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高旻君
隨著秋冬來臨,多種呼吸道傳染病蠢蠢欲動,加上近日氣溫開始下降,流感及新冠疫情恐提前升溫 [1]。在免疫負債效應影響下,當孩子受多重呼吸道細菌及病毒的攻擊,肺炎鏈球菌更容易趁虛而入,引發各種併發症,嚴重威脅兒童健康[2],因此家長更需要格外警惕。
作者: Eden
呼吸道融合病毒、黴漿菌與肺炎鏈球菌,是嬰幼兒呼吸道常見病原菌,對呼吸道破壞力極強,是秋冬季節嬰幼兒呼吸道三大魔王級殺手。沒打滿三劑肺炎鏈球菌疫苗的男童,因此在空窗期期間受到感染,造成少見的呼吸道三大魔王同時上身,導致嚴重肺炎插管。
作者: 戴筠
自從新冠病毒肆虐,不少父母都在猶豫是否要帶孩子去接種疫苗,就怕孩子到醫療院所容易染疫。我們專訪兒童感染專家列出疫情升溫時「須照常接種」與「可以延後接種」的疫苗,同時提供疫情期間帶嬰幼兒接種疫苗的注意事項,讓爸比媽咪快速掌握防疫重點、替寶貝打造安全防護網!
作者: Editor
自從肺炎鏈球菌疫苗轉為部分公費後,明顯就能看出寶寶因感染肺炎鏈球菌住院的比例大幅下降。不過,細菌還是潛伏在生活周遭,提醒家長要做好寶寶的最佳健康防護,才不會讓這些兇手有機可趁。
作者: 周品攸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從今(107)年9月1日起,接種公費疫苗免診察費補助擴大到1歲以上至國小以下幼童,及75歲以上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幼兒來說,估計可幫爸媽省下千元費用。
作者: 林靜莉
隨著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普及化,寶寶得到中耳炎的比例也逐年下降,但要注意的是,有些感染耳朵的細菌正在進化,若是寶寶之後感染中耳炎,且打針或服藥後也沒改善,那就是細菌已經產生抗藥性了。
作者: 陳萱蘋
最近的天氣實在讓人快熱昏了,爸比媽咪可別因此忽略了輪狀病毒對於孩子的威脅喔!即便爸媽想以一般75%乾洗手酒精來對付傳染力極高的輪狀病毒,也無法發揮太大的效果,及早給予口服疫苗才是最安心又有效的預防之道!
作者: 妘妘Ma
預防勝於治療是老生常談,但如何落實卻要因人制宜,不能一成不變。台灣的早產兒〈懷孕未滿37週就出生〉人數比想像中多,約佔新生嬰兒的8.5~8.9%。我們知道早產兒與低出生體重兒〈指出生時體重未達2500克〉的抵抗力較正常足月兒差,需要儘快打預防針以建立免疫力;但是多人存疑,早產兒與低出生體重兒打針後產生抗體的能力是否可能比正常足月兒差;因此,早產兒與低出生體重兒究竟應按時施打或延後施打疫苗,看來有些兩難。
作者: 妘妘Ma
寶寶出生後,最令爸媽困擾的事情之一,莫過於後續繁雜的疫苗接種計畫。翻開寶寶手冊後面的摺頁,各種疫苗種類、接種劑數錯綜複雜,究竟施打上有哪些原則?能預防哪些疾病?自費疫苗該打嗎?選擇的優先順序是什麼?我們請專業兒科醫師為爸比媽咪們一一解惑!
作者: 妘妘Ma
日前台北市有一名4歲的男童因發燒、咳嗽緊急送醫治療,診療結果男童感染了肺炎鏈球菌,然而此男童已注射過完整的4劑肺炎鏈球菌疫苗。原因出在哪?肺炎鏈球菌的疫苗保護力到底有多少?
作者: 妘妘Ma
為什麼孩子只要一感冒就發生中耳炎?一再復發會不會對聽力造成影響?中耳炎雖是小病,但是其發生率和復發率都非常高,家長必須對中耳炎有正確的了解和警覺。此外,若能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更能提升中耳炎的預防效果。
作者: 妘妘Ma
從今年7/1起,國內全面實施「5歲以下高危險群列入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政策,範圍包括糖尿病童、罹患先天免疫不全等疾病的小朋友,預估約有6500個孩子受惠。然而,不屬於政策中設定的高危險範疇的孩子們,需不需要自費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呢?醫師表示,幼兒一旦感染肺炎鏈球菌,有較高的機會引起併發症(如肺炎、敗血症或腦膜炎等等),因此,施打疫苗還是最建議且實際的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