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其他 共有367筆資料

孕期知識 一項檢查救了兩條命!胎兒體重小兩週、無其他症狀,一查竟是「產科殺手」子癇前症

作者: 江桂香

「如果當初照常規約產婦一個月後才回診,後果一定不堪設想」台大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施景中醫師,分享近期透過中晚期子癇前症篩檢,醫療團隊及時介入、適當處置,成功保住母胎的實例。

新知快遞 「顧安全、安心托」!政院通過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托育邁入新里程碑

作者: 王佳琦

因為剴剴案還有其他受虐兒童案件頻傳,托育安全、品質和多元服務的議題受到高度的社會關注,因此在2025年5月8日行政院正式通過《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確立要以「兒童最佳利益為優先」的核心原則,設立專法來強化2歲以下嬰幼兒的托育法治制度,期望台灣托育環境能更完善,真正受惠於更多家庭和兒童。

孕期知識 「色素失調症」媽媽兩度引產,人工生殖懷兩胎!回想求子落淚,鼓勵罕病患者不要放棄

作者: 游資芸

因患有家族性遺傳罕病「色素失調症」,讓葉姓媽媽兩次懷孕、兩次引產,最終透過人工生殖,如願當了媽媽。她現身分享求子歷程,回想過去忍不住紅了眼眶,鼓勵其他罕病患者:「不要輕言放棄。」

學習當爸媽 小一生獨自離校險走失!家長必讀:孩子迷路、受困電梯怎麼辦?

作者: 王佳琦

日前,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女孩,因為放學後等不到父母而決定獨自離校,父母發現孩子失蹤後緊急報警,直到晚上十點才找到小孩,幸運的是,孩子順利返家,未發生其他意外,但這場虛驚讓家長和學校都深刻反思:我們是否有正確教育孩子該如何應對走失的情況?

客語學習 【單元五】雙語/多語對腦部發展的好處

作者: Editor

語言不只是溝通的工具,也是文化的根本,此外,學好母語也可為學習其他語言打下堅實基礎。讓我們來看看國外對於母語、雙語及多語的研究報告。

家庭關係 婆婆要求媳婦生完順便結紮,其他婆婆上網護航!兒子一動作被讚爆,好老公很多

作者: 游資芸

有小孩後,結紮議題常成為家庭的爭吵來源!娛樂圈男藝人結紮的例子很多,如:毛加恩、李李仁、聶雲、宋逸民、唐志中、黃少谷、吳東諺等,再說應由女生結紮,真的是落伍了!

醫師專欄 健保可申請生長激素!努南氏症和其他4種疾病一起了解

作者: 陳菁兒醫師

努南氏症,相信兒童遺傳內分泌科的醫師都不陌生,是其中一個可以透過「健保給付」生長激素的疾病。

醫師專欄 扎進皮膚的小刺一定要拔嗎?木屑、玻璃刺進皮膚?這樣做才能避免感染!

作者: 皮膚專科醫師 鍾佩宜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針扎事件」,例如:木屑、玻璃或其他異物刺入皮膚時該如何處理,如果異物未及時處理,不僅可能引發感染,還可能造成長期不適或其他問題喔!

醫師專欄 該培養孩子才藝嗎?小時候可以各方面多多嘗試!阿包醫生教養經驗談

作者: 阿包醫生

回想起阿包醫生小時候,因為媽媽以課業為重,加上阿包醫生似乎也對各類課外消遣沒有太大興趣和天分,只記得在幼兒園時期上過幾個月的珠心算,再來就沒上過其他音樂、繪畫等才藝課,直到大學時我為了鍛鍊身體而主動去學了空手道,拿了黑帶。

專家專欄 當特殊兒影響到其他孩子,我們可以怎麼做?我們有義務接納特殊兒的不一樣嗎?

作者: 靜靜老師說語言

當我們談論是否有義務接納特殊孩子的「不一樣」時,我們必須從更廣泛的視角出發,尤其是支持神經多樣性的角度。

健康百寶箱 乳房有硬塊,應做哪些檢查?早期的乳癌沒有症狀!定期乳房篩檢,乳房侵襲性檢查種類有哪些?

作者: 陳宣安醫師

乳癌是一種常見的癌症,通常發生在女性乳房組織中。而男性也可能罹患乳癌,只是較為罕見。乳癌可能會在乳房組織中形成惡性腫瘤,而且可能會蔓延到其他身體部位。早期發現乳癌的關鍵是定期進行篩檢。

醫師專欄 安佳熱退燒藥水誤食導致肝中毒!家中藥物存放安全千萬別大意

作者: 黑倫醫師

3歲的小彤誤食大量安佳熱糖漿後,由於乙醯胺酚超過安全劑量,導致嚴重的中毒反應,包括肝臟損傷和其他身體系統的毒性作用,家人緊急帶她就醫並採取適當的解毒治療。家中的藥品應該存放在孩子無法觸及的地方,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部落客專欄 北鼻夏的威力無處不在......

作者: 山姆先生這一家

你與小孩也是BABY SHARK狂粉嗎?很好奇為什麼小孩子聽到BABY SHARK名曲就不哭了?太洗腦了,只要一播前奏就不由自主doo doo doo手勢擺起來。年前我帶橘子、柚子參加過BABY SHARK 活動,鯊魚寶寶家族一游出來帶動唱,此起彼落的尖叫聲,全場嘟嘟嘟毫無冷場,我觀察花媽跟其他家長也在Grandma shark, doo, doo 超可愛的,鯊魚寶寶完全是幼兒界的五月天呀。

for BABY 寶寶吃喝的重要工具消毒鍋、溫奶器怎麼選?兒科醫師推薦TOP好選擇!

作者: 編輯/蔡麗麗,商品整理/鄭宇彤

消毒鍋及溫奶器的重要性,相信有孩子的爸媽就知道!溫奶器能讓寶寶喝進每一口新鮮且溫熱的母乳,消毒鍋則是肩負維持寶寶食器衛生的重要工作。不同品牌,所標榜的功能、特色不盡相同,還在猶豫的爸媽,不妨看看以下購買要點整理,參考其他人的建議。

醫師專欄 性早熟跟兒童肥胖有關係嗎?醫師教你預防性早熟的6個方法

作者: 陳如瑩

在門診因為肥胖導致性早熟,來到診間的孩子不在少數。通常都是內分泌科醫師轉介。因為檢查發現沒有其他跟性早熟相關的疾病問題,這樣的性早熟很可能跟肥胖有關,所以來到我的門診做體重控制。今天就來聊聊兒童肥胖、體脂肪與性早熟。

學習當爸媽 【晚生世代】孩子20歲,爸媽已60歲!晚生父母怎麼教?晚來得子,更要「溫和而堅定」的教養

作者: 親子天下

晚生父母常見的憂慮是擔心自己快步入中老年,但孩子的養育卻才剛開始,相較於其他年輕父母,晚生父母有哪些要點可以幫助自己好好教養?

for MOM 完整收集對寶寶的愛!清楚認識吸乳器再下手

作者: 編輯/高語芩,商品整理/彭宇希.張芷瑄

哺餵母乳,是媽媽與生俱來的天賦,親餵寶寶時,也讓多數媽媽形容是最美好的時刻!只是礙於現實考量,部分媽媽計畫回歸職場或其他因素,無法時時刻刻待在寶寶身邊,吸乳器將會是媽媽的最好夥伴。媽媽們不要覺得壓力大,選到一台適合的吸乳器,一樣能將母乳完整收集,讓寶寶攝取到專屬於母乳的珍貴營養。

專家專欄 帶寶寶坐飛機座位好難選?寶寶選位聰明8秘訣,好的開始旅遊成功一半!

作者: 阮湘雯

紅眼班機並非理想的睡眠環境:人聲嘈雜、食物混合廁所的氣味飄散、燈光刺眼、後排乘客不斷踢椅背、還要頻繁起身讓其他旅客進出、而且座位無法躺平只能坐著睡!大人搭乘紅眼班機就已經不好睡了,嬰幼兒更會睡前哭鬧不休,好不容易睡著了卻頻繁醒來尖叫。

營養&食譜 5大配方奶購買指南報你知,過敏兒寶寶如何選奶粉?

作者: 游資芸

台灣過敏兒寶寶比例很高,大約每2個寶寶,就有1個是過敏體質,爸媽挑選配方奶時,更需要小心謹慎,挑選適合孩子的奶粉、羊奶粉,或是其他配方奶。

專家專欄 擔心小孩長不高拼命補鈣!但光補鈣就會長高嗎?

作者: 許育禎

長高不僅僅是孩子們的願望,也是許多家長關注的焦點。大家普遍認為,只要補充足夠的鈣質,就能助於孩子身高的增長。然而,這個觀念實際上是有所誤解的。要促進身體的正常發育和長高,除了鈣質之外,還需要其他多種營養素的共同作用。

學習當爸媽 【三寶媽咪篇】新生兒VS三寶媽咪的第一個月,會是什麼樣子?爸媽一定要準備好互相接棒!

作者: 江睿毓

迎接第三個新生兒,三寶媽咪做了哪些選擇與調整? 以下是一位三寶媽咪與新生兒的第一個月的經歷,以及她給其他父母的建議。每個女孩,都是在孩子到來的那一刻才開始成了媽媽,我們都走過有新生兒的第一哩路,你們也可以的。

學習當爸媽 【新生兒篇】新生兒VS三寶媽咪的第一個月,會是什麼樣子?爸媽一定要準備好互相接棒!

作者: 江睿毓

迎接第三個新生兒,三寶媽咪是不是就比較得心應手呢? 以下是一位三寶媽咪與新生兒的第一個月的經歷,以及她給其他父母的建議。每個女孩,都是在孩子到來的那一刻才開始成了媽媽,我們都走過有新生兒的第一哩路,你們也可以的。

醫師專欄 孩子上課寫功課不專心?淺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過敏

作者: 劉璦泇

最近在門診時常碰到帶小朋友來看診的家長,除了孩子的感冒症狀以外,往往也為了教養、就學、上學表現十分煩惱。 "劉醫師,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因為不舒服而專注力不集中? 老師常常跟我們反映孩子上課不專心,回家功課也是需要我們全程盯著才能完成。 每天光是幫他看功課就造成親子衝突不斷......這該如何是好呢?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曾分享過,兒童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過動、衝動控制障礙與過敏性體質密切相關。 這些孩子因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氣喘等病症,導致睡眠品質差以及神經傳導物質的調控異常,較其他孩童容易產生注意力不集中、急躁、易衝動、犯錯率高等情況。 甚至可能進而發展出注意力缺乏/過動症候群。 因此,孩子除了妥善控制與治療過敏以外,一段時間後若仍專注力欠佳,就要考慮針對注意力不足,接受進一步的評估與治療。

醫師專欄 中藥與針灸雙管齊下,中醫治療帶狀疱疹有一套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經常面對各種健康挑戰,而帶狀皰疹就是其中之一。這種病毒性疾病,雖不生命威脅,但其帶來的痛苦卻是難以言喻。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通常影響已經感染過水痘的人。當免疫系統因年齡增長、壓力或其他健康狀況而削弱時,潛伏的病毒便有機會復活,沿著神經通道引發一系列症狀。了解帶狀皰疹的成因、症狀、後遺症以及治療方法,對於預防和應對這一疾病至關重要。

專家專欄 4 大日常保健儲存績優「骨」!停經婦女如何面對骨質疏鬆?

作者: 夏子雯 貼近你生活的營養師

骨質疏鬆症是骨骼組織的密度和質量下降,使骨骼變得脆弱和容易骨折。這可能是由於骨頭中鈣質和礦物質的流失,使骨骼結構變得不堅固。骨質疏鬆主要影響老年人,特別是女性,但也可能在其他人群中發生。

醫師專欄 媽媽經驗|兩歲寶寶總說害怕怎麼辦?克服孩子膽小5個妙招!

作者: 安安優腦職能治療所

陳小弟弟是一位兩歲的活潑男孩,但他卻對新環境感到極度害怕。有一天,他的父母帶他參加一個生日派對,房間裡充滿歡笑聲和陌生的小朋友。小明一進門就縮在爸爸的懷裡,眼神躲閃且不敢發聲。他看著其他小朋友在玩耍,卻不敢加入。當有人走近想跟他打招呼時,小明緊張地捏住了爸爸的衣袖,顯露出典型的害怕表情。即便父母試圖撫慰他,小明仍然保持著警戒,不敢踏出安全的爸爸懷抱。這種情境凸顯了小孩子面對陌生環境和人時可能產生的害怕感,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導,以幫助他們逐漸克服這種膽怯,勇敢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

部落客專欄 好聞的味道

作者: 阿貓

大家還有在小孩身上,發現其他什麼樣的味道呢~?

專家專欄 玩樂中學到什麼?孩子玩樂中的五大寶藏

作者: 許嬰寧

在孩子成長的旅程中,玩樂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這些活動中,他們不僅建立遊戲的技能,更在與其他孩子互動中學習著許多珍貴的生活課程。孩子透過玩樂所獲得的各種成長與學習,從分離練習到團隊合作、挫折因應、情緒調節以及互利分享等層面,解析玩樂背後蘊含的深刻意義,以期幫助父母更了解孩子在遊戲中的成長與發展。

專家專欄 小朋友性早熟?5大關鍵方式保護健康成長!

作者: 夏子雯 貼近你生活的營養師

樂觀開朗的 7 歲陳小妹妹,她的父母開始注意到她的身體出現異常的變化。僅僅7歲乳房卻開始發育,而且她的皮膚變得更油膩,聲音也變得比同齡的女孩更低。擔心這些異常的變化,她的父母決定請教醫生的意見。經過一系列的醫學檢查,醫生確診陳小妹妹正在經歷性早熟。她的性荷爾蒙水平比同年齡的女孩高,這導致她的身體提早進入青春期,生殖器官和乳房發育也在加速中。這對於陳小妹妹來說是一個困擾,因為她感到自己不像其他同學一樣。醫生建議她接受治療,以減緩性早熟的進程,以及盡可能保護她的身體和情感健康。父母也接受了營養師的建議,調整了她的飲食,以確保她獲得足夠的營養,並避免食用高油脂和高糖食物。

封面人物 洪詩│懷孕不簡單

作者: 江睿毓

從懷孕開始,洪詩形容她和老公運慶兩個人每一步都走得戰戰兢兢,每一次產檢都忐忑不安。「看別人懷孕生小孩好像很容易,換自己親身經歷時,才知道不僅懷孕不簡單,懷上了更不簡單,整個過程有那麼多要煩惱的事情!」。因此,洪詩此刻最大的心願就是寶寶健康平安的出生,最想提醒其他懷孕或備孕朋友,「一定要做孕前健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