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的飲食有不少顧慮,咖啡因就是其中一項普遍存在日常飲食中的成分,不只咖啡,巧克力、茶類甚至可樂裡都有,該怎麼控制及攝取呢?
陳奐樺醫師表示,根據動物實驗,咖啡因可能會引起胎兒的身體缺陷與發育異常、早產、寶寶長大可能會不孕。當孕婦喝咖啡以後,咖啡因會進入血液、透過胎盤而影響胎兒。咖啡因攝取量正常情況之下不會造成畸胎,但如果過量(一天超過200毫克以上),有可能增加流產風險或寶寶出生低體重。懷孕時,倘若長期高劑量攝取咖啡因,寶寶出生後,可能會出現新生兒戒斷症候群,症狀包括呼吸暫停、嘔吐、躁動、發抖等。
如果有服用藥物、又有喝咖啡,兩者之間應間隔1~2小時以上。
國外有一個大型研究指出,每天如果攝取200毫克以上的咖啡因,會比完全不攝取咖啡因的孕婦有2倍的流產風險;但也有另一個研究指出,一天攝取200~350毫克的咖啡因,對胎兒來說並沒有顯著增加風險。因各個研究結果並不一致,為了安全起見,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目前建議孕婦:每天的咖啡因攝取上限最多不要超過200毫克。
陳奐樺醫師補充,懷孕中期、 後期,身體代謝咖啡因的能力會變得比較差,此外,孕婦抽菸與否及酒精的攝取量,也會影響咖啡因的代謝速度。由於每個人的個體狀況都不一樣,仍建議維持每天的咖啡因攝取上限不要超過200毫克。大原則就是:孕期盡量減少咖啡因攝取量。
咖啡因為中樞神經的興奮劑,適量攝取有助於提振精神;也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減少脂肪堆積,並有助於刺激排便;可促進胃酸分泌、增進食慾,加速食物的消化與吸收;亦因可幫助支氣管擴張而有助於抑制哮喘,其抗氧化的功效有助於保護腸道、也有減緩頭痛的效果。
除了上述過量咖啡因對孕婦與胎兒的影響以外,咖啡因還有其他壞處,包括可能會心悸、發抖、影響睡眠(尤其對青少年及小孩較明顯)。因咖啡因對於中樞神經的刺激,會增加血壓及心跳,所以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如果喝太多咖啡,可能會引起心肌缺氧;也可能對生育能力有負面影響,男性精子品質變差、女性容易不孕;而且因為有利尿功能,過量可能會造成礦物質流失;因咖啡因會刺激胃酸分泌,如果本來已有消化性胃潰瘍,喝太多咖啡會更加惡化病情;咖啡因也可能會增加膽固醇。
現煮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會因原料品種、加工製作方法或分量大小,而影響到咖啡因的含量。咖啡的萃取時間越長,咖啡因含量越高。食藥署配合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輔導現煮咖啡業者以「紅、黃、綠」標示咖啡因含量。紅色代表每杯咖啡因含量為200毫克以上(
另外,不同種類的咖啡豆,咖啡因含量也不同,例如:阿拉比卡豆比羅布斯塔豆的咖啡因含量來得低;至於大型連鎖咖啡業者所販售的拿鐵、摩卡、焦糖瑪奇朵、卡布奇諾咖啡,一杯中杯(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