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營養&食譜

改善孩子食慾不振7要訣

對爸比媽咪而言,最欣慰的是看見孩子吃得多也吃得開心。然而,當心肝寶貝的食量逐漸減少,常看起來無精打采、有氣無力時,就必須注意。一旦孩子的食慾降低,營養攝取量也隨之減少,直接影響的就是寶貝的健康。因此,透過專業營養師的協助,讓爸比媽咪了解到寶貝食慾不振的因素。
改善孩子食慾不振7要訣


充足的營養對於幼兒成長與發育十分重要,萬芳醫院營養室營養師丁巧稜表示,幼兒期雖不像嬰兒期般生長快速,卻是腦部發育、智力發展最重要的階段,倘若幼兒長期營養攝取不均衡,易造成營養素攝取不足,導致生長遲滯、注意力不集中、抵抗力較差,進而影響學習注意力,也可能出現情緒較不穩定的狀況。

 

探究孩子食慾不振的原因

造成孩子食慾不振的原因有很多,爸比媽咪必須學會分辨成因,幫助孩子改善狀況。丁巧稜營養師整理以下可能造成幼兒食慾不振的原因,提供家長做參考。

1. 病理因素

丁巧稜營養師指出,幼兒生病時,食慾會明顯降低,例如:發燒、口腔潰瘍、腸胃炎、腹部脹氣等,若突然吃不下,可先詢問孩子是否身體有不適症狀。由於寶寶尚不會表達,可觀察他的活動力是否下降,若出現這樣的情形,建議應立即帶孩子給醫生檢查。

延伸閱讀:孩子太瘦,我也很煩惱啊!?

2. 生活作息不規律

許多爸媽因為工作忙碌,將孩子委託給保母或長輩帶養,有時長輩想讓孩子睡飽,使孩子起床時間不固定,導致晚上睡不著、作息混亂、用餐時間不固定、生理時鐘失調,食慾也會受影響,嚴重者更影響到幼兒的發育狀況,因此,務必讓孩子的生活作息保持在規律狀態中。

3. 不良的飲食習慣

除了上述因為生活作息不規律而導致吃飯時間不固定、兩餐時間相隔太近之外,若孩子在用餐中間食用過多零食、甜點,特別是太甜或太油的點心,很有可能影響幼兒正餐的食慾而吃不下主食,使孩子總在非用餐時間肚子餓,如此惡性循環之下,造成營養攝取不均衡,影響生長及發育。

4. 運動量過多或過少

若孩子整日在家沒有外出,又都從事靜態活動,導致運動量不足、身體熱量消耗少,勢必不易感到飢餓。相反的,若過度激烈活動,特別是在餐前進行劇烈運動或遊戲,過度疲勞也可能影響孩子的食慾。

5. 室溫過高

面對冬天到來,許多家長擔心孩子會冷,將室內暖氣開很強。然而,當室溫過高時,可能會降低孩子的食慾,故建議家長應該將室溫設定在24~26℃左右。

6. 環境影響情緒

丁巧稜營養師說明,孩子的食慾其實和情緒狀態息息相關,若孩子心情不好、用餐氣氛不佳,可能導致孩子食慾下降、不想吃飯。此外,如果讓孩子邊吃邊玩或邊吃邊看電視,也因分心而影響用餐食量。

7. 強迫孩子進食

許多爸比媽咪看見孩子吃得少或挑食拒吃某些食物,因擔心營養攝取不均,心急之下便強迫孩子吞掉眼前的飯菜,甚至斥責孩子,但這樣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反效果,導致孩子更加反彈,甚至對吃飯感到厭惡,失去進食的慾望。其實只要將孩子不喜歡的食物調整比例,或者混入其他喜愛的食材中,讓孩子有時間慢慢接受討厭的食物,較不會出現反效果。丁巧稜營養師強調,孩子的食量大小因人而異,也常受其他狀態影響,只要活動力保持正常,不必過於擔心孩子食量不大。

延伸閱讀:孩子太瘦小,補充營養秘方停看聽

8. 餐點一成不變、外觀單調

幼兒對於鮮豔的物品較感興趣,若爸比媽咪準備的食物總是色澤單調或菜單一成不變,不僅大人,連小孩也會吃膩。因此,建議家長應注意食物的色、香、味與形狀,盡可能依照季節使用當季食材,增加食物多樣化。此外,適量加入鹽巴調味,否則食物過於清淡無味,可能導致孩子沒有食慾,吃幾口便不想再吃。

 

幼兒所需營養知多少?

幼兒期所需的營養素會因年齡、性別、活動量等有所差異,此時期孩子的成長發育十分快速,同時也是大腦發育黃金期,因此,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相當重要。家長應將所需熱量平均分配於正餐中,孩子的胃容量不大,用餐中間可給予1~2次的點心,補充營養素及熱量。但點心不等於零食,而是分量較少的正餐,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逐漸與大人吃相同的食物(全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低脂乳品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蔬菜類、水果類),每大類分量應調整,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標DRIs而論,活動量大和活動量少的寶寶在1~3歲的熱量建議分別是1350大卡、1150大卡;4~6歲的男孩是1550~1800大卡,女孩則為1400至1650大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