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校園霸凌從幼兒園就存在!掌握2原則教孩子保護自己

一名3歲女童在幼兒園就讀期間,長期遭到男同學欺負,不只被打頭、撲抱、勒脖,甚至還被男童用手摳弄下身,導致外陰流血、血尿。令人訝異的是導師並沒有介入關心,直到家長發現才讓女童被欺凌的遭遇曝光…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從幼兒期開始,就要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校園霸凌從幼兒園就存在!掌握2原則教孩子保護自己

 

很多人都以為校園霸凌只會出現在學齡後的孩子身上,殊不知3、4歲的幼兒也可能對同儕做出欺負攻擊的行為。除了一般常見的打人、抓人、咬人、推擠等肢體攻擊,孩子也可能搶奪、破壞或藏匿物品,甚至做出新聞事件中的侵入性行為。為何這麼小的孩子會做出如此暴力的行為呢?台灣性諮商學會理事邱似齡表示,幼兒之所以會做出欺負他人的行為,往往是因為這些原因:

 

小小孩欺負他人 4種可能原因

原因1.自我中心,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傷害他人

學齡前的幼兒尚未發展出成熟的社會情緒,對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傷害他人沒有完整認知,也不在意他人的想法及感受,因此容易對他人造成傷害。

原因2.無法控制情緒、無法用語言表達想法

挫折容忍度低、語言能力差、容易衝動、活動量大的孩子時常會藉由攻擊行為來表達情緒及想法。

原因3.自我防衛意識過強

有些孩子的自我防衛意識太強,時常沒有經過思考和緩衝,就對他人做出攻擊行為。

原因4.仿效父母或其他家人的行為

負向的教養方式可能會讓孩子模仿學習,養成用暴力行為與他人互動的習慣。

總的來說,幼兒的攻擊行為是綜合因素下的結果,而當孩子不知道這麼做是錯的,父母、老師也沒有及時介入處理,類似行為就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延伸閱讀:3步驟5方法 馴服家中小霸王

負向的教養方式可能會讓孩子模仿學習,養成用暴力行為與他人互動的習慣

是欺負,還是霸凌?

邱似齡表示,很多家長分不清「欺負」和「霸凌」的區別,誤以為孩子推人、打人就是霸凌,這往往會讓孩子被貼上標籤。她強調:「霸凌的定義是長期、重複且蓄意的傷害行為」。當孩子清楚自己是「為了讓對方不舒服」而做這個行為,才能被定義為「霸凌」。

孩子被欺負 通常會出現這些徵兆

就臨床實務觀察,孩子之所以會長期被欺負,除了老師的疏忽,孩子不敢主動告知父母也是主要原因。邱似齡表示,很多孩子被欺負都會認為是自己的錯,怕告訴爸爸媽媽會被罵。要觀察孩子在學校是否被欺負,可以從幾個徵兆來判斷:

上學穿的衣服或學校用品常髒汙破損、壞掉、遺失不見。

不想上學、一接近學校就哭鬧,拒絕參加原本排定的課程或活動。

時常哭鬧、生氣或摔東西,情緒起伏大。

食慾變差或變得暴飲暴食。

不敢睡覺、常做惡夢、容易在半夜驚醒哭泣,睡眠品質差。

身上出現不明原因的瘀青或傷痕。

先確認是否為偶發事件 再持續觀察

當孩子出現被欺負的徵兆,可以根據人、事、時、地、物的順序詢問事件的來龍去脈,先確認孩子的感覺;「對方這樣做是否會讓你不舒服?」再確認事件後續的發展;「對方是不是不小心的?」「你覺得不舒服,那他後來有說什麼嗎?有沒有說對不起?」倘若孩子表示沒事,可以當作一次性的偶發事件,提醒孩子:「如果下次再有人做出類似的事,要用嚴肅的態度跟他說:『我不喜歡你這樣對我,你這樣做會讓我很不舒服,請你停止。』」之後持續觀察。

若類似事件再度發生,再按以下的方式來處理:

孩子被欺負、霸凌怎麼辦?你可以這麼做

口頭欺負 可用幽默方式回應

邱似齡表示,入學前就要讓孩子知道在學校遇到困難可以找哪位老師幫忙。如果是口頭上的輕微欺負,可以教孩子用幽默的方式回應,例如:「謝謝你注意到我」。無論欺負情節的輕重,都應該追蹤後續發展,確保孩子自我保護的做法奏效。

【對學校和老師】→共同合作找出疏失環節

許多家長在發現孩子被欺負時,都會急著向學校討公道。然而用究責的方式處理,往往會讓問題失焦。此時應該從合作的角度和學校溝通。如果老師從頭到尾都不知道,要釐清是什麼原因導致老師無法在第一時間發現。如果老師知道並曾介入處理,要確認老師是否了解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是否詢問當事人的感覺及想法?是否持續追蹤欺負者的行為?是否對兩名當事人進行社會情緒的引導?找出疏失的環節、釐清學校系統的問題,才能有效遏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Tips.若情況嚴重到必須進行民事訴訟,可交由律師處理,讓法院裁決如何理賠。

【對欺負者的家長】→協助孩子建立正確觀念

比起懲罰,教導欺負者用適當方式表達情緒或想法是比較有建設性的做法。溝通時可以先詢問對方家長孩子平常的情緒表現與生活狀況,然後再討論如何教導孩子用適當方式表達。讓對方明白找他們是讓孩子建立正確觀念,不是要讓他受到懲罰。

延伸閱讀:掌握情緒教養要訣,我家也有高EQ寶寶

掌握2原則 教孩子保護自己

如何教孩子在學校保護自己不受欺負呢?邱似齡提出2點建議給爸媽參考:

1.每天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狀況

每天固定撥時間跟孩子確認他在學校的狀況,問孩子:「今天在學校過的好嗎?」、「和其他小朋友相處的怎麼樣?」「有沒有發生讓你不開心的事?」、「有沒有發生讓你不舒服或害怕的事?」

Tips.不要直接問孩子「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這年紀的孩子可能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欺負。

2.用具體情境教孩子正確的回應方式

用具體情境教導孩子「有人做出讓自己不舒服或不開心的事時,可以用堅定的眼神、嚴肅的語氣、宏亮的聲音以及穩定、平和的態度回應。」比方說:

媽媽:「如果今天有小朋友用玩具打你的頭,你可以跟他說:『我不喜歡你這樣對我,你這樣做會讓我很痛,請你停止。』」

孩子:「如果他還是一直用玩具打我怎麼辦?」

媽媽:「你可以跟他說:『如果你繼續這樣做,我就要報告老師。』或直接離開去找老師幫忙。」

當孩子被欺負,千萬別做這4件事!

站在孩子立場設想 別錯過黃金處理時機!

邱似齡強調,幼兒沒有自我防衛能力,父母必須站在孩子的立場替他設想。當孩子突然變得愛亂發脾氣、不想吃飯或不想上學,應思考孩子異常行為背後可能的原因,才不會錯過黃金處理時機。

當孩子被欺負,千萬別這麼做!

認為同學間玩耍打鬧很正常,忽視孩子的感受。

將忍耐、壓抑視為良好的人格特質,要求孩子不要理會對方。

怪孩子太懦弱,罵孩子:「怎麼這麼沒用!」

罵孩子:「怎麼不懂得向大人求救?」

延伸閱讀:吸手指?打人?抱抱才能睡?戒掉寶寶9種壞習慣

守護孩子的安全 從固定聊天做起

提醒爸爸媽媽,平常應該養成每天跟孩子聊天的習慣,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都可以找父母討論。父母永遠是孩子第一線的守護者,提前做好準備,才能預防霸凌事件發生。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嬰兒與母親】2020年12月號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台灣性諮商學會理事 邱似齡
插圖/日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