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從0歲開始!讓寶寶語言能力萌芽的相處方式

每個父母都希望聽到親愛的寶寶開口說話,特別是開口叫「爸爸」、「媽媽」!希望寶寶早點開口說話,需要聽、說、身體、頭腦等多方面適度的刺激!
從0歲開始!讓寶寶語言能力萌芽的相處方式


注意囉!寶寶2歲之前,親子的相處方式,是奠定孩子語言能力與技巧的基石。一起來透過專家的指導,練習加強孩子表達意願的方法。

寶寶開始說話的條件

1.發出聲音的身體機能發展成熟

2.聽覺發育成熟

3.腦部發育成熟

4.有想要說話、想要表達的慾望

寶寶開口說話,需要聽力、呼吸器官、聲帶、嘴唇與舌頭,身體的器官都要發展成熟,缺一不可。雖然隨著每個人有所差異,但大約在9個月左右,對事物的認知力開始提升,「想要表達」的意欲等內心的成長進步,大約到1歲左右,當身體與心理雙方面都發展成熟,會說出人生中第一個有意義的言語。

延伸閱讀:孩子「語言發展遲緩」了嗎? 幫助孩子發展語言的12個技巧 !

嬰兒一切的行為,都是前往說話的道路

“哭泣”是練習表達!

寶寶一哭媽媽就會抱抱,或著換尿布等,回應哭泣來照顧,因此寶寶就學會哭泣就會得到回應,這樣每天重複練習,學習培養傳達心情感受的能力。

“聽覺”從出生前就開始練習了

聽覺是學習語言的入口,大約在懷孕後期(28週左右),耳朵的構造就幾乎完成,能夠聽到外界的聲音。因此寶寶從在肚子裡就很熟悉媽媽的聲音,出生後聽到媽媽的聲音會覺得很安心,媽媽在照顧時要多和他說話。

身體與心理的“活動”促進腦部的發育

腦部的神經細胞在出生時已經備齊,但主要傳達情報的網路是處於未開通的狀態,透過身體的活動,與喜怒哀樂五感的感觸,給予腦部刺激,活絡神經傳達的網路。

“進食”副食品的嘴巴與舌頭的活動是發音的基礎

在吃東西吞嚥、咀嚼時使用的舌頭、嘴唇與下巴,是說話時的工具器官,在吃副食品時就能夠鍛鍊。嘴巴的發達能力隨個人差異,要將副食品切成適合孩子的大小形狀。

語言要先“理解”之後才“開口”!

當寶寶8個月左右,叫他的名字會回頭等反應,就代表能夠了解語言的意義。語言的發展要先理解,可以試著讓寶寶知道,各種喜歡的東西的名字,增加他知道的字彙量。

0歲開始」成為每天生活中的習慣!

讓安穩的親子關係成為孕育語言之芽的土壤,介紹讓孩子情緒安穩,加強「想要表達」意願的養育方法。

這裡介紹的四個照顧方法,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始實行!只要配合月齡與狀況改變內容,長大後依然可以使用。

加強表達意願的養育法1.模仿寶寶的動作(也稱鏡像模仿)

寶寶正在敲打積木同時,媽媽也跟著做一樣的動作等,直接模仿寶寶的動作。孩子會因為自己的動作得到回響而覺得有趣,可以培養溝通的欲望。

加強表達意願的養育法2.模仿寶寶發出的聲音(也稱監控模仿)

寶寶心情不錯時,發出「嗯~嗯~」的聲音,媽媽也可以試著發出同樣的聲音。因為媽媽發出一樣的聲音,會加強寶寶的自信,對於發出聲音感到有興趣。

加強表達意願的養育法3.將寶寶的感受用語言說出來(也稱平行談話)

寶寶在吃副食品時露出很好吃的表情,媽媽可以在旁說著「好好吃喔!」,替寶寶說出他的心情。寶寶會因為媽媽了解他的心情感到安心,也會從中學習到語言表現的方法。

加強表達意欲的照顧方法       

延伸閱讀:把握寶寶語言發展「敏感期」,學習外語更容易

加強表達意願的養育法4.大人要將自己的心情說出來(也稱自我談話)

「浴巾放在哪裡啊~?」媽媽將日常生活中正在做的事情,透過語言傳達給寶寶,這樣每天反覆,就逐漸能夠了解話語的意思。

手指指示在還不能用語言流利表達自己之前對寶寶而言是很重要的溝通方式

寶寶大約9個月左右會發現,當將手伸向想要的東西時,媽媽就會往同一個方向看,並把東西拿過來。當寶寶感受到和大人注目相同東西趣味,就開始會伸手表示,之後隨著手指的肌肉發展成熟,就懂得伸出食指指示。大人注意到寶寶手指的方向,看向同一個方向並做出回應,讓寶寶感受到表達成功的成就感,也是導向溝通與說話意願的行為。

手指指示的四個階段

1.11個月左右:當看到什麼東西時,會發出「啊、啊」的聲音,想要告訴身邊的人。(自發性指示)

2.1歲左右:透過手指傳遞要求。(要求性指示)

3.1歲之後:發現有興趣的東西時,用手指表達希望大人能夠一起看。(同理性指示)

4.1歲6個月左右:「○○是哪個?」當大人問問題時,會用手指指出答案。(回應性指示)

 

寶寶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