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家庭關係

接受不完美的關係,家人和伴侶才能做自己

很多人都以為,「夠好的母親」只是用來安慰媽媽的話,只是用輕鬆的口吻,讓她們不要記掛自己犯的錯。事實上,這個概念反映出更深刻的道理:犯錯與缺失是人格健全發展的必要條件。
接受不完美的關係,家人和伴侶才能做自己

 

物理學家霍金研究宇宙數十載得出一番見解:「宇宙最基本的原理之一是,萬事萬物都是不完美的⋯⋯倘若宇宙運行沒有任何缺陷,你和我就不存在。」

霍金深知,地球要創造出生命,就需要巨分子相互碰撞,以繁衍出「瑕疵品」。由此我們得知,在物理世界,不完美也是必要的性質。無獨有偶,溫尼考特也觀察到,在人類發展過程中,不完美也是要件,打從出生起,我們需要透過缺陷才能成長。

相對於其他哺乳動物,只有人類在初生第一週會表現出異常的無助舉動,一旦受到驚嚇,便會反射性將雙臂高舉過頭。此外,新生兒的睡眠模式也毫無道理,一天到晚不是想吃就是想拉。然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大腦尚未發展完全,胎兒為了順利通過產道,在子宮內只會發展百分之三十的大腦,出生後才會開始發育剩餘的百分之七十,所以出生時全仰賴照顧者打理自己的世界。

正是如此,新手父母才會說,顧小孩是全天候的工作。溫尼考特觀察到,假如母親產後獲得他人照顧與支持(美國文化並不強調婦女產後照護),那麼她跟寶寶會更加親近和諧,他稱之為「全心奉獻的母親」,她們會以正常、健康的方式全心全意照料嬰兒的一切需求。這麼一來,嬰兒前幾週感覺無助時,就會覺得母親永遠在身邊。

然而,在嬰兒沒有異常的狀況下,這種情感和諧只是暫時的,大約十週後,他開始有自理能力,便會開始作亂。大腦和身體逐漸成長,原始反射也會消失,嬰兒的身體會變得更加協調。溫尼考特指出,這個時候媽媽必須「犯錯」,絕對不能滿足嬰兒的所有需求。註定犯錯的母親有一項全新任務,她要成為溫尼考特所說的夠好的母親(good-enough mother)。

延伸閱讀:不是滿分就是失敗的父母?這3種情況,別逼迫自己得到高分

多數媽媽本來就全神貫注在自己的寶寶身上,一旦對方感到無助時,她們第一時間就會發現。所以,她們天生就是「夠好的母親」,他人如何也教不來。

溫尼考特意識到,多數媽媽本來就全神貫注在自己的寶寶身上,一旦對方感到無助時,她們第一時間就會發現。所以,她們天生就是「夠好的母親」,他人如何也教不來。很多人都以為,「夠好的母親」只是用來安慰媽媽的話,只是用輕鬆的口吻,讓她們不要記掛自己犯的錯。事實上,這個概念反映出更深刻的道理:犯錯與缺失是人格健全發展的必要條件。

睿智的溫尼考特指出,失敗(霍金說是「出錯」)無可避免且不可或缺。母親不應該追求完美,而是表現及格就好。嬰兒要學著去適應母親的缺失,體認自己和母親是不同的個體。當他能學會面對生命中必然出現的挫折,自體與他者的分際就成形了。

在這個基礎上,人類發展出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的能力,它對學習發展與社交能力至關重要。我們將在第四章深入談到,個體與他人一同修通犯錯、失敗的經驗,才能培養自我調節能力。溫尼考特在《遊戲與現實》(Playing and Reality)中寫道:當然,照顧者應該提供「夠好的」環境,這是個體成長發育的必備條件。有些基因確實會決定個體的遺傳特徵與傾向,帶領他長大、成為成熟的人。不過,情感要能健康發展,絕不能缺少「夠好的」環境。請注意,我沒有用到「完美的」一詞,世上只有機器才是完美的。不完美才是人類適應環境必要的特質,也是改善環境的因素。

延伸閱讀:夠好就好父母學 你也是壓力過大的父母嗎?

情感要能健康發展,絕不能缺少「夠好的」環境。請注意,我沒有用到「完美的」一詞,世上只有機器才是完美的。不完美才是人類適應環境必要的特質,也是改善環境的因素。

在學術研究之外,溫尼考特也定期與許多父母書信往來。他在英國的育兒研究圈,就像《星艦迷航記》中的史巴克一樣有智慧。他寫道:我不想被一位凡事游刃有餘、全知全能的母親養大,而是寧願她有身為人類的各種內在衝突。身為兒科醫師,溫尼考特看遍家長與嬰兒各種互動方式。他也是有耐心的精神分析師,不斷陪在成年患者身旁,後者在沙發上一躺就是好幾個小時。結合兩種診療經驗後,溫尼考特發現,成年患者會退化到「依賴狀態」,即使是極為短暫的分離,也會產生強烈焦慮感,一如艾瑞克起初的狀況。他也觀察到,醫生與患者的情感交流稍有不協調,譬如停頓太久才回話,患者也會非常激動。患者不會痛苦到嚎啕大哭,即便大哭,也懂得解釋自己的行為。這些成年患者的表現就是佛洛伊德最早提出的移情(transference),也就是把治療師當成自己的早期照顧者。

溫尼考特汲取臨床的經驗,進一步提出「真我」與「假我」的區別。他仔細聆聽像麥依這樣成年患者的告白,發現他們似乎都缺乏健全的自體感。診療兒童和成人患者的工作讓溫尼考特意識到,即使媽媽無法滿足寶寶的需求,但是付出時間摸清他想表達什麼,就能引導他去適應變動不居的人際互動,孩子的真我便會逐漸成形。

反之,假如照顧者出於各種理由無法容忍關係中的不完美,事事順應寶寶的需求,那麼後者就會發展出假我。在前面提到的實驗中,女兒非常生氣,媽媽卻堅稱女兒是難過。我們不難想像,女孩的感受總是不被接納,為了順應母親的期望、使其接納自己,女孩會否認內在的憤怒情緒,甚至讓自己難過起來。

在麥依的故事中,我們也看到類似的順應態度,家人為她安排好康莊大道,反而阻礙了她走上發展真我的路途。

延伸閱讀:沒人天生就會當媽媽,不是妳不夠好,是妳太累了!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關係修復力》

這裡買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