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多年來,由於新生兒醫療照顧上的長足進展,使得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的存活率大幅提升,每100名新生兒當中會有8〜10位是早產兒,九成左右的早產兒都能克服種種挑戰而存活下來。然而,隨著存活率的改善,早產兒長期的神經學發展,包括智力、認知、動作發展、行為表現如何?以至於學齡期在學校的課業表現是否與足月兒不相上下?已成為目前最受家長以及兒童照顧相關科系的醫師們重視的課題。
早產兒成長到孩童期,可能出現的神經功能發展異常包括:
a.50%可能會出現認知或動作發展落後、行為問題等狀況。
b.15%可能成為腦性麻痺兒(Jane Orton et al,2009),因而導致學習障礙與日常生活適應上的困難。
這些神經感覺動作發展異常,初期的臨床表現往往並不明顯,有的甚至要到學齡期才開始呈現非常顯著的落後。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過動是頗為常見的問題,輕度的動作發展遲緩(常被歸類為感覺統合異常)也相當常見。長期追蹤的結果顯示,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出生體重小於2000公克),尤其是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出生體重小於1500公克),較有可能產生學習與生活適應障礙。近年來世界各國針對早產兒發展的大規模研究均顯示,「早期療育」對於低體重早產兒學齡期的神經發展表現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性。
早產兒長期追蹤是必要的,這樣可以及早發現早產兒神經功能發展進程上可能的異常,並及時轉介至早期療育團隊接受進一步的評估與治療。
「早期療育」的範疇包括生理的、醫學的、以及環境上有計畫的相互配合,由專業團隊早期介入,協助有發展遲緩潛在危機的早產兒,提供符合孩子個別需求的療育課程;有的療育服務是針對兒童本身的需要而設計,然而更多的早療介入更著重於家長及孩童共同參與早療課程,以期達到提升學習與生活適應能力的目的。文獻顯示,開始進行早期療育的「時間點」對於未來的預後有極重要的影響。
早產兒出院後到3歲前的幼兒期,是黃金關鍵期;在這段時間內如能經由積極篩檢早產兒學習與生活適應的狀況,早期發現神經動作發展遲緩的高危險群,及早介入並安排語言治療、職能治療、物理治療、感覺統合等復健早療課程,在日後追蹤檢查時可以看出顯著的進步。
3歲前即接受早期療育的早產兒,其感覺及動作發展分數有很明顯的增加,並且有較好的神經學發展表現(Koldewijn et al,2009)。此外,研究更進一步顯示,3〜5歲神經動作發展遲緩的高危險群孩童,經過積極的早期療育之後,於學齡期會有很明顯較高的智商分數表現。在台灣,早產兒基金會的調查統計也呈現同樣令人振奮的好成績。
然而研究也指出,若遲至5歲到13歲才開始接受復健的發展遲緩兒,日後追蹤未必能有智商分數提高的成果。等到青春期之後(13歲到18歲)才接受各種語言治療、職能治療、物理治療、感覺統合等復健的青少年,這些療育課程對於他們日後認知發展的幫助將會變得非常的有限。由此可知,談到早產兒的「早期」療育,「時間」才是最重要的關鍵點,及時且越早開始越好!
延伸閱讀:需要就醫檢查嗎?0~2歲寶寶發展遲緩警訊
「早期療育」及「早產兒追蹤」對於發展遲緩高危險群之早產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1995年8月起,「早產兒基金會」開始推廣全國「極低體重早產兒出院後的追蹤檢查工作」,成立早產兒追蹤門診,成員包括一名專職之新生兒科醫師,加上專業的復健科醫師、心理師、小兒神經科醫師、眼科醫師、耳鼻喉科醫師、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社工師和營養師。追蹤評估時間為矯正年齡6個月、12個月、24個月及5歲。
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為學齡期發生心理、學習、及行為問題的高危險群,因此,應定期回門診進行視力、聽力、生長及心智動作發展評估,以期達到及早發現問題、早期轉介、早期治療之效。
經過了十多年的努力,台灣早產兒的身心發展狀況與生活適應能力有極顯著的進步,校園友善環境的營造更催化了良性循環,持續強化早期療育對早產兒的正向影響。因此,每位照顧早產兒的家長、保母與老師,都應密切注意孩子的智能和行為發展,與專業醫療團隊配合,定期接受早產兒追蹤檢查;若發現孩子有任何發展落後的跡象,均應積極尋求早療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讓孩子得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最佳效果。
延伸閱讀: 把握早期療育黃金期
林炫沛
學歷:高學醫學大學醫學系畢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台東分院小兒科主任、美國耶魯大學遺傳學系臨床研究員
現任: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部資深主治醫師、台北市政府早期療育推動委員會委員
林佳瑩
學歷:長庚大學醫學系畢
現妊:馬偕紀念醫院台東分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