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早安健康編輯部
45歲媽媽從以前就有在運動,生了兩個孩子後,事業家庭忙翻了,同時還要做家事,卻發現現在運動比年輕時候還容易閃到腰。不僅腰痠到挺不直,為了保持健康去走路,結果膝蓋又疼痛,但檢查結果並不是退化的問題,而是.....
作者: 戴筠
從小練習做家事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提高肌肉力量的穩定度、強化記憶力與認知發展,還能讓孩子建立責任感與獨立性。孩子做家事的好處多多,我們請來兒童發展專家教戰,一起來看看怎麼訓練小寶貝做家事吧!
作者: 周品攸
根據衛福部統計,2019年有配偶的女性無酬照顧家庭的時間每日高達4.41個小時,是丈夫的3倍!隨著時代變遷,雖然性別意識抬頭,做家事、照顧孩子由兩性共同承擔的觀念也成為趨勢,但沒想到實際「責任制」照顧家庭的主力仍是媽媽。
作者: 姊妹淘
所謂的「家庭」,一個人是無法組成的。因此既然「家」是共同的,那麼只要是這個家的任何一個成員,都有責任要分擔家裡所有的事務,這樣才是「一起」,也才是個「家」。畢竟,沒有什麼事是理所當然的,更沒有任何一個家人的付出,是應該被視為「應該」。
作者: Apple媽咪
成為右醬的媽媽超過一年了,想想覺得當媽媽真的很不簡單~幸運收到了「諾優能幸福承諾包」,看到DM裡的一段話頗有感受,「在得知成為爸媽的那刻,相信多數的家長心情驚喜又慌張,不確定自己是否可勝任這一份工作。」當媽媽、帶孩子、做家事...這樣的生活讓我失去了一些自由,也謝謝身邊的人不斷為我加油打氣,有時真的累到撐不下去,但看到孩子一天天健康長大,那天真的笑容也是我繼續前進的動力。
作者: 妞新聞
在讓老公做家事的同時,也要記得:「你們彼此之間是合作!」而不是讓其中一方感受到委屈、忍讓。擁有神獸兒女的德州媽媽在也寫了一封情書給他的老公—老楊。內容提到要不是有神隊友老楊,他也沒辦法保有自由的靈魂。
作者: 廖笙光(光光老師)
叫孩子做家事好像要他的命,總是一副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不是要叫個1~20遍,就是很敷衍地隨便做一做,都要爸媽氣到爆炸才做得好。怪的是,明明就可以做得很好,為什麼總是要搞到大人氣呼呼的呢?
作者: 李怡萱
夫妻溝通與協調後,想必有些家事確實能採購家電小幫手來輔助,不過若是並不清楚各種家電的眉角,就胡亂購入不適合的家電,此時不但無法解決家事糾紛外,反而會造成更大的爭端。對此家事達人陳映如特別針對不同的家電,說明選購時必須注意的事項與建議。
作者: 早安健康編輯部
從早晨與晚間打掃的流程,就可以看出來,林口長庚醫院護理師譚敦慈利用零碎的時間,將家事集中在一起做,例如準備早、晚餐的時間,往往都是不可避免的,就以準備早、晚餐的時間為骨幹,在中間的空檔、等待的時間,去做其他可以分段做、容易完成的家事,而不是先準備完餐點,再去掃地拖地,一件一件來,整體花費時間較長。
作者: 姊妹淘
很多男人不明白一個道理,「家」是大家的,「家」這個場所也都是大家共同使用的,住在這個「家」裡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要承擔家務,因此「做家務」這件事本來就是應該的,為什麼有的男人做個家事卻還要討拍自封為新好男人?為什麼做份內應該做的事卻還說是「幫老婆」?
作者: Editor
認為育兒、看護等不包含在家事中的人應該很多吧!不過,那或許正是讓家事塞爆的原因。每天要做哪些照顧?只要試著寫出來,就可以知道一天之中所做的家事總量了。
作者: Editor
年節將至,相信很多家庭從這個月就開始著手大掃除工作了吧!但是有些地方卻怎麼清掃也不乾淨,甚至有奇怪味道,本文彙整了10個媽媽常見的打掃煩惱,讓家事高手教你撇步輕鬆掃!
作者: 許宜津
不是只有媽媽會有媽媽手,爸爸也要注意!只要過度使用大拇指、手腕就容易造成發炎,但要做家事又要抱寶寶,怎麼能不用呢?來看看如何正確抱孩子,以及避免錯誤姿勢抱寶寶,讓你抱的安心又安全!
作者: 編輯部
(2020/5/21更新)「你還小,媽咪幫你!」「等你長大再學就好!」當寶貝想要幫忙洗碗、擦桌子,或是自己動手穿衣服、鞋子時,你經常會這樣對他說?寶貝真的還太小?到底要大到幾歲才有能力做這些事?還是,其實是媽咪的觀念不正確?
作者: 香港01
「男主外,女主內」是一個已經不合時宜的思想,但遺留下來的意識形態仍然出現在我們身邊,不少家庭即使雙方都需要外出工作養家,但女方依然比男方投入更多時間在家務和照顧小朋友身上,根據一個南韓的研究,雙薪家庭妻子平日做家務的時間是丈夫的7.4倍,育兒時間則是高出3.5倍。
作者: 編輯部
每天工作習慣的姿勢、回家做家事的動作,其實暗藏著危險!久坐、久站、翹二郎腿、跪著或蹲著做事、墊腳尖等,這些看似平常的姿勢,都會影響母親和胎兒的健康,妳不能不知道!本文更提醒妳,孕期睡眠錯誤姿勢有哪些?趕快一起來了解
作者: 戴筠
「哈啾!哈啾!」每逢換季,寶寶過敏症狀就開始發作,看在爸媽眼裡好心疼。家事達人陳安祺老師特別整理出8個防蟎、抗敏的清潔原則。在春天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改造居家環境,打造一個寶寶能夠自在呼吸、玩耍的空間!
作者: 戴筠
距離過年只剩不到一個月,妳的掃除工作是否仍在龜速進行?現代人工作繁忙,加上年前尾牙、應酬一堆,往往沒有太多時間與心力處理掃除事宜。我們請來家事清潔教主陳安祺提供懶人掃除的超省時祕方。只要用對工具、掌握技巧,就能輕鬆搞定煩人的汙垢,迅速讓全家清潔溜溜!
作者: 周品攸
還沒懷孕前,做家事時可以爬上爬下、蹲著擦這擦那,身手矯捷得很,年節前的大掃除很快就可以完成。只是當了孕婦就不一樣了,除了一些生活習慣與飲食上該注意的事情變多,做家務事這種勞動工作,才是更要小心。
作者: 陳萱蘋
對於奔波於工作與家庭之間的職業媽咪來說,一天24小時一點也不夠用!下班之後的家事,就需要聰明的育兒省時省力術來幫忙。本期育兒生活雜誌邀了三種不同工作時間的媽咪分享平時的生活作息及小撇步,新手媽咪趕緊來偷學喔!
作者: 江宜穎
寶寶出生後的家庭生活開始有了大變化!這個時候夫妻之間的分工合作就顯得更重要了!是重新檢視家事與育兒責任分工的必要時機,話藏在心裡對方是猜不透的喔!透過真心話的對談,讓新手爸比與媽咪能夠更快樂的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關於家事與育兒的分工重點及建議,一起來了解。
作者: 口罩男
一家人出門時,通常呈現什麼樣的畫面呢?妳家老公會貼心分擔?或者總是妳一個人灰頭土臉?左邊、右邊哪一幅插畫比較能代表妳家的情形? 「口罩男」說出女性的心聲,出門時沒有一定得由女性顧小孩、男性拿行李,每個家庭不同,只要夫妻協調好即可。但總之,就是不能全都交給另一半來做!
作者: 江宜穎、江睿毓
回歸職場與育兒生活兩頭燒,還有家事…,雖然已經做好會很辛苦的心理準備,但還是有很多想像不到的大問題發生?!
作者: 林靜莉
每次看日劇或是到日本旅遊時,總忍不住讚嘆日本街道實在很乾淨,日本人真有禮貌,日本人好守規矩,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的修養這麼好呢?答案是:教育。日本人從小就訓練孩子守規矩、負責任,他們從生活中落實,而非口頭告知,以培養孩子的好品德。
作者: 編輯部
現代的婚姻已經不像傳統一般,而是夫妻雙方共同經營的關係,在處理家務上,不能再由一方來負責,而是兩人共同一起分擔。而保持家務分工的彈性,更有助於婚姻的維繫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