的是,補充母奶或配方奶的方式,除了瓶餵,也可考慮在醫護人員指導下練習使用餵奶輔助器進行「管餵」,準備一條餵食管連接奶瓶(奶瓶中可放母奶或配方奶),管子放在乳頭旁,讓寶寶一邊吸奶一邊喝奶瓶中的奶,如此一來,既可刺激乳房也可讓寶寶喝到足夠的奶量。

多胞胎寶寶哺乳7個小撇步

孕期提早學習、諮詢泌乳顧問

楊靖瑩醫師指出,當孕媽咪知道自己懷了多胞胎後,產後若有哺餵母乳的計畫,產前可以預先諮詢泌乳顧問,學習哺乳相關知識、手擠乳方法,以及擠乳器如何使用等,以免雙胞胎、三胞胎寶寶出生後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

一出生就做肌膚接觸

多胞胎寶寶多是早產兒,有可能28週、29週便出生,即使36週、37週接近足月出生,吸吮力和協調性也還沒完全發展好,媽咪這時要多與寶寶進行肌膚接觸,等待寶寶學會尋乳和含乳。尤其每一個寶寶的含乳情況不同,媽咪一定要確認每一個寶寶都會吸吮、會含乳,寶寶才能吃飽飽。

學會手擠奶、準備雙邊電動擠乳器

雖然多胞胎寶寶的早產比例、媽咪剖腹產機率都很高,可能寶寶出生時多半在新生兒加護病房,而媽咪因剖腹產傷口很痛,導致兩者無法在一起,但媽咪仍必須學會如何擠奶,以刺激乳房和奶水分泌。楊靖瑩醫師指出,奶水分泌不一定只能靠寶寶吸吮,媽咪自己刺激也可以。剛生完一開始初乳很少,最初可以手擠奶,產後3至5天奶水上來後,再使用醫療等級雙邊電動吸乳器,此外,擠奶時,可順便加壓乳房,比較能刺激乳房、分泌奶水。因此,懷孕時便要學習手擠奶、使用擠乳器的技巧,很多媽咪沒有經驗,把乳房擠到瘀青,必要時可請教專業泌乳顧問。

延伸閱讀:一語驚醒夢中人!用盡一切方法,奶量就是上不來,原來是生產時…

盡早親餵、頻繁刺激、預防塞奶

母奶媽媽最怕奶水不夠寶寶喝,以及塞奶,楊靖瑩醫師認為,媽咪產後最好盡早開始餵奶,若寶寶還不會吸吮,就自己手擠奶,不然產後3至5天奶水來時很容易脹奶和塞奶,乳房腫脹時,寶寶會更不容易含乳。過度脹奶會引起抑制奶水分泌的機制,讓奶水量變少。因此避免脹奶和塞奶最好的方式是預防奶水淤積,生產後盡早開始親餵,若母嬰分離,媽媽自己要擠奶,初期一天8次至10次,大約2、3小時就要擠一次。等奶水量上來再延長時間,約3、4小時擠一次,漸漸穩定後,大概5、6小時擠一次。初期要頻繁刺激乳房,奶水才會增加。

塞奶可以怎麼做?

萬一塞奶了,塞奶的第一時間,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寶寶來吸吮。如果母嬰分離或寶寶還不太會吸吮乳房,媽媽就要自己將奶水擠出。擠奶前可以沖個熱水澡放鬆心情,輕輕按摩乳房、乳頭和乳暈,幫助刺激噴乳反射也就是所謂的奶陣,然後用手把奶水擠出來。但若乳頭受傷或出現小白點,便須尋求醫師的協助。預防塞奶的方法是頻繁哺餵,讓生活放輕鬆。多胞胎媽咪哺餵已經很辛苦,家事、煮飯、掃地多請家人代勞,壓力也是塞奶的原因之一。此外,有些媽咪易因某些飲食塞奶,要找出並避免哺乳地雷食物,若塞奶則一陣子清淡飲食,多餵多擠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