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江睿毓
在英國,成績單不只是分數與名次,更是老師送給孩子的自信禮物。旅居英國的部落客QQmei分享英國老師如何用一句句溫暖的評語誇出孩子的自信,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讚美,是每個家長都可以學會的愛的語言。
作者: 游資芸
性教育不能等!新北市新莊一名11歲男童,在運動公園公然亂摸女童,當場用手機拍下性騷過程,事後甚至不以為意PO上網炫耀,離譜行徑讓全網震驚!
作者: 王佳琦
2025年6月,一名新北市私立幼兒園的教師被控對一名4歲男童施暴,孩子是轉學生,本就需要時間適應環境,但剛轉學沒多久,就常跟父母哭訴耳朵痛、頭被打,家長調閱監視器果真發現幼師不僅拉扯男童,還強力推孩子的頭去撞牆……整起事件的後續是老師離職、教育部介入調查,但這些懲處能抹滅一個小孩心靈的傷痕嗎?
作者: 王佳琦
台北市驚傳小五男童指侵猥褻小二女童的校園事件,該名男童長期以「哥哥會保護你」的名義,頻繁接觸一名同校的小二女童,老師發現時,男童坦承已對女童做出傷害的舉動長達三週了。
作者: 江睿毓
手足間除了每天吵不完的架之外,還有很多讓媽咪很煩心的事情,例如:吃醋、愛計較、不公平……從表面到內心的各種問題。到底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讓手足之間耳濡目染、相互學習,讓做爸比媽咪的不用雙倍擔心,就能笑看孩子們快樂成長呢?
作者: 江睿毓
孩子的第一個正式老師,通常是幼兒園的老師。他的重要性,絕不只是幫忙照顧孩子而已。一個好的幼兒園老師,不僅陪伴孩子快樂成長,還能塑造孩子的好人格,給與孩子正面的影響力。
作者: 許嬰寧
兩歲安寶開始有點「面子問題」,這是個成長的重要指標,他開始覺得會不好意思、覺得有自尊心、覺得想要表現、想要被稱讚、不想要被指責,這當然是好事。
作者: 周品攸
資訊雖發達、教育水準也普遍提升的現代,家暴通報比例竟不減反增,剴剴案重傷致死的案件讓人看了心如刀割,不管是受虐兒,或是親眼看到父母暴力相待的目睹兒,都需要社會的關懷,每年的4/30是「國際不打小孩日」,不館是不是不打小孩日,每天、每時、每刻、每個人更該重視兒童保護議題,保護我們的下一代。
作者: 阮湘雯
在台灣,才小一的孩子就熬夜苦讀,讓人不禁反思:我們的教育是否太早讓孩子承受過多壓力?睡眠不是偷懶,而是學習的關鍵營養。身為母親與睡眠顧問,我希望用科學破除「熬夜才用功」的迷思,喚醒大家對孩子睡眠與記憶力之間關係的重視。
作者: 游資芸
(2025.03.28更新)雖然馬丁和Shanon已經離婚,但對於安東的陪伴和愛絲毫沒有減少,反而用更開放的教養態度,讓兒子理解爸媽和自己的新關係,其實比原來更緊密。❤️
作者: 王佳琦
日前,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女孩,因為放學後等不到父母而決定獨自離校,父母發現孩子失蹤後緊急報警,直到晚上十點才找到小孩,幸運的是,孩子順利返家,未發生其他意外,但這場虛驚讓家長和學校都深刻反思:我們是否有正確教育孩子該如何應對走失的情況?
作者: 江睿毓
這份學習單原本是想讓孩子學會惜食,結果卻因「乞丐超人」這個詞引發爭議!出版社已緊急下架教材並致歉,但這場關於「惜食教育 vs. 用詞適切性」的討論仍在持續延燒,你怎麼看?
作者: 未來family
閱讀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但愈來愈多孩子坐不住、看不進「字多」的書,該怎麼辦?兒童腦神經學博士翁仕明點出,希望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關鍵仍在家庭教育,只要父母願意幫一把,讓孩子學會閱讀、愛上閱讀並非夢事。
作者: 游資芸
《苦盡柑來遇見你》的海女媽媽,雖然只活一集,但讓人每看必哭。IU飾演的女主角愛純,活在重男輕女的時代、傳統的濟州島,但媽媽的霸氣教育,讓她相信自己最好也值得被愛,而有了一生的底氣。
作者: 蘇子茵 職能治療師
最近有位家長跟我抱怨:「老師,我家小孩現在超不耐煩,跟他講話沒兩句就翻白眼,不管我怎麼問,他都不想講!」
作者: 游資芸
(2025.03.05更新)獨立又貼心的公主──夏天,絕非一天所造成的!黃嘉千的用心和苦心,是養成夏天有想法又乖巧的主因,透過母女倆犀利、逗趣的日常小對話,告訴我們,只要肯花時間陪伴,就算是虎媽式教育,孩子同樣能感受愛。
作者: 琦琦
那天睡前,小包喝了一杯鮮奶,喝完後順手放進廚房水槽,當下他問我:「媽媽,我要洗杯子嗎?」我說:「對啊!不然它不會自己變乾淨啊!」小包聽了一邊說:「唉!好希望杯子自己變乾淨。」一邊順手把杯子洗淨。 看到小包負責的模樣,我溫柔的跟他說:「小包,你好體貼、很懂事喔!」 小包靦腆的回答:「不客氣,這是我該做的。」
作者: 周品攸
養一個孩子需要花費多少錢?800萬?還是1000萬?許多爸媽一聽到這些數字就覺得壓力很大,但是否存夠這筆錢才能生孩子呢?其實只要先擬定家庭計畫,再做好精打細算的金錢分配,即可輕鬆存下寶寶的教育基金。
作者: 林宜屏
每一份壓歲錢都代表著父母與長輩的祝福。爸媽們不妨帶著孩子一起規劃壓歲錢的利用,趁早為自己累積財富。家庭是利益一體的理財團隊,孩子也是家裡一份子,是一起要合作的,所以不要害怕讓孩子知道家裡的狀況!
作者: 蘇子茵 職能治療師
最近入校諮詢時,一位老師跟我分享了她的困擾。她的班上有一個孩子,排斥一切新的事物——無論是新的遊戲、新的運動、新的分組,孩子總是習慣在一旁先「觀察」,就算老師給孩子很多的鼓勵,孩子嘗試的意願還是很低。
作者: 林宜屏
北市又見幼兒園猥褻幼童事件!教保員陳羿翰猥褻、不當對待幼童行為屬實,處最重罰款60萬元、解聘,且終身不得擔任教保人員。 但爸媽到底要怎避免孩子遭到狼手?韓國性教育專業講師朴美愛強調,父母應該把握 3~5 歲性教育時機,從小幫孩子建立正確觀念與態度。因為性教育不只要學習性知識,更是人權與態度的教育!
作者: 琦琦
最近速食店管理者利用職權性侵女員工的案件鬧得沸沸揚揚!雖然案件仍在調查中,但不得不說,我們的性別教育做得實在失敗,男性不懂得尊重女性身體,女性也礙於職權工作壓力當下不敢對外伸張。
作者: 游資芸
熱愛旅行、具有生活品味的法比歐,有了女兒後開啟不同的人生旅程,他也融合法國和台灣的教育方式,成為自己獨特的育兒法,在台掀起一股法比歐育兒風!
作者: 江睿毓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養育孩子不僅需要大量的金錢投入,還會帶來心理上的挑戰,尤其是夫妻之間的溝通與協調。我們從實際花費和心理準備兩大面向來聊聊,幫助準父母了解如何在經濟與心態上做好準備,迎接養育孩子的挑戰。
作者: 游資芸
一種語言代表著一個文化,客語教育工作者林慧君,堅持在家與三個孩子用全母語互動,她希望客語在孩子們心中,有一種回家的感覺,並傳承下去成為下一代的競爭力。
作者: 游資芸
這位幼兒園老師選擇在生日當天離職,離開四年又五個月的私幼!究竟是怎樣的幼教環境,讓她的滿腔教育熱血,最後只剩失望?
作者: OT 莉莉當媽媽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對每位父母來說,都是既心疼又頭疼的難題。 那天,仲雞哥回家低著頭,悶悶不樂地告訴我:「那個同學又打我了。」
作者: 親子天下
學生與家長如何跟老師溝通教學,家長希望老師如何協助孩子該怎麼開口?溝通就變成衝突。如果有事情想跟老師溝通,怎麼做才能對話繼續、達到共識?本文採訪親職專家、情緒教育學者,,提供三個解方供家長參考。