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在國小開了一間銀行的賴老師:家裡也可以操作的理財小策略

文具架上的自動鉛筆大約25元可以買得到,我可以幫妳支付25元,因為那是妳上學的「需要」;但如果妳要買超過25元的自動鉛筆也可以,差額就要用妳自己的錢付喔!因為超過25元就是妳的「想要」。
在國小開了一間銀行的賴老師:家裡也可以操作的理財小策略

 

理財,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之一,可惜在目前的學校課程中,孩子們無法學得正確且良好的金錢觀念與使用方法。2015年,協槓老師-賴皓韋,在新北市文林國小建構一個貼近真實社會金融運作的環境,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嘗試操作賺錢與花錢!

建立記帳的習慣

  類似文林銀行的機制,我同樣實施在自己的兩個小孩身上,小兒子從中班開始,大女兒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個人有一本書店買的存摺流水帳本以及零錢包。

  孩子們在一些固定的勞務上獲得報酬,例如自己洗每天上學時用餐的餐碗,洗完檢查確認乾淨後,每次可以領取5元。而且必須逐筆登載於帳本上,詳細說明日期、存入金額、文字摘要、餘額等資訊,記錄完成後,這就是屬於他們自己私有的財產,擁有支配權,也必須自行負責保管。當爸爸的我一開始會幫他們撰寫帳本,教導他們使用計算機,學會之後,我就變成每月固定抓帳的會計師,確認帳與錢是否一致,萬一帳目不符,就往前逐一追溯,若還是無法確認,孩子就只能自行認列虧損。

創造消費的需求

  當孩子開始逐步累積一定額度的存款後,就必須讓他們有消費的機會。賺錢的目的不僅只有累積財富,更是要滿足生活所需,許多時候,儲蓄是手段與過程。當孩子手中掌握私人資產時,「需要」與「想要」的衡量才能實際被體現,那種經過思考後的決定,無關乎對與錯,而是一種夾雜自身性格與消費欲望的結果。

  身為父母,我覺得最難的部分,是如何盡可能尊重孩子的消費決定。即使他準備要買的東西是垃圾,都要讓他買,因為如果父母總是出手干預並進行指導,那孩子手中的錢,就不是他的錢了,這對於貨幣信心會有一定程度的削弱。

▲尊重孩子的消費決定,對父母來說最難的部份:即使孩子準備要買的東西是垃圾,都要讓他買!

課業學習的回饋

  除了勞務的收入之外,我們在定期評量前也會與孩子討論,制定本次評量應達到的分數級距與獎勵金對應,例如若國語考100分,可以對應得到100元,95分可得80元,90分則是50元,80分就是30元等。

  這種把金錢視為獎學金的概念,在國小階段主要是訓練孩子細心、仔細的能力,國小中低年級課業沒有那麼艱深,但考試往往會在未注意的小細節上失分,透過這種方式強化孩子自我要求的動機。同時也要讓孩子了解,分數雖然不是你有無學會的唯一標準,但分數同時呈現了你的在乎程度;如果錯的部分都是粗心大意,那就表示在乎的程度不夠。父母給你的愛,不會因為你的分數高低而有所分別,但擺在那裡的獎勵金額度,則會因為你的努力程度不同。

 

整理/江睿毓

圖片來源/photoAC

資料來源/摘錄自《我在國小開了一間銀行》賴皓韋著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