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靜莉
「兒童並非成人的縮小體。」這句話可不是玩笑,近年來常傳出家中長輩會自行購買成藥給寶寶服用,例如:止痛藥、甘草止咳水等,結果導致孩子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本文列舉9種常見藥物,爸媽務必看清指示,千萬別自行服用。
作者: 戴筠
隨著清明節即將到來,不少長輩都會耳提面命「不能帶小孩到墓地,否則孩子會中邪!」、「懷孕就待在家裡好好養胎,去掃墓小心流產!」到底孕婦和嬰兒能不能去掃墓?我們請民俗專家帶讀者了解清明節的相關習俗,一次掌握與媽咪&寶寶有關的禁忌與做法!
作者: 湯佳珮
有些大人會和孩子一起共用餐具或共食食物,你吃一口、我吃一口,部分長輩甚至因擔心孩子噎到而可能將食物咬碎後再餵孩子吃。大人和孩子一起共用餐具或共食食物,或是將食物咬碎後再餵孩子吃,這些做法究竟可能產生哪些問題?
作者: 游資芸
我的寶貝每天睡覺打鼾好大聲,翻來覆去睡不好,連帶著爸媽也一夜不成眠,長輩總是說,長大就會好了……真的是這樣嗎?但寶貝白天越來越沒活力,我該怎麼辦?
作者: 周品攸
老一輩的人總說,女人懷胎10個月辛苦生產後,一定要坐月子,生活上有許多眉角要注意,甚至認為月子做得好體質也會跟著變好。但前陣子有位產婦忍不住上網抱怨長輩要她做滿40天的月子,非常痛苦…
作者: 周品攸
現在月子中心或產後護理之家,大多為了保護新生兒與產婦不受感染,對訪客的規定都會較嚴謹,親友想抱寶寶得等到出月子中心後。不料有產婦竟偷渡長輩到房裡看寶寶…
作者: 周品攸
托育準公共化及育兒津貼新制在8/1開始上路,但仍有很多家長對新政策一頭霧水,到底要符合哪些條件才能領?要怎麼領?孩子給長輩帶可以領嗎?會不會影響孩子送托權益?托育中心與保母會不會漲價?這些問題在這裡都能得到解答~
作者: 周品攸
現在的房價節節攀升,許多小夫妻根本買不起,大多都是跟長輩同住或租屋,但精華地段寸土寸金,要找到適合生養小孩、CP值高的房子著實不易。有鑑於此,政府推動「住宅補貼」,且新婚夫妻與準爸媽又可以加分,有需要的人趕快申請吧~
作者: 周品攸
結婚並不是一個愛情故事的完美結局,而是另一個開始,尤其與男方家長輩、姊妹同住更會衍生不少問題,姑嫂問題被大部分媳婦列為婚後的第二大夢魘(第一仍是婆媳關係),這題到底怎麼解?
作者: 游資芸
除夕團圓是一年中的大事,但寶寶出生後,尚未出遠門,怎麼辦呢?小兒科醫師告訴你,0至1歲寶寶過年返鄉時該準備、注意的事,並列出長輩必問的四大問題且教你解套法,讓爸媽輕鬆、快樂過新年!
作者: 陳萱蘋
俗語說「阿嬤疼孫,天經地義」,但父母有管教孩子的權利,阿公阿嬤也有疼孫的資格,兩者之間如何拿捏?在兩代教養戰場上,媳婦多說一句就是不孝?先生的態度才是處理長輩插手介入教養的關鍵?面對4種阿公阿嬤疼孫的場景,親職教育講師魏瑋志(澤爸)教導爸媽如何輕鬆應對!
作者: 周品攸
每年農曆7月就是鬼門開的時刻,鬼月一到,在這個諸事不宜的月份,各種禁忌傳說如雪片般飛來,老一輩的人便會開始叮嚀、告誡,什麼事不能做,哪裡不能去,這些在現代人聽來或許認為一切都是迷信,但也不能否定老長輩們的智慧,不如用些較科學的看法,來解釋這些禁忌吧~
作者: 魏婕綝
婚後,夫妻各自忙著工作加班、圍著孩子打轉、偶爾還得侍奉長輩,婚姻生活也從熱情如火慢慢轉為平淡如水。也許老夫老妻的相處看似穩定,但可能過於熟悉而忽略彼此的感受,甚至兩人的愛情也隨著時間逐漸消逝……。該如何找回曾經擁有的熱情?經營得來不易的幸福?
作者: 周品攸
很多長輩與父母還深信讓寶寶趴睡可以塑造漂亮頭型嗎?或是認為讓寶寶趴睡比較幫助消化。其實,未滿1歲的小小孩最要擔心的就是猝死,尤其是出生2~4個月更是危險,即使出生6個月還是要非常注意。而容易讓寶寶從睡夢中猝死的就是「趴睡」,爸媽們一定要小心。
作者: 周品攸
3C產品的發達,讓我們走在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幼稚園、國小年紀的孩子,都已經配戴眼鏡;還有街坊販售甜點零食的店林立,加上長輩愛給糖的習慣,使得小小年紀就有蛀牙跡象。爸媽一定要替小寶貝好好保護眼睛、鞏固牙齒,否則當孩子已經出現視力不清、牙齒變黑會痛的狀況,可能就有點晚囉~
作者: 周品攸
現代大部分的父母因為工作忙碌,加上家庭經濟必須要有兩份薪水,但孩子生了沒人帶怎麼辦?此時身為阿公阿嬤的長輩,就會自告奮勇說要幫忙帶孫,對爸媽來說真的是有如神助,所以一定要對自己的爸媽心存感激~ 雖然很感謝阿公阿嬤願意幫忙帶小孩,但在育兒的過程中,還是會有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觀念,真的讓爸比媽咪很為難對吧?不管怎麼樣,長輩都是一片好意,要提醒爸媽即使不高興,也不要直接跟他們翻臉喔~
作者: 人妻V編
剛結婚的時候只想過兩人世界,到現在已經過了1、2年,長輩們「催生」的聲音越來越頻繁,好吧!好像真的該生個孩子讓爸媽、公婆們玩玩了!(是這樣嗎?)
作者: 芃澄萬里棧
長輩們常都說小孩會自己帶錢來? 目前以我生兩胎的經驗尚未感受到他們有帶財,統計了一下從懷孕到生產到教養的費用,真心覺得從出社會後就要開始定製財務計劃。
作者: Viento。碧安朵’s博物館
這是一封回應粉絲的私訊,想跟媽媽說「不知道妳有沒有經驗,當妳把孩子給家人帶一陣子時,孩子在回到妳身邊,他會哭得更兇、更鬧。」因為他在向妳抗議,他覺得他自己被妳丟下了。我是無後援媽媽,當時長輩也質疑是我一直抱,全親餵,才造成艷寶是高需求,也曾說過類似的話...
作者: 小羊貝貝
生了孩子後,我和原生家庭的關係更不好了,但又覺得孩子不應該因為我的關係,失去和長輩相處的機會,我下一代的孩子,已經沒有一大堆的堂/表兄弟姊妹,甚至沒有手足,總想著讓孩子回去見見外公、外婆,於是我向先生表明希望他帶孩子回我家一趟,他這事辦得妥妥當當,孩子回來後,開心的說她坐在阿嬤腿上、阿公說她很可愛等等,拿了紅包、還帶回了一堆蛋糕餅乾。
作者: 小羊貝貝
「那個某某學姊呀,她放得也夠久了,終於銷出去了。」、「那個誰都銷出去了,妳怎麼還沒?」長大後這些話沒少聽過,女人像貨品,放久了就會過期,賤價售出還算好的,「銷」不出去才最慘。這些歧視的字眼與觀念,除了存在於上個世代的長輩,更令人不悅的是,也同樣存在我屬於的六、七年級世代中。
作者: 大腦媽媽
生產的過程,原是一個美好的旅程,父母期待著未知的新面孔即將降臨到我們的身邊。但這樣的旅程,有時候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媽媽可能會遭受長期害喜、孕吐、對某些味道或食物感到噁心,除了生理上的不適外,有時還會有心理上的壓力,例如長輩的教養問題、婆媳問題、習俗問題、養胎安胎與保健食材、甚至生男生女都會成為爭吵的開端,導致媽媽在還沒生產前,就先患得產前憂鬱症。
作者: 大腦媽媽
自從開始懷孕後,身邊的長輩紛紛對我說「養寵物對小孩不好」、「趕快把家裡的寵物送走!」 不過,你知道家中有養毛小孩的準媽媽,早就在預習當媽媽了嗎?
作者: 小羊貝貝
我不只一次在公共場合,看到帶著小孩的年輕媽媽,對著自己的母親不耐煩、擺臭臉、甚至頤指氣使的指揮著孩子的外婆,去做這、做那的。因為她們的態度都很差,所以我猜不太可能是婆婆,一定是自己的母親。
作者: Viento。碧安朵’s博物館
每個寶寶的個性都不同,像我的家人和一些朋友,都覺得「怎麼可能有孩子不能放下來睡覺?」尤其是長輩,更覺得不可思議,認為都是我抱到習慣,其實我一開始也受到很多的壓力,壓力大到產後憂鬱非常嚴重,後來我才發現,她來磨的,是我的自信心。
作者: 彭凱莉
我想那位阿姨可能會在心裡嘀咕,一定是我婚姻不幸福才會不鼓勵人家結婚,但就算我幸福的飛上天,我一樣會這樣說,「我覺得自私的是催人結婚又不敢保證人家幸福的最自私…」
作者: 彭凱莉
就這樣,我們母女倆為了餵飯這件事僵持了一陣子,最後我想開一件事「各人造業各人擔」! 那陣子我就不再堅持「不能阿嬤餵」這件事,反而只要小公主又想人家餵飯時,我就會請她去找阿嬤, 一次兩次阿嬤當然非常樂意,但當孩子食髓知味常常要阿嬤餵呢??
作者: 彭凱莉
關心晚輩雖然是好事,但過份干預就會造成晚輩的壓力,小時候你管他吃住、教育,長大了你管他老公老婆、小孩,說好聽是好意,但說白話是父母自己想掌控孩子的人生,想想,誰願意成家後還被當成小孩管?夫妻不因此爭吵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