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孕期知識

寶寶怎麼還不出來? 什麼時候需要催生?原來醫師想得跟你不一樣

「已經超過40週預產期囉!媽咪回家多運動,再觀察幾天,如果下週還是沒動靜,我們要考慮催生!」聽到醫師這樣說,不少準媽咪心情矛盾,期待早點和寶寶相見,又害怕催生萬一失敗,恐怕得吃全餐。坊間對催生常有不少錯誤觀念,究竟哪些情況的孕媽咪必須催生?有請專家來解答。
寶寶怎麼還不出來? 什麼時候需要催生?原來醫師想得跟你不一樣

 

所謂瓜熟蒂落,在孕期第37~40週出生的寶寶,都算是足月產,反之若小於37週則算早產,超過40週就算是過期妊娠;研究數據顯示,只有5%孕婦會在預產期當天生產,多數孕媽咪的生產週數會落在38~39週,不到37週或超過42週分娩約各占5%~10%。

 

母體已有產兆 催生加快產程

 台中茂盛醫院婦產科主任廖敬慈表示,當孕媽咪已出現落紅、破水等產兆,惟子宮收縮強度不足以推動產程,婦產科醫師施予藥物或物理方式加快產程,稱之為「催生」,其英文 Augmentation 暗示了「加強」之意。

正常情況下,足月的媽咪接近生產時子宮頸會變軟,催生前,醫師會評估準媽咪的子宮頸成熟度,若成熟度較差,給予前列腺素PGE2,一般給藥之後大約1~2個小時母體會有反應,子宮會開始呈現規則收縮,此時要留意子宮收縮是否過度,收縮過度會造成胎盤血流減慢,導致Baby心跳減速產生缺氧,或子宮破裂等危險。

若媽咪的子宮頸已經成熟,且進入第一產程活動期,亦即子宮頸開4公分或以上,此時可採點滴施打催產素(Oxytocin),促進子宮收縮。此外,以內診方式,醫師將手指放在子宮頸內部與羊膜之間滑動(membrane stripping),透過物理性子宮頸刺激,也可引發子宮收縮;或施以人工破水加速產程。

延伸閱讀:懷孕37週立刻剖腹產?過了預產期才催生?別讓這些錯誤觀念害了妳!

 

人工進入產程 引產有利母嬰

反觀,在沒有任何產兆發生的情況下,以人工方式來引發進入產程則稱之為「引產」(Labor Induction),廖敬慈醫師表示:「引產必須是對母體或胎兒的最大利益作為考量基礎,施予的治療方式選擇。」針對母體需要施以引產的情況,包括孕媽咪本身患有內科疾病,如嚴重慢性高血壓、心臟病、自體免疫疾病等;或懷孕當中才出現的問題,如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或子癇前症等足以影響健康及繼續懷孕的疾病,唯有提早分娩、終止懷孕狀態,母體症狀才會消退者。

一般來說,若母體病情允許的話,還是盡量待37週寶寶足月再作引產;若母體病情嚴重,雖未足月,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必須馬上終止妊娠,此時寶寶會早產,若是出生在34週以前,寶寶肺部發育尚未完全,則須針對呼吸功能做後續治療。

妊娠糖尿病媽咪除了生出巨嬰的機率大增,嚴重時高血糖會造成胎盤絨毛水腫,導致胎兒氧氣不足,造成懷孕最後4~8週出現胎死腹中的風險提高,不可不慎,醫師會視情況決定是否須提早生產。

羊水過多的孕媽咪會因Baby無法固定胎位,在隨時會移動胎位的情況下,無法確定是否適合自然產。更嚴重的是在產程當中發生破水時,寶寶臍帶可能會被大量的羊水沖出,產生臍帶脫垂,臍帶卡在胎頭及子宮頸中間,寶寶馬上會出現缺氧問題,這也是為何產程中必須全程施予胎兒心跳監測。

另外,子宮收縮、破水及落紅,此三個產兆並無一定先後順序。若是先破水但無後續產兆的媽咪,也必須盡快接受催生。因為破水過長容易造成子宮內感染,引發絨毛羊膜炎,一旦發生,會造成母體與嬰兒同時感染,出現發燒、敗血症等問題。

延伸閱讀:打催生針就能馬上生?爬樓梯可助產?11個生產常見迷思 醫師來解答!

 

針對寶寶部分需要做引產的情況,則包括超過40週的過期妊娠,隨著超過預產期的時間越長,寶寶越長越大,越容易因為胎兒過大以致難產,提高剖腹產機率。其次,過期妊娠的寶寶較常在子宮內排泄胎便,故較易發生胎便吸入症候群,因而造成寶寶肺部感染,所以過期妊娠會建議孕媽咪接受引產。

隨著媽咪的懷孕週數越大,胎盤功能會漸漸衰退,透過杜卜勒超音波血流測量,可檢測胎盤功能是否正常。但廖敬慈醫師表示:「超音波檢查可能會有盲點,在沒有子宮收縮的狀態下,可能看不出潛在的胎盤功能異常。一旦進入產程,在頻繁子宮收縮的壓力下,胎盤實際的功能情況才會表現出來,若此時胎盤功能已衰退,則會導致血流供應不足,會立刻反應在寶寶的心跳上。」

此外,若因某些因素造成母體子宮內環境不良,可能導致寶寶發生子宮內生長遲緩,廖敬慈醫師強調:「造成胎兒子宮內生長遲緩的原因複雜,可能媽咪有不良習慣如抽菸、患有疾病如妊娠高血壓、子癇前症、或子宮內不明原因導致,嚴重時寶寶隨時可能胎死腹中。」

一般來說,體重落後2週以上就算生長遲緩,可能須提早引產,避免發生胎死腹中情況。寶寶若不幸胎死腹中,一旦在母體內停留超過35天以上,可能會造成媽咪凝血功能異常等嚴重之併發症。

 

催生

 

釐清催生的錯誤觀念

 眼看快要超過預產期,多數醫師都會及早提醒,讓媽咪做好催生的心理準備。廖敬慈醫師提醒,媽咪能否成功自然產,得有收縮力量(Power)、產道(Passage)夠寬、寶寶(Passenger)的大小、產婦與醫師的耐心(Patience),4P條件配合。「以前人說,好不好生要看媽咪的屁股大小,這是錯誤的,其實產道寬窄與媽咪的身高有關聯,若媽咪身材較嬌小,會建議不要讓寶寶體重過重,否則相對會提高生產難度,剖腹產機率也隨之增加。」

臨床上,許多媽咪會擔心催生比較痛,甚至擔心催生失敗得吃全餐,廖敬慈醫師強調:「當子宮收縮到一定頻率強度,母體都會感到疼痛,進入產程階段,無論是催生引起或自發的子宮收縮,母體的疼痛程度都是一樣的。」另外,第一胎媽咪從住院到催生成功,因每個人的產程速度不同,產程經過1~3天都算正常範圍,媽咪待產時需有耐心。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Angela

企劃編輯/湯佳珮

諮詢/台中茂盛醫院婦產科主任 廖敬慈

攝影/Julia Wedding News

梳化/徐筑芳

model/許凱婷(※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