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防疫懶人包

疫情診療零接觸,「視訊看診」7步驟就能完成!

疫情的衝擊之下,不少人呼籲「宅在家救臺灣」,而中央健保署也開放民眾「視訊看診」,減少進出醫院增加感染的風險,目前已有超過一萬家醫療院所提供此服務,讓大家宅在家也能隔空看診、領處方箋。
疫情診療零接觸,「視訊看診」7步驟就能完成!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燒,全國三級警戒也延長至6月28日,在減少外出的情況下,許多人也不敢到醫院、診所看診,擔心增加感染風險。有鑑於此,中央健保署指出,到三級警戒解除前,全面擴大開放醫療院所開設「視訊醫療門診」,透過零接觸診療,減少民眾非必要進出醫院的頻率,降低感染風險。

 

「視訊看診」提供一般民眾自行掛號,慢性病患者可電話問診

除了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者,須由衛生局轉介至指定視訊診療之醫療機構,安排看診以外,一般民眾及慢性病患不論是初診或複診,只要有就醫、領處方箋需求,可採取「視訊看診」的方式,流程整理如下:

一、一般民眾

服務院所:各縣市衛生局指定之視訊診療醫療機構,名單在這:https://bit.ly/2Sn8jez

看診流程:

步驟1:查詢所在地門診資訊

可先到健保署全球資訊網或「健保快易通APP」查詢離自家最近的視訊門診資訊。

步驟2:預約掛號

.電話:撥打電話至視訊診療醫療掛號專線。

.網路:上網到指定的視訊診療醫療機構網頁預約掛號。

步驟3:等待醫療院所聯繫

可先配合各家醫療院所下載指定的APP,並耐心等候醫療院所主動聯繫。

步驟4:看診準備

病人需要先出示健保卡(必須有照片,無照片者需另外出示身分證),請醫師確認病人身分後並拍照。

步驟5:開始問診

病人可以開始敘述自己身體不適狀況,若醫師判斷病情有當面診療需要,會安排至醫院就醫。

步驟6:開立藥方

若醫師可直接視訊診斷,便會開立藥方,並製作病歷。

步驟7:領藥

.現場領藥:由家屬或代理人至醫療機構,持病人的健保卡過卡、繳費及領藥。

.藥師直送:藥師將藥品送至病人住處並收取掛號費及部分負擔。

延伸閱讀:沒事少去醫院!但兒醫提醒:嬰幼兒9種危急狀況不能等

 

二、慢性病患

服務院所:各縣市衛生局指定之視訊診療醫療機構,名單在這:https://bit.ly/2Sn8jez

看診流程:

步驟1:查詢所在地門診資訊

可先到健保署全球資訊網或「健保快易通APP」查詢離自家最近的視訊門診資訊。

步驟2:預約掛號

.電話:撥打電話至視訊診療醫療掛號專線。

.網路:上網到指定的視訊診療醫療機構網頁預約掛號。

步驟3:等待醫療院所聯繫

可先配合各家醫療院所下載指定的APP,並耐心等候醫療院所主動聯繫。

步驟4:看診前準備

複診者,醫師可利用「因應天災及緊急醫療查詢作業」查詢過去就醫資料。

初診者,需提供身分證字號。

步驟5:開始看診

複診者,進行視訊診療。若醫生評估病情穩定,也可選擇電話問診(需錄音)即可。

初診者,進行視訊診療。

步驟6:開立藥方

視訊看診結束後,醫師會開立慢性連續處方箋,並製作病歷。

步驟7:領藥

第1次領藥方式與一般民眾相同,慢性連續處方箋的第2、3次領藥除了到看診的醫療院所特定窗口領藥以外,可以到社區藥局領藥更方便喔!

延伸閱讀:疫苗6/7開打!一張圖看懂你的施打順序&預約方式


<圖/翻攝自健保署示範影片>

非所有科別都有,建議先上網查詢或致電詢問

醫院的科別很多,但並不是所有科別都有視訊門診的服務,以林口長庚及高雄長庚醫院為例,每週提供超過20個專科與300個診次以上的「視訊門診服務」,包含:內科(心內科、胃腸科、新代科、腎臟科、風濕免疫科等)、外科(一般外科、神經外科、心臟外科等)、神經內科、皮膚科、復健科、精神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家醫科等;但是目前長庚各院區提供的門診視訊科別不一,請民眾至長庚醫院全球資訊網的掛號網頁或長庚e指通APP查閱。

【視訊看診】非所有科別都有,建議先上網查詢或致電詢問

<圖/長庚醫院提供>

呼籲民眾珍惜,別糟蹋視訊看診的好意

在疫情期間提供視訊看診服務的確是民眾的一大福音,但要提醒大家,別辜負健保署及響應此政策的醫療院所的心意,日前小兒科醫師陳木榮就無奈發文指出,在一次昏天暗地的情況下視訊門診後,有家長得知孩子身體沒有大礙,不需要吃藥之後,就在看完門診後直接封鎖診所的LINE@帳號,甚至還沒付掛號費,該行為引來許多網友撻伐。

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也發文表示,希望大家能體恤行政人員、護理師和藥劑師們的辛勞,「行政人員和護理師真的很辛苦,疫情期間,頂著面罩、穿著隔離衣,要幫忙聯繫、打電話、再三確認、幫忙安排時間。而藥師也是穿著多重防護衣調劑藥物⋯備好藥膏、氣喘過敏的藥再三核對,在已經忙碌的工作下,再三確認後另外放置好。」他直言,視訊看診要事前準備的工作很多,比一般看診難度來得更高,同仁的付出,不應該被抹滅。

延伸閱讀:紓困4.0補助上路啦!家庭請領金額、申請訣竅看這裡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