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貝逐漸成長,越來越會說話的同時,頂嘴、不講理、不說話的狀況也隨之增加,明明可以好好說的事情,到最後總會演變成家庭角力戰!這並不是幼兒們「難搞」,而是因為孩子們「不懂得該怎麼說」。很多長輩誤以為小孩子「歡」是正常的,學齡前的霸道與不善言辭,長大後就會好。但是同樣年紀的孩子,為什麼有的說起話來邏輯清楚、條理分明,有的卻是咿咿啊啊、不知所云,甚至連收個玩具都要大哭大鬧?
立學苑幼兒溝通教室執行長曾雅瑜表示,台灣幼兒教育普遍著重在「智力與才藝」,但學習過程中,常常只有「學」沒有「想」,更加缺乏「思考過後的表達」;在忙碌的生活壓力下,照護者也較無暇對幼兒進行引導式教學,使得幼兒除了智力發展外,對於表達、面對困難、情緒處理等能力都顯得不足。如果能讓幼童透過練習,用良好的EQ和清楚的語言去好好表達,學會理性對談,不僅可以改善親子間的僵局,對孩子的人際關係、未來道路,也將提供不小的幫助。
溝通能力良好的人,能在交錯的人際網絡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而若同時具備有「說故事」的能力,則將讓溝通內容更有魅力,事半功倍。利用故事情境反覆練習,幼兒也能建立起「用良善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養中,「情緒」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情緒沒有對錯,只有反應時的恰當與否。曾雅瑜指出,訓練幼兒「在合適時間、對合適對象、說合適的話」,發展「溝通技能」,是父母的重要功課,不僅可以減緩親子間的衝突,更能有效拓展幼兒社交圈。
「善於溝通」指的不是能言善道、演講或朗讀比賽,而是懂得判斷、懂得因環境修正說話內容、懂得在危機時收斂、在機會來臨時表現,不論是活潑或是內向的孩子,都能在關鍵時刻用「溝通」來展現自己。愛說,不等於會說;安靜,也不等於畏縮!
但該如何引導小朋友好好溝通呢?曾雅瑜建議可從以下幾個重點來進行基礎練習:
當情緒上來時,不論大人或小孩都很難聽進勸戒的話,曾雅瑜建議,此時應該叫個暫停(Time-out),讓雙方冷靜一下。面對大哭大鬧的孩子,可以將他帶去一個較為獨立的空間(譬如房間裡),讓他盡情宣洩情緒,而大人則利用這個分開的時間,收拾自己的情緒。
當然,小小孩很難在一開始就理解自己被帶進房裡的原因,為避免孩子將「暫停」誤解成「被處罰」,家長在Time-out時間的關懷與引導就很重要。家長可以在關門後1分鐘進房,溫柔的詢問孩子:「你還需要一點時間嗎?」「需不需要喝水呢?」如果孩子情緒還沒平復,請離開再讓他獨處一會。之後再進去,溫柔的詢問:「一直哭,喉嚨會痛嗎?」「可以先不哭,好好跟媽媽說話嗎?」如果孩子依舊沒有停止,請再度離開。通常幾次之後,孩子就會慢慢冷靜下來,待孩子停止哭鬧後,請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告訴他:「哇!我的寶貝終於不哭了,你一直哭,媽媽都不知道怎麼跟你說話了!」(提醒:此時千萬不能秋後算帳,要孩子好好說,爸媽也得好好聽才行)
日後,當孩子開始哭鬧,就利用「Time-out」來訓練孩子冷靜,當父母溫柔而堅定地執行,孩子會越來越理解:「哭鬧無法得到回應,好好說,爸媽才聽得懂。」當這個練習成功後,你就會發現,孩子逐漸學會不用哭鬧解決問題。
在幼兒學習規矩的過程中,有一段時期會反覆說著「對不起」,嘴上道歉,但並不一定真的懂(看到爸媽變臉,趕緊道歉),曾雅瑜建議,用「對不起,我還不會控制情緒,我會練習」來替代「對不起」。
年紀較小的孩子,雖然勉強唸完句子,但他可能只記得「對不起,我會練習」;年紀稍大的孩子,或許會問:「情緒是什麼意思?」此時,就是教育的好時機。利用較長的句子替代簡短的道歉,目的就是讓孩子道歉完後,再次提醒自己「還要練習」。當孩子養成鼓勵自己、叮嚀自己的習慣,日後若不小心犯錯,在道歉前,他就已經開始反省了。
學齡前的孩子對於情緒反應是高敏感的,往往只是一個小事件,孩子的情緒反應卻相當激烈,這並不是孩子故意找碴,而是他們對於「超傷心、普通傷心、不傷心」之間的分寸還拿捏不了。
父母在訓練孩子表達情緒時,可以跟孩子一同設計一套屬於親子間的「情緒量表」,譬如:「心愛的玩具壞了,超傷心」、「沒吃到布丁,普通傷心」、「弟弟把我的貼紙搞丟了,不傷心」;然後,在事件發生時,爸媽可以詢問孩子,這件事有比沒吃到布丁傷心嗎?有比玩具壞掉傷心嗎?這個過程就是在協助孩子幫事件分類,也幫情緒等級分類,當親子間的量表定義完成,不僅孩子不再用「滿分」來表達情緒,父母也可以更清楚了解孩子的個性。
親子間的情緒量表是可以不停修正的,倘若發現孩子每次都是「超」等級,那表示級距有問題,需要拉大強度,這個量表也適用在「開心、生氣、沮喪」等情緒定義上。
每個小朋友的氣質不同,喜歡說話的孩子,在引導式的教育下,會越來越能表達自己的想法;但羞澀的孩子在面對問題時,往往不會選擇主動說出來,而是把話憋在心裡,當父母越急著問,孩子的頭越低。
曾雅瑜建議,在孩子還沒準備好要說的時候,父母可以先「陪伴」,利用畫畫、捏黏土等藝術活動,慢慢引導孩子「用其他方式」表達,引導的話語可以是:「如果你不開心,可以畫一個圈給媽媽看」、「是哥哥惹你生氣,就畫一顆星星」…等,雖然藝術引導的過程比較長,但當孩子跟父母間建立起默契,感受到爸媽的關心,一樣能在愛中發展自信,進而學習用語言表達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