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江睿毓
林依晨再度懷孕了,雖然孕期反應比第一胎更辛苦,但為了讓3歲半的「小小林」有手足陪伴,她還是勇敢再拚一次。老公長居美國,她獨自帶小孩,幸好公婆和家人是神隊友,讓她在忙碌中還能喘口氣。
作者: 彭凱莉
很常有人問我「遠在他鄉的王先生要如何參與孩子的日常?」其實真的就是靠每日「視訊」!只是如果有人在現場看,一定會覺得畫面有點鬧......
作者: 彭凱莉
這讓我想起剛從職場退到全職媽,第一次看到帳戶再也沒有任何薪資轉入;媽媽手每天每夜痛得無法入睡;過著沒消遣娛樂沒朋友沒自我的暗黑新生兒時期;看著太陽升起再到日落卻原地踏步的日子,除了孩子我什麼都沒有⋯那時我才發現,原來當媽媽不是失去自由那麼簡單,根本就是傾出所有生理與心理,把自己的人生全梭哈了!
作者: 彭凱莉
有次我在私人專頁上,書寫一打二僞單親生活的煩悶,以及老公一年只回家一次的無奈,也引來幾位戰士用勸戒的口吻要我感恩惜福,甚至有人以自己為例「長大後其實很感謝爸爸出門賺錢給他們一家,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壓根沒想到他媽才是那個能讓他爸出遠門都不擔心的關鍵!
作者: 妞新聞
編輯知道媽媽們應該都和老公用各式各樣的方法溝通過了,好說歹說、威嚇利誘。但......再多聽聽一位專家的建議也不吃虧,何況我們革命尚未成功,仍需要試更多不同的溝通方法繼續努力,對吧?
作者: 彭凱莉
妳說,當你還是學生時,大家對於新鮮人的妳,總時鼓勵再打氣,彷彿深怕妳找不到養活自己的職業;但是現在的社會對於二度就業的妳,除了一聲聲抱歉還有不斷打擊!終於,找了一份喜歡且有目標的工作,卻還得顧慮家人的想法、生活和感受。妳問我,如果堅持出門工作,是不是太自私?
作者: 彭凱莉
在現今工作職場環境裡,很多父母即便在家也很難給孩子長時間的陪伴,所以我認為是不是遠距家庭,都一樣會遇到相同的困擾和無奈....
作者: 彭凱莉
當他們一邊收拾、準備牙刷牙膏時,我也忍不住在一旁碎念,「媽媽在忙時妳們要學著照顧自己」、「不能每次都等媽媽幫你們弄好」「已經十點半這麼晚了你們不知道該睡覺嗎?」這時小公主回我一句「十點半怎麼看?」⋯⋯
作者: 彭凱莉
不要因為先生一句「因為我要賺錢,就互相一點」默默的把妳的不願意吞回肚子裡,變成別人期待你該有的大度!那會讓彼此在無法當面溝通、扶持的日子裡,過得非常不願意...
作者: 彭凱莉
我常常跟朋友分享,天底下的事都是大事、刻不容緩,唯有媽媽自己的事都是小事,可以一改再改、一延再延,好不容易兩個孩子都上學的我,這種感受依舊深刻~
作者: 彭凱莉
那天帶小王子在餐廳外食,隔壁桌的媽媽聚會正在開心的談笑著,一下子交換育兒心得,一下子抱怨一下先生各種豬行為,像足96年金智英電影裡的某段場景,不久有個媽媽發難表示「反正我就是做到流汗被人嫌到流濫⋯ 」
作者: 彭凱莉
王先生外派海外這幾年,一打二孤單的感覺與不滿的情緒常常反覆出現,甚至曾經有那麼幾次吞噬了我們的關係,差點一蹶不振,也好幾次我差點就上網download離婚協議書簽名寄給他...直到有天我在整理檔案時,意外找到一張張自己一人遠走他鄉時拍攝的照片...
作者: 彭凱莉
婚姻從來就不只是一張紙,需要的是能一起生活的那個人,一個柴米油鹽都澆不滅熱情的人,一個願意傾聽和理解的人,一個可以付諸行動和心動的人,而這些是基本,不該是奢求或是被冠以做夢!
作者: 彭凱莉
難道當媽的會故意讓心頭肉破病受皮肉痛嗎??孩子生病第一個倒霉的也是媽媽我呀!!孩子都能明白媽媽照顧她的辛苦,為何已經懂事的大人卻無法將心比心?
作者: 彭凱莉
躺在病床上側胎心音時,除了肚子裡小王子的心跳聲,隔著窗簾也聽到隔壁床已經進入產程的孕媽痛到微微的啜泣聲,一旁的先生很努力的提醒著她,不要緊張、不要哭、我愛你等等之類的,而我則是提著手機一邊忙著向婆婆解釋小公主的病情,她老人家因為擔心孫子在那一晚打了5通電話給我, 而另一邊我用僅剩的電力回覆王先生遠在上海的關心訊息,也順帶請王先生帶話給婆婆,醫生說我要多休息請她不用擔心,但換來的是隔天更無同理心的電話,一句「你老公叫我不要打電話吵你」.....老實說,這樣的關心與疲勞轟炸,讓那時心力交瘁的我真心覺得當個單親媽媽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